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6月22日,陕西省宝鸡市青少年宫策划开展 “童心向党 筑绿中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国画、书法、少儿绘画等专业的学员通过课堂创作、公益科普讲座等形式,沉浸式感受生物多样性魅力,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国画长卷:挥毫染青绿
国画课堂上,学员们围坐共同绘制十米长卷。在老师指导下,他们以青绿山水为基调,细腻勾勒花鸟草木,一幅《万物共生图》渐次展开。国画班学员李思嘉边画边说:“我想画出小鸟在大自然里快乐生活的样子!”孩子们通过笔墨传递对自然之美的理解,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书法创作:墨香书绿意
书法教室内,学员们凝神静气,挥毫泼墨,在长卷上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莺啼燕舞”等生态主题词句。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畅,在一笔一画间跃然纸上。教师王汀现场示范“鸟”字的篆书写法,边写边讲解:“看,古人用这几笔简练的线条,就生动捕捉到了鸟儿展翅的姿态。这种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正是中华文字的智慧所在。”学员廉诏媛仔细临摹后感叹:“原来每个汉字里都藏着古人对生命的尊重!”
少儿绘画:童趣妙笔筑绿梦
少儿绘画班的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心中的生态家园。充满童趣的作品中,红腹锦鸡栖息在结满果实的枝头,朱鹮在清澈的溪边漫步。学员石沐钖指着自己的画说:“这是给小鸟设计的‘永不砍伐’的树林!”孩子们用稚嫩笔触表达“保护小鸟的家”“让河水更清澈”等真挚愿景。
公益科普讲座:翰墨载道话生态
书法教师以黄鹂、朱鹮等珍稀鸟类为例,通过“鸟”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揭示古人“仰观天象、俯察鸟兽”的自然智慧。他示范讲解到:“甲骨文'鸟'字简练传神,小篆已见展翅之姿,这正是先民观察自然的结晶。”当提到朱鹮从7只恢复到7000余只的保育历程,学员们发出阵阵惊叹。
铿锵誓言:笔墨丹心护生态
活动尾声,全体学员庄严宣誓:“以笔为誓,以墨为证;童心向党,守护飞羽;践行环保,绿满山河!”铿锵誓言回荡在活动现场。书法班学员杜函芮激动地说:“我要把今天学的'鸟'字写法教给更多人,让大家都能看懂汉字里的自然密码!”国画班学员张子涵则表示:“以后看到受伤的小鸟,我一定第一时间联系野生动物保护站。”孩子们真挚的话语,展现出新一代守护者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不仅是振聋发聩的警示,更是刻进中华文明血脉里的生存智慧。此次“童心向党 筑绿中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创新采用“艺术+科普”模式,通过国画、书法等具象化艺术表达,让生态知识更生动可感。青少年们在笔墨丹青中理解生物多样性,在科普学习中深化环保意识,实现了从“知生态”到“行环保”的跨越。未来,宝鸡市青少年宫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艺术创作、科普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深化生态认知、践行环保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培育更多绿色新生力量。
来源:宝鸡市青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