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坤
今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中,山东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榜上有名。
王吉贵,在山东林业系统很有名气,特别在茌平当地,“王劳模”早已是他的大号。
62岁的王吉贵,近一米七的个头,脸庞黝黑,八字眉宇,鼻头圆润,嘴唇厚实。他工作40多年来,一直在林业生产第一线,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
正是这“一件事”,他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斑白,初心如磐,“植”此青绿。他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成为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涝洼地”变成“聚宝盆”
1979年春天,不满20岁的王吉贵“接班儿”到离县城30里外的茌平县国有王老苗圃工作。
刚到苗圃,眼前呈现的是“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一片盐碱涝洼地。他和同事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白天推沙、平地、砌渠道,夜晚点灯学习林业知识。三伏天挖渠,他拿着铁锨冲在前面,一铲一铲地挖,再用扁担担走。别人担一趟,他担两趟,肩膀时常被磨破。冬天抢灌冬水,水渠被冲垮,他跳下去抱着麦草站在冰水中保护渠道,尽可能减少损失。他以苦为乐,不畏艰难,工作从不落在后头。
1987年,王吉贵代表苗圃去聊城地区林业局参加会议。会后,时任聊城地区林业局孔繁森局长特地把他留下,语重心长地说:“吉贵啊,苗圃不能一直这样穷下去,你们年轻人要多学习、多动脑,改造苗圃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我会好好干的!”王吉贵说着,脑海里浮现出了那白茫茫的盐碱涝洼地。
1995年,他担任王老苗圃党支部书记、主任。“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书”。苗圃发展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
“我是年轻党员,必须得干出个样子,让苗圃活起来,让职工富起来。”面对发展困境,他下定决心,“要科学治碱,让苗圃活起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他先从班子自身抓起,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建立起一支勇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班子队伍。组织班子成员深入研究分析制约苗圃发展的问题症结。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挖沟排水,抬高地面,改良土壤,防涝抗碱,发展新兴苗木产业”的发展方案。
为解决发展资金难题,他带领大家跑项目、拉资金,先后筹款500多万元,改善了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盐碱涝洼地变成了沃野良田。场里先后引进黑杨派优系31个,白杨派优系29个,经济林品种30个,园林绿化苗品种180个,年均出圃苗木120万株,使苗圃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建设办公楼800平方米、家属楼(院)76户。苗圃职工破天荒地住上楼房。
在苗圃工作的35年里,他带领大家挖沟打井、抬高地面、育苗造林,创新按劳取酬激励机制,硬是把“将死”的苗圃救了过来。职工的收入大幅增加,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穷二白的盐碱地变成了年营收120万元的“聚宝盆”。
助力“鲁西枣乡”兴林富民
茌平是中国圆铃大枣之乡。茌平圆铃大枣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01年,茌平县委、县政府做出发展圆铃大枣特色产业的决策。
面对当时的圆铃大枣存在产量低、繁育慢、推广难等问题,他凭借技术优势主动扛起了圆铃大枣良种选育的重任。
他带领苗圃技术人员走遍全县16个乡镇的156个村庄,经过8年攻关,选育出茌圆金、茌圆银等优良品种。
为了推广大枣种植技术,苗圃投资20万元建设圆铃大枣技术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农民4万余人,培训嫁接能手500余人,农民技术员3000余人。新发展圆铃大枣1万多亩,大枣年产值达1亿元。如今,已连续举办13届中国圆铃大枣采摘节,年吸引游客5万人,带动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尘封千年的“土特产”焕发了新的生机。
为鹭“让路”护鸟家园
2014年,茌平县委县政府做出决策,创建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
他收到了一份调令,被调任茌平县国有广平林场任场长,承担起创建茌平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重任。
正当金牛湖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期间,聊城市黑龙江路规划修建东延线。根据原方案,黑龙江路延长线会将林场拦腰切断。
“得到这一消息,我心里像炸了锅。”他回忆说,“这怎么能行,白鹭、夜鹭、牛背鹭、喜鹊等几十种鸟在这里安了家。一旦修了路,鸟儿的家园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为了拯救鸟类,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地整理材料,奔走呼号,力争试图为鸟让路。
为了邀请领导和专家能到现场考察论证,年过半百的他硬是在相关部门的会议室门口站了两个多小时。最终,经过多番研讨,决定调整规划,黑龙江路东延线整体南移60米。为此,政府追加投资1000万元。为鹭“让路”的故事一时成为聊城市发展为生态让路的佳话。
2019年12月,茌平金牛湖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林草局的验收,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为聊城市增添了首张“国字号”生态名片。如今广平林场满目苍翠,野禽群集,成为大、中、小学生们的生态研学基地、百姓的游憩乐园。
2022年8月,广平林场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表彰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回顾40多年的风雨路,我就是种了一辈子的树。”王吉贵说,“我将更加珍惜‘劳模’称号,不忘初心,守护好鸟类乐园、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