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 > 图文首页 > 在“世界苗乡·养心彭水”遇见时光褶皱里的文明交响
— 2025 —
04/15
11:46:59
来源:绿色中国
在“世界苗乡·养心彭水”遇见时光褶皱里的文明交响
字体:
分享到:

文/袁业国

当乌江的晨雾漫过摩围山的崖壁,当苗家的吊脚楼在夕阳下投下斑驳的剪影,彭水便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是苗族人千年迁徙的心灵原乡,是巴渝文明与少数民族文化交织的璀璨星河。它以时光为笔,在山水之间书写着文明的密码,在岁月深处搭建起价值的高地,在烟火与诗意中编织着动人的体验场景,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解开属于这里的独特篇章。

——在历史褶皱里触摸时光的纹路。 彭水的历史,是一部刻在山水之间的活态典籍。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便已踏上这片土地,乌江两岸的洞穴遗址里,打磨石器的火星曾点亮过无数个寒夜。秦代设黔中郡,唐代置黔州,这里曾是“唐太子李承乾流放地”,也是“盐丹古道”的重要节点,盐运的号子声曾在峡谷间回荡千年。摩围山上的宋代摩崖石刻,字迹虽已被风雨侵蚀,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古人“观书论道”的雅趣;郁山古镇的盐井遗址,卤水依旧在石缝中潺潺流淌,诉说着“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商业传奇。

△郁山古镇后照古盐道

苗族的迁徙史,更是一部悲壮而动人的史诗。从黄河之畔到武陵山区,苗族先民带着对祖先的记忆和对自由的向往,在彭水的群山间搭建起家园。他们将蚩尤的传说融入芦笙的曲调,把迁徙的路线绣进苗绣的纹样,在每一座吊脚楼的飞檐上,在每一条苗族服饰的褶皱里,都藏着文明传承的密码。当我们走进鞍子苗寨,看苗族老人用古老的木机织就绚丽的苗锦,听“娇阿依”民歌在山谷间回荡,仿佛能看见历史的长河在眼前静静流淌,那些沉睡的文物与活着的传统,共同构成了彭水与世界对话的文明基因。

△苗绣楼里的立体绣法交响曲

——在文化沃土上绽放精神的繁花。彭水的文化,是一片滋养心灵的沃土。这里有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市级非遗项目,苗绣、蜡染、银饰锻造等传统技艺,如同繁星般点缀在苗乡的土地上。苗绣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苗族的“无字史书”,每一针一线都绣着神话传说、自然崇拜和生活愿景;蜡染的蓝白世界里,蕴含着苗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谐共处的智慧;苗族银饰上的龙纹、鸟纹,既是图腾的象征,也是匠人们精益求精的见证。

在彭水,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融入生活的日常。春日的“踩花山节”,漫山遍野的花杆下,苗族儿女跳着“踩山舞”,唱着“对歌”,用歌舞连接天地人神;夏日的“尝新节”,新米的清香弥漫在吊脚楼里,感恩自然的馈赠成为最动人的仪式;秋日的“赶秋节”,丰收的喜悦化作苗家儿女的盛装与狂欢;冬日的“杀年猪”,热热闹闹的庖汤宴里,盛满了邻里间的温情与对新年的期许。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是彭水人精神世界的底色,也是他们与世界分享的价值宝藏。

△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现场

更令人心动的,是彭水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与包容。当苗绣遇上现代设计,传统纹样在时装周上绽放异彩;当“娇阿依”民歌与流行音乐碰撞,古老的曲调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百万点赞;当非遗工坊在苗寨里兴起,传统技艺不仅成为脱贫的密码,更让年轻人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彭水用开放的姿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新的表达,让文化的价值不仅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更成为滋养现代心灵的精神高地。

——在山水画卷中编织诗意的生活。彭水的山水,是一幅流动的诗意画卷。乌江画廊如同一幅水墨长卷,两岸青山对峙,江水碧波荡漾,乘船而下,可见“船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绝美意境;阿依河的漂流,从湍急的险滩到平缓的深潭,一路欢笑与尖叫,是与自然对话的最佳方式;摩围山的云海日出,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雾,洒在万亩森林之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俯冲深潭峡谷的“肾上腺素狂飙”

在彭水,每一处风景都是一个体验场景。你可以在蚩尤九黎城,穿上苗族服饰,跟着巫师感受古老的祭祀仪式,在九进十七层楼高的九黎宫前,聆听蚩尤的传说;你可以在乌江画廊上的龚滩古镇,踩着青石板路,逛一逛百年老店,在临江的吊脚楼里,品尝一碗香飘千里的绿豆粉;你可以在夜晚的彭水县城,漫步在滨江路,看灯光倒映在乌江上,走进“苗家夜市”,尝一尝麻辣鲜香的苗家火锅,听一听流浪歌手的弹唱,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暖。

彭水的乡村,更是诗意生活的栖息地。在“和善为本.感恩奋进”的周家寨,稻田与荷塘环绕着青瓦白墙的民居,清晨在蛙鸣声中醒来,傍晚在夕阳下漫步,体验“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在郁山古镇的龙桥马阡洞,徒步穿越溶洞与峡谷,看地下暗河奔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们有机会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在山水与田园间,找回内心的宁静与本真。

——我们将以心筑城,勾勒四宜彭水的美好图景。我们将以绿为底,打造宜居彭水。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是彭水不变的追求。我们守护着3903平方公里的生态版图,让70%的森林覆盖率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在彭水,推开窗便是青山如黛,走出家门便是滨河步道,社区里的吊脚楼元素与现代建筑和谐共生,公园中的苗族图腾雕塑讲述着文化的传承。我们用生态打底,用文化铸魂,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在诗意的环境中感受家的温暖,让彭水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城。

△郁江蛇船再现江面 “穿越过去”感受“舟车劳顿”

我们将以业为基,打造宜业彭水。 彭水的山水与文化,既是发展的宝藏,也是创业的沃土。我们敞开怀抱,欢迎每一位有梦想的人来到这里,在非遗文创中挖掘文化的价值,在生态农业中耕耘绿色的未来,在文旅融合中创造新的可能。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创业平台,让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在这里,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的创意碰撞出火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完美转化,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在彭水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让宜业成为彭水发展的鲜明标识。

我们将以文为魂,打造宜乐彭水。 彭水的快乐,藏在苗族儿女的歌舞里,在非遗体验的乐趣中,在山水游玩的惬意间。我们打造“四季有节、月月有活动”的文旅盛宴,让春天的花山节、夏天的漂流季、秋天的丰收节、冬天的年猪宴,成为人们向往的欢乐盛典。我们建设文化场馆,举办艺术展览,让苗绣、蜡染等传统技艺走进生活,让“娇阿依”民歌回荡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在彭水,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能在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快乐,在山水的怀抱里释放心灵,让宜乐成为彭水最动人的气质。

我们将以客为尊,打造宜游彭水。 彭水的旅游,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我们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旅游设施,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从星级酒店到特色民宿,从便捷交通到智慧旅游,我们用心雕琢每一个细节,让游客在彭水的每一次停留,都成为难忘的记忆。我们推出个性化的旅游线路,让喜欢冒险的人可以徒步穿越深山峡谷,让钟情文化的人可以深入苗寨体验非遗,让热爱美食的人可以尝遍苗家风味。在彭水,旅游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一场与自然、与文化、与自己的深度对话,让宜游成为彭水递给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时代潮头奏响温暖的邀约。亲爱的朋友,彭水已准备好,以山水为琴,以文化为弦,奏响一曲动人的文旅强音。

如果你向往诗与远方,请来彭水体验文旅之美。 这里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乌江画廊,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阿依河瀑布,有“云蒸霞蔚漫山巅”的摩围山云海。你可以在蚩尤九黎城触摸历史的厚重,在鞍子苗寨感受非遗的魅力,在郁山古镇邂逅千年的时光。春天,我们邀你共赴花山节,看苗家儿女跳花杆、唱山歌;夏天,一起在阿依河漂流,感受清凉与刺激;秋天,走进田园,体验丰收的喜悦;冬天,围坐庖汤宴,温暖过冬。彭水的每一季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一处都有动人的故事,等待着你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感受。

△摩围林海仙境

如果你怀揣创业梦想,请来彭水共绘发展蓝图。 彭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这里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文旅企业、非遗传承人、创业者来到这里,共同开发文旅产品,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我们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在彭水找到发展的机遇,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火”起来,让产业“兴”起来。彭水愿与你携手,在时代的浪潮中共同谱写发展之歌。

如果你渴望温暖与归属,请来彭水感受家的温度。 彭水的美,不仅在山水与文化,更在彭水人的热情与真诚。在这里,每一位游客都是我们的家人,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温暖的邂逅。我们用苗家的拦门酒欢迎你,用美味的苗家菜款待你,用真诚的微笑陪伴你。无论你是来旅游、创业还是生活,彭水都会张开双臂,给你一个温暖的港湾。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山水的宁静;没有陌生的距离,只有邻里的温情。彭水,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是一个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地方。

当乌江的浪花继续拍打着江岸,当苗家的灯火依然在吊脚楼里闪烁,彭水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温暖的情怀,迎接每一位远方的客人。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溯源之旅,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文明的力量;这是一首关于未来的发展之歌,让我们在山水与文化的融合中书写新的篇章;这是一次温暖的邀约,让我们在彭水的怀抱里,遇见美好,遇见感动,遇见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处。

“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等你来赴一场时光的约定,让我们一起,在苗乡的山水间,在文化的长河里,留下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

(作者系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

供图:冉林



党媒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