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符超、李彬庆
走进七月的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仿佛进入梦中的世外桃源。高山湖泊、雪山草甸、原始森林层层叠叠,藏族风情、佛教文化在这里并存交融。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相得益彰,这就是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世人向往的和谐、圣洁、美丽的“香格里拉”。
从高处眺望,碧塔海如同一颗璀璨的碧绿宝石镶嵌在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的群山之间。碧蓝澄澈湖水四周被周围海拔多在3700-3900米之间青山环抱,远处雪山巍峨,白云缭绕。在这里,森林、湖泊、沼泽、草甸、冰川雪山同框,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
高原明珠碧塔海 符超 摄
大约一亿八千万年前,滇西北高原处于古地中海的深海槽中,通过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板块相撞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地壳运动还形成了许多低于高原面的负向地貌形态——山间盆地和山间湖盆,碧塔海便是这样形成的。
3074米的海拔高差造就了这样独特的景观。分异显著的垂直气候带,孕育了从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到高山流石滩疏生草甸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自下而上分布13个植被亚型。
弥里塘高山牧场 符超 摄
这里保存着全球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寒温性针叶林和硬叶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以横断山区特有种丽江云杉、长苞冷杉,中国特有种油麦吊云杉,以及大果红杉等为典型代表;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以黄背栎、帽斗栎和川滇高山栎为优势种,形成我国西南部亚高山山地垂直带上的特有类型。
这里是物种避难所和扩散地,横断山脉特有种、狭域种和珍稀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以及温带高山植物的分化中心,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正是这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在较小空间内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湖泊—沼泽—草甸—冰川雪山”复合生态系统。
中国分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落叶松林——大果红杉林 符超 摄
这里还分布着第四纪以来历次冰川活动的遗迹,完整保存着玉龙冰期、干海子冰期、丽江冰期和大理冰期等四次冰川活动的沉积记录和古冰川地貌遗迹。数量众多且结构清晰的角峰刃脊、冰川U谷、冰碛台地、冰蚀湖泊等地质遗迹,完整呈现出古冰川和现代冰川的活动轨迹,是全球第四纪冰川珍稀遗迹集中展示地。
2015年至今,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保护成效不断凸显,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高山及亚高山寒温性原始针叶林、沼泽化草甸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发生了正向演替,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不断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主要保护物种维持稳定,黑颈鹤种群数量有所增加。
野生小松鼠 符超 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之上,适度的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让公众能够更多的享受到生态的福利,体现我们国家公园的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 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负责人金瑛说。
截至目前,拟创建香格里拉国家公园总面积1477.13平方公里,位于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中的喜马拉雅山地、印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三大热点汇集区域,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级的物种基因库,具有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的展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