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符超 通讯员张欣瑞、李明明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有这样一条公路穿过科尔沁沙地腹部,它不似大多数农村公路那样蜿蜒曲折、宽阔平坦,沿途没有山川秀美、流水潺潺,有的是雄浑壮阔、大漠孤烟,有的是“直捣黄龙”“百里屏障”。它就是刚刚入选2023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的——乌丹至白音套海生态旅游产业路(乌白路)。
△张佳兴 摄
乌白路是一条东西贯通翁牛特旗境内科尔沁沙地腹部的穿沙公路。作为通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主战场的生命之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1.77亿元,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9米、路面宽7米,横贯科尔沁沙地,是迄今为止赤峰市第一条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穿沙公路。乌白公路途经4个苏木(镇),串起了沿线周边的特色产业、生态农牧业、红色研学点和特色旅游资源,形成了“公路+生态+产业+旅游”等多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了一条“产业因路而兴、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的“绿富同兴”精品示范路,是一条实实在在的便民路、生态路、文化传播之路、旅游之路、产业路、致富路、民族团结进步路。
△舒铂开 摄
翁牛特旗位于全国四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西缘,是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过去沙化土地面积达733.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36%。在多年与风沙的战斗实践中,翁牛特旗创造性地建设穿沙公路,把沙地划分为若干个板块,进行切割治理,在公路两侧沙地内埋设稻草方格沙障,障间扦插黄柳,栽植沙生植物,恢复沙地植被。截至目前,乌白公路两侧已实现综合治理沙地70万亩,在科尔沁沙地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沿途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林草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让“八百里瀚海变绿洲”美梦成真,人们亲切地将一个个固沙稻草方格称之为“翁牛特魔方”。
△乌白路工程固沙治理前和治理后对比
近年来,翁牛特旗已累计修建穿沙公路13条、总里程398公里、沿线治沙583万亩,占全旗沙地总面积的79.5%,高于科尔沁沙地平均治理率8.6个百分点,将一处处沙丘变成了绿洲,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