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绿色巨笔绘就莱州湾畔新画卷
绿色巨笔绘就莱州湾畔新画卷
作者:胡三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24 23:09:17 浏览:476
字体:
分享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潍坊滨海区始终坚持“安全生态、绿色自然”理念,持续加大投入,增强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影响力,推进河海综合治理和盐碱地生态改良,先后实施了白浪河、弥河等6条河流综合整治,全面启动三年大绿化行动,通过原生态修复与精品绿化相结合,实现了盐碱地改良理念及技术的重大突破,3年时间全区绿化覆盖率实现翻番,打造了与潍坊中心城区不一样,大气简约、通透自然的北部风情。

大绿化改善区域大生态

       矗立着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渤海之眼”的白浪河上,碧波荡漾,白帆点点。岸边绿草如茵,乔木、灌木、地被多层次结合搭配,景观区内,花、草、树相映成趣。以前,这里盐碱遍布、黄沙漫天,通过综合整治,白浪河从上游到入海口,完成全流域治理,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为贯穿全市南北的生态之河、旅游之河、文化之河、商业之河。

       一江碧波穿城海,两岸新绿伴常青。驻足渤海之眼,近可览水岸繁华、远可望海河相守,沧海盐田与现代新城不期而遇,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完美融合,文化与历史、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一幅崭新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柽柳林

        2018年来,潍坊滨海区扎实开展“绿满城乡·美丽潍坊”国土绿化行动,坚持“苗木品种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造林绿化常态化、参与植树全民化”原则,组织实施全区三年大绿化行动,2018年计划完成绿化面积2.18万亩,种植乔灌木500万株。截止目前,潍坊滨海区累计完成绿化面积2.01万亩,其中造林绿化面积1.44万亩,植树673万株,绿化覆盖率15.2%。

        实施“三大工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潍坊滨海区实施生态廊道工程,计划投资16亿元,建设沿海防护林带三条,一线位于沿海防护堤二期,总长9公里;开展白浪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治理河道总长9.4公里;实施第二平原水库防护林建设,总面积7900亩,其中平原水库面积3200亩,绿化面积4700亩;开展道路绿化,提高城区道路绿化水平。组织开展城区、园区道路绿化提升行动,对城区、园区11条主要道路实施两侧绿化覆盖,按照适地种树,主要种植盐松、黑松、白蜡等耐盐碱品种,今年已种植各类苗木162.5万株,绿化面积510亩;实施绿化攻坚行动,提高企业、村居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各园区周边空闲地、企业厂区空地、村居(社区)内街道两侧、废弃宅基地、坑塘水面周围、沟渠两侧以及荒地和空闲地等适宜绿化地段开展绿化攻坚行动,目前园区企业共完成绿化面积5557.5亩,植树264.3万株;村居驻地完成绿化面积1846亩,植树40.7万株。

        一路向北,一路向海。近年来,为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潍坊滨海区创新园区发展理念,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工作原则,加快试种柽柳、盐松、中天玫瑰等耐盐碱品种,实现盐碱地绿化新突破,在盐碱地改良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沿海防护林项目采用PPP模式投资建设,主要包括三条总长6.6万米的沿海防护林带,配套建设三条水系以及自行车绿道和其他休闲观光服务设施。全市规划建设三北地区生态廊道,滨海率先突破、高标实施、形成引领,今年投资6亿元,先行建设9公里旅游度假区防潮堤防护林带,充分结合现有堤坝地形,因地制宜、贯穿东西,在海洋与城市间构筑起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护潮的北部绿色生态屏障。

       国家“南红北柳”生态示范工程,占地3000亩,是沿海防护林的样板段,联合中国林科院共同研发,种植品种为国家专利产品——鲁柽1号,该品种极耐盐碱、极易成活、生长迅速、易于养护,目前已在全国进行推广种植。近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引导、科技绿化,成功培育鲁台盐杨、滨海盐松、环海盐柳等新品种,累计获得专利800多件,占全国盐碱地行业专利总量的一半以上。

       截止目前,国家“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潍坊滨海示范林、金泽园林景观苗木种植示范园、千亩玫瑰园、芳青玫瑰、中医药(肉苁蓉)科技产业示范园、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景观提升、风筝放飞场、景观提升、98人工岛育苗基地、千亩耐盐碱植物基地等项目基本完成,已打造一条长20公里,绿化覆盖面积约6000余亩的沿海防风林带,为潍坊滨海区旅游度假区打造了一条天然屏障,旅游度假区内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保护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近年来,潍坊滨海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并重、水岸同治”的工作思路,强化污染源头防治,大力实施海洋资源修复,全面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

       海陆统筹抓防治。潍坊滨海区海洋污染源头主要有陆地和海洋两个方面。陆源污染防治,主要是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年”活动、实施绿色发展“十大工程”、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异味、污水、固废专项整治,实施化工企业“一企一管”、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地下水污染防控等措施,确保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坚持铁腕治污,2018年上半年对21家企业实施行政处罚,累计罚款金额110.22万元。海上污染防治,主要是全面实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跟踪监测制度,对所有涉海工程项目实施定期与不定期监测,委托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开展了重点河流入海口监测、海洋工程跟踪监测、海水入侵监测等5大类15项监测,采集样品600多个,出具监测数据1200多个。

发达的交通网

       河海并重抓保护。一方面以海洋资源保护为重点,积极开展海洋资源修复行动。大力实施增殖放流,自2008年开始,逐年在近岸海域放流各类苗种共计约15亿尾以上,有力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全面抓好伏季休渔管理,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采取陆海结合的检查方式加强监管,坚决杜绝违规采捕现象,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开展水生野生动植物专项保护,做好莱州湾单环刺螠、近江牡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保护珍贵的海洋种质资源。另一方面主要是对生态脆弱区域进行重点保护,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实施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在滨海区划定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限制区2个,对红线区实行限制性开发,禁止一切影响海洋环境的开发活动;组织编制《滨海区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集中集约用海规划》以及《滨海区海域使用规划》三个专项规划,凡落户的涉海项目都必须与规划相符合;实施防护林建设,构筑起沿海绿色屏障,进一步保护了沿海生态环境。

       水岸同治抓治理。突出“水为魂、绿为貌”的生态理念,开展入海河流“清水”“绿岸”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先期开展水体治理,确保河流水质达标,重点实施围滩河水体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5400万元,围滩河水体主要污染物已大幅下降,达到地表V类水质标准,白浪河、弥河、崔家河等河流也正在按计划开展。实施河流综合整治,在水体达标的基础上开展河流综合治理,达到水清、岸绿、河畅,目前白浪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治理总长度11.6公里,绿化面积1.2万亩;二期工程已完成地形整理、驳岸建设,正在进行绿化及道路施工。弥河综合整治已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计划总投资12亿元,治理河道12.7公里,9月开始动工实施。围滩河、崔家河等河流综合整治也已完成规划,近期组织实施。

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月29日,历时4天的首届中国帆船联赛潍坊滨海站落幕。单是10月份,潍坊滨海区就举办了中国帆船联赛、国际马术文化节、2018中国龙舟公开赛、山东省第四届沿海骑行大奖赛等,赛事纷呈,离不开潍坊滨海区良好的环境优势。

       好“颜值”带来好产值。在过去的夏天,前来潍坊滨海欢乐海沙滩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听涛观海,戏沙冲浪,赶海拾贝,水上竞技,处处可见“家庭团”的欢声笑语。

       欢乐海沙滩平缓宽阔、风景秀丽、浪稳水清、沙细滩软,沙滩岸线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300米,最终将建成风光迤逦的万米沙滩风景区。随着黄金沙滩、马来西亚馆、风筝冲浪岸线景观、商务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建成投用,彻底改变了潍坊“临海不见海、有海难亲海”的局面,成为潍坊炙热的旅游景点之一。

       2017年潍坊滨海区纳入“仙境海岸”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目前重点发展节会活动、温泉度假、渔盐文化、会议餐饮、休闲体育、海上运动、海洋科普等旅游产业。

如火如茶的建设

       春放彩鸢秋冲浪,夏戏海水冬泡泉。潍坊滨海区发挥潍坊“世界风筝之都”品牌优势,整合国际风筝会、中国龙舟公开赛、草莓音乐节等品牌资源,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引擎,潍坊滨海旅游已成为潍坊市的一张靓丽名片。1-9 月份,潍坊滨海区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同比增长 32.6%。

       潍坊滨海区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将海洋旅游与休闲运动完美融合,努力打造国际海洋运动休闲城。先后承办多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连续举办国际风筝冲浪赛、海钓比赛、半程马拉松赛、环海骑行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2016年,潍坊滨海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正式升级为世界风筝冲浪锦标赛,潍坊滨海成为中国风筝板国家队永久性训练基地,打响了潍坊滨海风筝冲浪运动的世界品牌。

       绿水青山、海河呼应,好地方自然引来凤凰栖。在中央城区突破提升战略实施中,潍坊滨海区坚持产城融合、陆海统筹发展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医学养”,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聘请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先生编制城市战略规划,在全市率先启动 2035 年总规修编。同时按照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区要求,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全面推进地下管线、“海绵城市”修建工程,构建统筹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

       近年来,潍坊滨海区围绕现代海洋产业,着力规划建设海洋精细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现代海洋产业总部基地,做实做强工业总部经济,吸引和留住高新技术企业总部,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资源,持续提升潍坊滨海的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潍坊港集团、潍坊滨海旅游集团等新设总部如火如荼加快建设。发展总部经济的规模日益扩大,将不断加快聚集人气,提升中央城区核心主导地位和经济辐射能力。

       风正扬帆潮正涌,蹄疾步稳写新篇。潍坊滨海区紧跟潍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海陆统筹、港城联动、中心崛起、产业转型、设施完善、作风保障”总体思路,以全领域、系统性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作风建设、项目建设双轮驱动,统筹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重大战略实施,“四个滨海”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座产业、文化、活力、品质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渤海莱州湾畔蔚然崛起。

文|摄 胡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