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作者:文/邢征1 臧长伦2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5-07-28 12:39:12 浏览:50
字体:
分享到:

/邢征1  臧长伦2

 要:当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走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非凡。生态环境监测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作用显著,能提供精准的数据,助力节能减排政策落地,还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本研究将围绕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的要求展开,分析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表现,并探寻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1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环境监测的要求

1.1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

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是节能减排,环境监测在其中至关重要。精准、实时的监测数据,是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依据,能保证节能减排措施切实有效。环境监测的范围很广,不仅需关注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这类传统污染源,还应对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在城市环境管理中,长期监测碳排放,一旦发现超标排放,可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政府依据监测所得数据,调整产业结构,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在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精确追踪碳排放数据,能推动绿色技术应用,优化能源结构。而且,环境监测还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节能减排的认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为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1.2保证环境监测较高的质量

低碳经济需要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如今环境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监测方法渐渐无法满足需求,必须采用更高效、更精确的技术手段。推广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借助卫星或无人机,能进行大范围、高频次监测。从宏观角度出发,全面掌握生态系统变化和碳排放动态。在线监测技术利用智能传感器,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不仅能实时监控污染物,还能精准定位污染源,方便及时处理。大数据分析技术则能快速整理、分析海量监测数据,为政策调整和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为保证监测数据可信,需建立统一、规范的监测标准,使各级监测机构按相同技术要求采集和处理数据。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数据透明度,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流通,保证环保工作更系统、更协同。

1.3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监测能长期、系统地跟踪评估生态系统,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变化,为生态保护提供可靠数据。在此过程中,监测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十分关键。湿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能吸收和固定温室气体,对缓解气候变化意义重大。环境监测能及时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碳汇功能衰退或变化,应及时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比如在湿地和森林保护中,可以通过环境监测从水质、土壤、植被生长等多个维度收集数据,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决策依据。除了碳汇能力,环境监测还能评估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监测水质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大气污染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持。而且,实时监控工业污染源能及时治理污染,避免污染物扩散,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1]

2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表现分析

2.1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促低碳战略政策落实

低碳战略旨在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战略目标实现中,需科学数据支持。环境监测长期积累空气质量、水资源污染、土壤状况、碳排放等方面的数据,为政府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信息,确保政策执行的高效、有效。在碳排放方面,环境监测实时监控各行业的排放量,有利于政府掌握排放动态,为碳排放监管和政策调整提供数据依据。通过监测各地碳排放源,能找出排放严重的区域和行业,制定合理的碳排放标准。而且,环境监测为地方政府提供精准区域数据,方便政府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避免“一刀切”的减排方式。借助智能化监测系统,政府还能实时跟踪政策效果,精准评估低碳战略实施进展,及时调整政策。环境监测工作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1 环境监测工作基本流程图

2.2以生态环境监测成果,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

通过长期监测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并积累数据,能实时掌握污染源动态、污染扩散路径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支持。以空气污染治理为例,对 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不同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政府可制定更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环境监测长期跟踪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修复方案,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此外,定期开展生态恢复评估,能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环保政策[2]

2.3以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不断进步,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逐渐被应用于资源管理领域,成为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技术力量。精准的环境监测技术能帮助政府和企业掌握资源动态变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监测方面,利用传感器和遥感卫星技术,实时监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变化,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高效利用提供精准数据,避免资源浪费和污染扩散。在森林和土地资源管理中,遥感技术能监测森林覆盖率变化,及时发现森林砍伐、土地退化等问题,助力政府采取精准保护措施。在农业和渔业领域,环境监测技术能优化资源使用,比如通过实时监控土壤质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灌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生态健康。

3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路径

3.1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是重中之重。现有的环境监测标准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优化调整,使得标准更科学、更好操作,而且有可持续性。随着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需及时调整标准,才能应对新的环境问题。监测管理规范起来,监测工作才能高效。应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把控,做好质量控制、验证和审核,只有保证数据可信,后续的工作才有意义。部分地区为应付检查,造假监测数据,或者不按规定监测。对此,政府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保证环境监测具有公信力,提高公众对于监测结果的信任度。此外,环境监测中,需加强跨部门合作,把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都整合起来,搭建起全面的监测网络,即可实现信息和资源高效流通、共享[3]

3.2优化环境监测设备

科技发展迅速,环境监测设备更新不及时,就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对此,需优化监测设备,提升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为了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需加大新型监测设备的研发投入。现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逐渐被推广和应用。比如,可使用高灵敏度、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实时、精准地监测空气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一旦有潜在的污染源,则可快速发现异常情况。并且大力研发集成化、多功能的监测仪器。过去在监测不同的环境指标时,需使用多台设备,成本投入量较大,资源浪费问题严重。通过开发设计多功能仪器,可同时监测多个指标,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大力推广应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部分区域信息数据传输难度比较大,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可获取精准的地面信息。将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保证实现监测设备的远程操作和实时数据传输,数据能及时、准确地传回来,提高便捷性。

3.3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系统

为了在低碳经济下把生态环境保护好,需创建全面、精准又系统的环境监测系统。在该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可对空气、水体、土壤、噪音进行全面监测,而且数据要能共享、能综合分析。在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碳排放等环境指标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被监测的重点。对于各类环境数据,需创建统一的平台来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保证数据完整、及时又可靠。建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再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快速处理海量的监测数据。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找出潜在的污染源和环境风险,就可提前作好准备。为充分发挥各类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作用,还应当与其他系统联动。比如和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结合,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全面评估环境影响,保证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3.4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给监测工作带来较大变化,有利于提高监测精度、效率以及智能化水平。在需要监测的地方部署上物联网传感器,可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保证数据传输稳定性[4]。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物联网传感器能实时采集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无须人工收集,可将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在水质监测方面,传感器能实时检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一旦发现水质有问题,可快速找出污染源。通过物联网技术,所有监测数据都能直接传到云平台,在云平台中存储、分析,给环境质量监控提供实时数据,而且数据处理和决策会更高效、更精确。此外,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环境监测设备能自动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

3.5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是守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一招。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该预警机制的作用更为重要,能提前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风险。现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在先进技术支持下,从海量的环境监测数据中找出污染趋势和潜在风险不是难事。比如,通过实时监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可预测碳排放的趋势。在预测到有问题后,与政府和企业沟通交流,能够使其尽快采取减排措施。建立基于数据分析和智能预测的预警系统,能精准找到突发污染事件可能发生的风险点,一旦发现风险隐患,要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另外,还需创建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如果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能迅速调动各种资源去处理,有利于减少污染的扩散范围,降低危害。为了提升预警机制的准确性,预警系统应当与环境监测系统紧密配合,保证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除此以外,还需将预警机制和公共安全系统联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百姓,尽快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5]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优化监测设备、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引进先进技术及制订预警机制,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能被提高,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未来,还需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使得环境监测更好地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参考文献

[1]孟元宵,薛法辉.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影响[J].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25(2):177-179.

[2]陶骏驰,金韵雅.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37(7):77-79.

[3]郭翠莉.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影响[J].清洗世界,2023,39(11):160-162.

[4]郭路.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作用及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5,38(2):61-63.

[5]郑林,郝力耕,陈秀增.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要点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2025,39(1):102-104.

(作者单位:1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聊城市机动车排气监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