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颖 吴水平
摘 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双碳”目标和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娄底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其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娄底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通过分析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特点与要求,以及娄底制造业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娄底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
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娄底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其制造业发展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绿色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娄底市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绿色技术创新概述
1.1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与内涵
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指导下,通过新技术、工艺、材料提高资源效率、减少污染、促进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活动。它不仅关注技术先进性,还强调对环境和社会的长期正面影响。它涵盖产品设计、生产、能源利用、废物处理等环节,旨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
1.2绿色技术创新的特点与要求
(1)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资源节约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要求。在制造业,这涉及通过技术创新高效利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浪费,提升资源循环率。例如,使用先进工艺和设备,优化流程以减少材料和能源损耗。同时,推动废弃物资源化,转化为新资源或能源,实现闭环经济。
(2)环境友好与污染预防。环境友好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特征,它要求使用低毒、无害或可降解材料,减少对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技术创新有助于源头削减和末端治理,降低环境污染。例如,清洁生产技术可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生物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3)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绿色技术创新不仅追求生态效益,还注重提升经济效益。这意味着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研发高效节能设备,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成本;通过开发环保型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提高市场份额。
2娄底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目的
2.1资源合理利用
娄底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开采和利用方式导致资源浪费严重。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是实现娄底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例如,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砂等转化为建筑材料或填充材料。
2.2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
化石能源减少和环境污染促使娄底制造业转向绿色能源。利用绿色技术推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和碳排放。例如,建设工业园区太阳能光伏电站,提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娄底风能资源的风电项目等。
2.3节能与环保
娄底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旨在实现节能与环保,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环保材料和技术,建立废弃物处理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有害物质排放,降低环境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娄底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
3娄底制造业现状分析
3.1娄底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现状
娄底市近年来在绿色技术创新上取得进步,政府加大对研发和应用的支持,推动了多个项目的成功。当地企业积极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提高了产品环保性和资源效率。然而,与国内领先地区相比,娄底市仍有差距。为缩小这一差距,需进一步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可持续发展。
3.2娄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分析
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环保意识增强。娄底市制造业急需高质量发展,包括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对娄底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4娄底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4.1加强绿色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1)加大政府投入,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娄底市需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的研发投入机制。政府需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低碳冶金、循环材料、清洁能源等关键技术研究。例如,解决钢铁行业高排放问题,可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涟钢技术中心合作,开发氢冶金、短流程炼钢等创新技术。同时,通过税收优惠和设备补贴等措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娄底市2022年R&D投入强度为2.3%,目标提升至3%以上,向国内先进制造业城市看齐。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跨部门协同创新平台,例如“娄底绿色制造技术研究院”,整合本地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研发资源,聚焦共性技术难题。再如,娄底先进陶瓷产业可联合中南大学材料学院,突破高性能陶瓷膜制备技术,推动产品从传统耐火材料向新能源电池隔膜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2)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娄底市需构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一方面,依托娄底经开区、万宝新区等产业园区,建设绿色技术中试基地,提供设备共享、工艺验证等服务。例如,湖南利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镀锌管无铬钝化技术,通过中试验证后迅速实现规模化生产,年减排重金属废水30万吨。另一方面,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绿色技术进行价值评估,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1)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娄底市传统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60%,需要通过绿色技术改造实现“老树发新芽”。对钢铁、机械等主导产业,实施工艺革新和设备迭代。例如,涟源钢铁集团引入富氧燃烧、余热回收技术,吨钢综合能耗降低8%,符合国家绿色工厂标准。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例如“娄底钢铁产业大脑”,实时监控能耗和排放,优化生产流程。推动传统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耐火材料产业可向高温工业窑炉节能设计服务拓展,工程机械产业可开发新能源挖掘机、电动装载机等产品。再如,三一重工娄底基地推出的电动搅拌车,采用轻量化设计和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碳排放降低40%,成为行业标杆。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娄底市需立足“材料谷”定位,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例如,依托冷钢硅钢基料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牌号硅钢;依托新化电子陶瓷产业基础,开发5G通信陶瓷滤波器、半导体封装材料等高端产品。2025年前规划建设“娄底先进材料产业园”,引进中车时代、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形成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前瞻布局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利用娄底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如冷钢焦炉煤气),建设氢能制备—储运—应用示范项目。例如,推动氢燃料电池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打造“绿色矿山氢能装备示范基地”。
4.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1)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绿色技术人才缺口,娄底市需深化产教融合。支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潇湘职业学院等院校开设绿色制造、节能环保专业,联合企业共建“订单班”“现代学徒制”项目。例如,与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合作培养汽车轻量化材料技术人才,毕业生直接输送至企业研发一线。实施“技能娄底”行动计划,面向在岗职工开展绿色技术培训。再如,娄底市人社局联合行业协会每年举办的“绿色制造技能大赛”,旨在选拔和奖励高技能人才,提升一线工人对清洁生产、能源管理的实操能力。
(2)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娄底市应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来娄底创新创业。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激发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创新创业活力。
4.4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
(1)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为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例如,制定《娄底市绿色制造发展条例》,明确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实行“环保绩效分级管理”,A级企业享受重污染天气自主减排、信贷利率优惠等政策。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和指导力度,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2)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力度,推动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例如,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发行“碳中和债券”支持重点项目。娄底城发集团发行10亿元绿色债券,用于娄星工业集中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鼓励银行设立绿色信贷专营机构,对节能环保项目给予利率优惠。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与金融机构按比例分担绿色技术贷款风险。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管理体系。例如,建立绿色技术专利快速审查通道,将氢冶金、固废再生等关键技术纳入重点保护名录。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企业提供侵权纠纷应对指导。2023年娄底市查处一起耐火材料配方专利侵权案,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元,彰显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5结语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娄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绿色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等措施,推动娄底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娄底市应继续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贡献力量。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卫欣怡.产业技术创新如何驱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效应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5,40(2):31-40.
[2]陈鹏鑫,曾刚,胡森林,等.城市群绿色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与驱动因素的比较研究——以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4,33(10):2099-2111.
[3]苗成林,刘利玲,张傲翔.黄河流域绿色金融、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驱动分析[J].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4,34(4):45-52.
通讯作者:吴水平。
课题: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娄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2332B,娄底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