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刍议
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刍议
作者:文/易思瑶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5-07-28 10:53:05 浏览:54
字体:
分享到:

/易思瑶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必须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本文分析了当前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美丽石狮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新方案。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意识;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意志行为,是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福建省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是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仍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这一难题。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速建设美丽石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1.1 生活垃圾处理整治

2017年,石狮开始实施对将军山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剩余垃圾处理计划,采取“清理分类、先期处理”的方法重塑了绿水青山,这个典型经验得到了福建省环保部门的表扬并被选为环保督查整改的典型经验;被住建部评为全国非正规垃圾占地50t级别以上的垃圾填埋场整改优秀 经验。

1.2 海岸带生态环境整治

石狮市沿海地域范围包括从永宁古城堡至将军山沿岸,政府斥资近28亿元进行规划建设,如对红塔湾景区的“还滩退滩”,改造为更有完美效果、更优质的海滨公园;以三旦岛周边地区与锦尚外线相结合,打造集滨海观赏、休闲度假、国防教育于一体的军事主题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欣赏旅游等。

随着锦尚外线、永宁外线的全线贯通,更多“隐姓埋名”的海港湾开始对外开放。近年来,石狮市坚持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及湿地保护,实施红塔湾、黄金海岸、深沪湾、古浮湾等海湾保护,加快城市生态水域恢复,塘园溪、西岑溪、梧垵溪、厝上溪、龟湖溪等城市干流整治成效明显,基本消除了“垃圾河”“黑臭水体”现象。

1.3 印染行业的绿色转型

鉴于消除空气质量问题的需求,石狮市政府已成功地建立起两个发电设施:一个是成立于1998年的石狮热力工厂,另一个是成立于2011年初的石狮鸿山电力公司的一期项目。到2011年底为止,三个主要布料加工区域已借助石狮与鸿山的动力供应机构实现了对所有相关公司的热量供给,相关织物处理单位中110多个使用煤炭作为能量来源的热气发生器已被取代或被废弃掉。

2014年末,34间有关企业使用的75座燃烧石油来产生热的设备也被替换掉或停止运行。2020年度中期,由当地环境保护管理局授权的一家独立研究公司开发出的新型热风烘干设备排放气体能量状态智能化监测技术被选为数字化中国的三项主要案例之一。

1.4 城市园林绿化与古树名木保护

在打造现代性、和谐性的城市景观气质方面,石狮市开展了以“山水城”与“海洋城”相结合的景观形态为基础的推进城市生态保护工作。2018年以来,石狮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创建国家公园的目标,并将其运用在城市新建或者改造公园绿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绿色景观的建设质量与绿化建设的运营效率。

同时强化提升石狮市区2个重要绿色中心——宝盖山和灵秀山的景观形象,并顺利推进了宝盖山风景名胜区(万亩生态公园)、灵秀山森林公园和风炉山森林公园建设等。重点实施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成一条生态走廊,积极推进旧城“袖珍公园”建设,形成以市(县)—镇(街)—村(居)三级布局的城市公园网。

石狮市亦十分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将其纳入“住在石狮”生态宜居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在完成了城市古树名木及后备古树资源普查登记挂牌并确定了保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后,36株古树名木均得到保护。周围景观微环境建设不但保障了古树安全,还增加了社会参与度,为古树名木生长营造了更好的周边环境因子。

2 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2.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石狮市的主体产业是纺织鞋服业,在生产环节往往产生大量的废污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近年来,虽然石狮市积极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传统产业仍占据一定比例,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由此造成结构发展不合理,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2.2 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石狮市对生态环境投入了较多资金和技术,生态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但还未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地方仍存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 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增强

贪图金钱,破坏环保法,超标准排污;生活中居民乱丢垃圾,随便排放污水等不良行为,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2.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在生态文明制度创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环境保护政策及环境管理机制仍存在缺陷,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存在阻碍,同时生态文明创建考评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展示生态文明创建的所有成就与问题。

3 深化石狮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3.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

1)发展新兴产业。积极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绿色产业,如环保类产业、新能源及新材料,通过政府扶持与资金补贴,鼓励企业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及产业的竞争能力,加强产业环节间的联系,形成产业聚集优势,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2)改造传统产业。对纺织、制鞋及其他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推广绿色生产的生产技术和推动其循环生产。引导企业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及设备来减少资源和污染。同时鼓励各个行业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3)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石狮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旅游、文化、金融业等产业,提高服务业的质量与效益,改善和提升产业发展结构,减少对自然生态的依赖与破坏。

3.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质量

1)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针对污染的水体、大气及土壤,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对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治理率及污水回用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控制工业排放、机动车辆尾气污染。开展土地污染治理工程,保护农产品及土壤生态安全。

2)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和其他重要的生态系统区域的经营管理与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重建与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完善环境监管机制,提升环境监测与预警能力。强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坚决打击不合规的排放及随意倾倒等违法活动。提升环境信息的公开度,并鼓励大众积极参与,以此创造全社会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3.3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中,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活动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强化企业管理者对环保的学习和引导,使其树立绿色环保的发展意识,积极承担起自身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2)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民众的绿色低碳节能生活方式,提倡出行方式、消费方式更加贴近节约性、低碳性,降低资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加强垃圾处理的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

3)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绿色社区及绿色学校等建设活动。通过树立示范和倡导典型,促使整个社会自觉崇尚生态文明与实践绿色发展。

3.4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1)健全生态文明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律制度,并细化和完善现有政策法规,厘清生态文明相关责任主体和执法评判依据,为生态文明的落实提供扎实的法律依据。加强对生态文明相关法律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2)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把对生态的保护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发展的监管评估,保障各项部署落实到位。同时,通过严格考核、落实奖惩的办法,构筑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改革。认真探索生态文明的创新和改革之路,促进市场机制的建立,如生态补偿体系和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激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与此同时,促进国际间的生态文明合作与信息交流,借鉴全球范围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助力石狮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4 推进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4.1 优化并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

需要深入实施全面的改革,不断改进现行的体制和机制,使制度更加健全,具备更强的持久性。

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党的基本纲领和国家基本法律,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并出台了30多部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构建起涵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后果惩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石狮市的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助于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4.2 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在生态文明范畴内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提升石狮市在生态环保危机领域的预防、处理能力,石狮市把生态环保危机预防、应对的工作常态化,构建覆盖面广、层次高的生态环保危机防御体系,不断增强生态环保危机紧急应变能力,成功应对生态环保危机危害,保证了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和国家社会政治秩序稳定。

4.3 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作为地球公民,应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村建设,中国的绿色改革政策可在以速度决定成败的世界中实现超越,发挥稳定地球生态环境、创建绿色形象的政治优势。石狮市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建设公平、开放、共赢的环境治理体系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改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5 结语

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美丽石狮城市品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为此,应该不断地思考该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降低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水平,从而提高空气质量,保障人类活动与生活环境协调一致,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如此一来,就可以塑造出美丽石狮的新样貌和新社会结构模式,为美丽中国建设事业作出一份微薄的贡献,为实现伟大民族梦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云飞,李娜.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马志强,江心英.生态文明建设:镇江实践与特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闽南理工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石狮市生态文明建设刍议》23SKX059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闽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