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洋生物博物馆
11月17日,浙江省宁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场以“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一起‘童’行”为主题的“童心看宁海”系列活动,吸引了17组家庭走进强蛟镇峡山村,化身“小小渔民”,踏上了一场海洋文化之旅。
活动伊始,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走进存有上千件精美标本的海洋生物博物馆,近距离观察了精致细腻的冠柳珊瑚、庞大壮观的桶状海绵、绚丽夺目的菊石、稀有珍贵的黑珊瑚,以及形态各异的虾蟹、鱼类、贝类和棘皮类等众多海洋生物标本与化石。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为孩子们讲述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神奇所在,以及它们的习性、特征、生存环境和保护状况。
“为什么螃蟹和虾会长成千奇百怪的模样?”“海里的生物可不可以在淡水里存活?”通过妙趣横生的问答形式,使孩子们对海洋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海洋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而后,在环幕影厅跟随小海豚沉浸式感受“深海之旅”,潜入到不同水下深度的海洋世界,孩子们不仅被海洋生物的神秘与壮丽所吸引,还深刻理解了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的重要意义。
秋风起,鱼鲞香,到了海边怎能不“安排”鱼呢!“小渔童们”抵达岸边码头,揭开了鱼鲞制作的奥秘。渔童们把处理干净的鱼依次在网编上摊开,这些色泽明艳、排列规整的鱼鲞,晒出了海边人家的幸福,散发着大海的咸香。随后,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尤婷婷老师与渔家嫂的协助和指导下,体验了正在消逝的传统手工艺——织渔网。理线、上梭,一拉一系编织渔网,竹梭在手中不停地引、提、绕、拉、收,渔线迅速地结成眼、打成结、连成网,在手指的运转中上下飞舞,没多久,一张张渔网便初见雏形,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活动尾声,孩子们与家长齐心协力、发挥创意,共同完成了手工贝壳镜,每一组家庭都分工协作,既提升了动手能力,又增进了亲子感情。此外,小渔童们还零距离欣赏了张远帆的版画作品展《游记》。
“大家这次来强蛟都有什么收获呀?”“原来海底色彩斑斓的珊瑚竟然是动物!”“小小的藻类竟然能影响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大法螺居然能够对长满刺的棘冠海星下手?”半岛文荟传来孩子们接连不断的分享声。此次活动不只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使孩子们了解海洋生物,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保护意识,弘扬和传承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