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葱郁,虫鸣悠扬,编织着南通独有的城市叙事。今夏,我们邀请了34位南通少年,一起以足迹为笔,绘就南通风光。7月13日至14日,前4场活动圆满落幕。孩子们穿梭超市与市场,亲近自然,体会生活的真谛,踏足紫琅湖畔,探索城市自然风光,以教育之光,点亮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菜市场自然探秘 建立可持续生活方式
随着上世纪80年代“菜篮子”工程的启动,菜市场承载了一个城市、地区社交、饮食传统传承的重要价值,是反应人们城市生活的重要窗口。7月13日的城中菜市场,迎来了两批“不同寻常”的小顾客们。
同学们精心挑选代表性物种
“毛豆2元一斤,带鱼25元一斤,阳荷40元一斤,阳荷是南通特色菜,但是比较贵,买的人不多,菜市场只有一小部分阿姨进货了阳荷……”绿足迹少年营的小朋友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认真调研记录,了解餐桌上食物原本的样子,寻找南通菜市场中的本地特色食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唉呀,平时很少见到小朋友来菜场的,他们来看一看、了解菜名、菜价,菜是从哪里来的,对他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很欢迎的。”蔬菜区第二摊位的周阿姨面对小朋友们连珠炮似的提问,一一耐心解答,她表示非常愿意支持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进生活、增长见识,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 食物。
“超市里面更加整洁明亮,井然有序”“菜市场更多人选择自己携带菜篮子、布袋购买商品”……通过走访调研菜市场、超市、线上生鲜物流超市,小朋友们深刻体会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细节,包括购物时减少塑料消耗、优先选择本地与绿色食材等等,更直观地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深意,也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同学们在菜市场调研
紫琅湖畔生物多样性调研
看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紫琅湖公园呈宝葫芦状,蓝天白云下满眼的绿色与旁边的大剧院、美术馆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韵味,是南通的地标性景点。在此进行生物多样性调研,孩子们不仅能亲眼见证自然界的多样魅力,更能以此为契机,深刻领悟城市可持续发展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紫琅湖畔生物多样性调研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石,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通过生物链小游戏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孩子们了解到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孩子们分组深入紫琅湖公园,开展物种调研,沿途惊喜连连。红叶石楠争艳,一年蓬随风摇曳,狗牙根坚韧生长。更有蚂蚁搬家忙,树蛙草丛藏,孩子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结识了众多“大自然朋友”。
他们精心挑选了调研中发现的代表性物种,通过绘画将这些生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他们还融入了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念,用生动的故事和图表讲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紫琅湖的碧波与菜市场的喧嚣,孩子们沉浸其中,既感受了自然的宁静与丰饶,又体验了城市的烟火与温情。这是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实践与传播。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建立起对家乡自然的热爱,成长为守护绿色家园的小卫士,共绘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