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锚定美丽中国目标 书写新的绿色奇迹
锚定美丽中国目标 书写新的绿色奇迹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10-28 15:49:09 浏览:2692
字体:
分享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林草之笔,用智慧和汗水,在神州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幅丹青画卷。过去到处满目疮痍,现在处处绿意盎然;曾经的大漠荒山,现已变成绿洲林海;水土流失严重的不毛之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家园;以前风沙肆虐,如今天朗气清……旧貌换新颜,沧桑呈巨变,见证着中国林草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昭示着生态文明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40多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21世纪以来中国贡献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我国森林面积达到34.6亿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4.02%。草地面积39.68亿亩,居世界第一。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从10年前的23%下降到10.09%,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50.32%。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改写了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张的历史,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把“沙进人退”变成了“绿进沙退”。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共同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其中,国家公园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标志性工程。202110月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202211月制订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自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逐步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调查监测体系,颁布了《湿地保护法》,实施了3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了4100余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成为全球唯一完成3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国家。我国湿地保护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形成了湿地保护的“中国模式”。

2017年,随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我国的天然林保护开启了全面保护的崭新旅程。天保工程实施至今,工程区森林资源得到依法有效管护,显现出生态恢复、民生改善等多重效应。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从卖木材到卖生态,身份和观念的变化让绿水青山迸发出巨大的动能。

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创新,林长制从试点到全面建立,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有了专属守护者。近120万名林长守护莽莽林海。广袤山林间,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新征程,岁月更迭,丹心未改。一个崭新的时代,需要更多的森林植被;一段全新的征程,需要更加良好的生态。在神州大地上,每一位林草工作者将坚守信念、始终如一,以实干和担当弹奏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乐章,以初心和梦想描绘出美丽中国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