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铁 铮
6月23日至29日,位于瑞典南部波罗的海边的斯德哥尔摩,令人瞩目的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第26届世界大会在这里召开。
102个国家、地区的4271名代表,从世界的四面八方奔向这座拥有工业和金融实力的城市。各种肤色、多种语言的林业科学家们紧紧围绕一个绿色的主题,放眼眺望“迈向2050年的森林与社会”,深入探讨与森林相关的研究、政策制定和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社会问题,尽情分享与森林有关的最新知识,努力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堪称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全球论坛。它为跨学科的科学家之间交流知识、观点和愿景,以及与青年、政策制定者、森林管理者、商业代表和民间社会组织的对话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平台。与会代表们为之兴奋和感慨。
首位女性主席走马上任
这是国际林联在新冠疫情后举行的第一次大型全球面对面会议,也是国际林联历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久别重逢的代表们充满热情的交流,为大会增添了生机。众多青年面孔的加入,使得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际组织充满了活力。
除了参与者众多创纪录之外,这届盛会还写下了不少重要的第一。最重要的两个第一是:第一位女性国际林联主席的产生,决定将于2029年在非洲大陆举行第一次大会。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两项创新都反映了国际林联对性别和地域平衡的高度重视。
6月的最后一天,国际林联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和董事会。132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际林联主席走马上任。这位德国弗莱堡大学森林与环境政策教授名叫Daniela Kleinschmit。自2016年以来,她一直担任学术负责人职务。她的专业领域是森林政策、生物经济、政策整合、参与和政治沟通。据称,新一届董事会在性别、地区和文化代表性等方面更加趋于平衡。
新任主席Daniela Kleinschmit博士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加强优秀森林科学的全球互联性,同时承认各地的知识以及不同的观点、优先事项,是国际林联未来5年的主要目标之一。”她强调:“在全球高度复杂的时代,要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全球网络,提供基于森林知识的解决方案,就有必要进一步拓宽以森林为中心的视野,以应对与森林相关的各种挑战”。她认为,在研究人员学术生涯的早期阶段激励他们,并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以弥补国际林联中代表性不足的短板,是保持国际林联主动适应未来的先决 条件。
《斯德哥尔摩大会声明》发布
这届盛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一大成果是发布了《斯德哥尔摩大会声明》。其核心内容是:为了实现人类公平、健康和繁荣的未来,需要立即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砍伐、土地退化和污染的驱动因素和影响。
除了开幕式和闭幕式之外,大会期间还组织了植树仪式和其他高级别活动。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陛下在开幕词中呼吁,更深入地了解森林在社会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这警示着每一位世界公民:扪心自问,自己对森林到底了解多少?
上届主席美国林务局的约翰·帕洛塔(John Parrotta)博士认真履行着任期的最后一项使命。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从研究到社会影响”的演讲。他强调:“人类未来的公平、健康和繁荣,将取决于多样化、富有成效和有弹性的森林和相关生态系统,包括可持续农业系统。”他认为,应该“依靠森林科学界为各级决策者,包括公民和政府,提供所需的坚实的知识基础,以评估与森林和其他陆基商品生产选择、消费选择和跨部门政策相关的利益、风险和权衡。”。
作为大会的科学委员会主席,意大利的Elena Paoletti博士代表大会呼吁:“特别敦促决策者、森林管理者和商业专家充分利用全球科学界的知识和建议,加强森林恢复力以适应气候的变化;维护和增强森林对可持续社会的社会价值;扩大森林和森林产品在负责任的循环生物经济中的作用;为未来,创建和发展与森林相关的科学。在他看来,以此为基础采取的各种行动,将有助于维护继续支撑生命和人类福祉的稳定星球。
大会关注的主题有,加强森林复原力和适应压力,迈向负责任的森林生物经济,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森林促进可持续社会,未来的森林,监测全球树木死亡率模式和趋势,变化环境中的森林与水的相互作用,林业中的性别平等,复原力人工林服务社会和生物经济,解锁生物经济和非木材林产品,为未来气候和人类福祉改造森林景观等。这些主题都与社会、与人类息息相关。
凝聚人心的多项举措
会议期间赢得了一阵阵掌声的还有,国际林联颁发众多奖项,以表彰取得了杰出科学成就和为林业作出贡献者。
南非的Michael Wingfield和瑞典Björn HÅNELL,被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这一国际林联最高奖项是专为表彰为国际林联做出特别重要和杰出贡献的人士。
国际林联杰出服务奖旨在表彰为推进国际林联科学、技术和组织目标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获奖的科学家是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和瑞典的4位专家。
国际林联世界大会主办奖授予了来自主办国的3位杰出科学家,他们提高了森林科学和研究的知名度。获奖者分别来自瑞典、其他北欧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
最佳海报奖旨在鼓励公众传播高质量的研究,并表彰在国际林联世界大会上发表的杰出海报。国际林联特别大会奖、科学成就奖、杰出博士研究奖和学生森林科学卓越奖的颁发,起到了激励和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
这届大会在对外传播方面也有可圈可点、可供借鉴的举措。大会网站里几乎同步发布了大量反映盛况的照片和视频,组委会特别注明可免费使用。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Elena Paoletti和大会组委会主席Fredrik Ingemarson出镜介绍每天的大会主题,吸引了众多代表。会议期间还展示了大约3500份精彩纷呈的演示文稿和电子海报,令人目不暇接。
活跃在会场的中国代表
这一世界级大会期间,不乏中国代表的身影。
国际林联副主席、中国工院院士刘世荣着眼于森林与水有关的生态系统服务,主持了国际林联第26届世界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和颁奖典礼,以及次全体会议和技术分会。
闭幕式上宣布了新一届国际林联主席及执委会名单,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崔丽娟当选2024-2029年国际林联特设执委,将参与国际林联重要决策事务并持续推动国际林联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林科院代表团共20人参加了大会。代表们参加了100多场会议。7位专家主持了12场次全体会议、次全体会议、技术分会和墙报分会,16位专家分享了25份报告,6位专家参加了执委会扩大会议,2位专家参加了国际理事会会议,2位专家参加了学部会议。代表团还通过大会展览全方位展示了研究领域和重大科技成果。
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国际竹藤中心举办了“推动竹藤发展的创新技术”主题边会,举办了竹产品展览和海报展示活动,就一系列重要议题进行展示宣传。代表们还参加了关于森林产品和服务的小组讨论,并就塑料污染问题作相关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李慧和同事们则忙着向代表们推介我国主办的国际期刊《森林生态系统(英文)》刊物。“一整天口干舌燥的,但内心却是满满的激动与满足”,她在微信圈里说。她还见到了许多未曾谋面或已相识的编委和作者。
李百炼教授就是其中一位。这位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林业与环境资源系终身教授曾任国际林联部门负责人。他告诉我,应该写写刚刚闭幕的这届盛会。他说,其中有许多新的内容和对未来的展望。
我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有了这篇文字。
下届大会的主题已定
5年后,第27届国际林联世界大会将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肯尼亚林业研究所将在内罗毕承办新一届盛会。这无疑将成为国际林联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据介绍,新一届大会的主题已经确定。“推进全球林业研究与发展伙伴关系”,将成为各国、各地区林业研究者们下一步关注的新课题。
此文完成之际,恰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其中有一段格外引起了我的关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我想,这是我们对这届绿色国际盛会发出呼吁的最好回应。
未来5年的森林与社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迈向2050年的森林与社会,又将有怎样的前景?我们要为之继续努力,而不能只是拭目以待。
会议期间,主编、编委、作者、编辑一起推介我国主办的国际期刊《森林生态系统(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