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浙江江山华南虎的往事记忆
浙江江山华南虎的往事记忆
作者:文/汪东林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07-16 16:12:13 浏览:3247
字体:
分享到:

/汪东林

编者按:本文作者汪东林是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原《人民政协报》副总编、高级记者。87岁的他用亲身经历,记述了家乡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的华南虎由盛而衰至绝迹的历程。他用历史事实告诉人们:被打断了的野生动物生物链重新接上是何等艰难!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绿水青山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2017年之前,我曾在美国旅居七八年,都在远郊乡间小镇。所见所闻,互相比较,我们差距较大的还是野生动物群的保护和恢复。此事任重道远。由此,我想起了家乡浙江省江山市。关于珍贵野生动物华南虎的消失和灭绝,在我幼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有许多亲身经历和深刻的往事记忆。我把有关这件事的记忆片段写下来,留给乡亲们作为生态环境的参考资料,反省和思考历史。我们要认识到,除自然环境的变化外,人为的损害和破坏,也是造成许多野生动物大量减少以至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江山农村有个小姑娘王圆爱勇救被刁虎口的幼儿故事。她勇敢地大声呼救,引得众多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拿上锄头向老虎奔去,最后老虎被吓到松开口中的幼儿,落荒而逃,幼儿因此得救!这个消息报道后轰动全国,王圆爱也成了全国皆知的英雄姑娘!这可以证明,在那个时候,江山的野生华南虎还相当多!我自己经历的与华南虎直接相关的几件事,时间比王圆爱虎口救人之事还早。

我在1937年出生于浙江江山清湖,后移居贺村。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在江山乡镇和农村生活,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从我记事起,不论是我外婆、母亲、奶娘,还是其他长辈,凡是婴儿哭闹或不听话,几乎都无例外地用“‘老虎豹’咬你”(按:江山当时有华南虎、金钱豹,当地方言统称老虎豹)。一到夏天,田里的稻子长高长密了,大人们都时时关注小孩,说“老虎豹”要下山了,随时随地都可能从稻田里窜出来,专吃猪吃羊吃小牛,还吃人!临时居住地外婆和奶娘家,房子几乎被稻田围住,一听不见我的玩耍声,外婆和奶娘就扯着大嗓门呼叫我的小名,每天不知要大喊大叫多少次!大人们常常传来消息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山上砍柴时被“老虎豹”叼走吃了,连骨头都没有找到”。又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稻田干活,窜出来一只“老虎豹”,因周边干活的人闻声一块呼救,“老虎豹”才落荒而逃。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连大人也都谈虎色变,更何况我等小儿?这并非人为夸张,而是事实如此。当时的江山,不仅华南虎多,金钱豹也不少,至于别的野生动物之多更不必说了。

大约在19458月中下旬,正是天气十分炎热的日子。我第一次在贺村集市上,农民们把被打死的华南虎剥皮、剔骨、卖肉。我十分清晰地记得,我们赶到时已聚集了很多老百姓。贺村桥头大樟树底下,刚抬来一只被打死的大老虎,正在剥皮、剔骨、卖肉。我们这帮孩子呼啦一下子拥了过去。

所有的孩子从小就受大人言传身教的“老虎豹”可怕,因此即便是死老虎,真正面对时还是有心惊胆战的感觉。当我们靠近时,死老虎已吊在大樟树下的特制铁三角架上,剥去了大部分虎皮,只剩下硕大又威严的虎头还在细细地剥离。这可能是困难最大的部位。记忆中,我第一眼直感:虎斑毛色黄黑相间,十分好看,而虎牙虎爪则粗大坚利,颇有虎死威存的感觉。唯一的意外是它的个头比我想象得要小。后来才知道,华南虎威猛灵活且长相标致,但个头较小 一些。

从大人的议论中得知,这只老虎不是猎枪击毙的,而是农民们在稻田用锄头乱打而死的。老虎扑上来咬住了一人的胳膊,一年轻力壮的村民猛力抡起锄头朝老虎的脑门心打去。老虎撒开口往回跑。大家齐声呐喊,像打铁一样猛击,一直打得老虎断了气才罢。他们拖着死老虎、背着伤员回到村里。因为天热,老虎存放不住,正巧这天是贺村墟日,他们就抬着死老虎赶 来了。

大人们还说,这老虎最值钱的是虎皮和虎骨,晒干了、弄利索了,到县城大药店能卖大价钱。虎肉大补,但存放不住,只能就地出售了。虎肉售价一开始是猪肉价的几倍。当时百姓穷的多,舍不得买,于是不断减价出售,最后落到与猪肉同价才算卖完。我们家当天就炖起来吃了。我的印象是,不腥,也不鲜,而且比老耕牛的牛肉还老,口感不好,但因为迷信虎肉大补,全家老小当天就吃光了。

从这次看到死老虎并吃老虎肉开始,到1952年我初中毕业,这七八年间,我每年暑假回到贺村家中居住,几乎都能吃到老虎肉或其他野生动物的肉,差不多每个集市都有被捕捉或杀害的野生动物的肉出售。由此可见,那时候在江山,包括华南虎在内的野生动物,其繁衍生息的数量有多么大!

我在1947年至1949年间寄宿清湖小学读高小,而家住在贺村。因此每个星期六下午3点以后,要步行15华里回家,星期天下午返回。路两边树草丛生,十分茂密。如果不是清湖墟日,行人稀少。因此母亲和清湖的亲戚都关照,走这段山路要跟同路的大人结伴,要睁大眼睛,留意野兽出没。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我常常找不到伴,一人而行,提心吊胆。天有不测风云。1947年初夏时节,天气已热,我找不到伴,自己沿山路南行,边走边看着目光能到达的最远路面。突然远远看见比普通狗粗壮得多的家伙迎面缓缓走过来。我立马钻进沿江的树草丛中,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稍微近点,发现这不是狗,而是一只老虎!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喘气。看样子这老虎刚刚饱食,连头都没有抬,只看路面,走到离我十多步时往右一拐,走进了一条山沟,看不见了!我仍然不敢出来,原地趴着不动。又等了较长时间,看无动静,我才悄悄地走出来,跑回家去。回家后一说,全家人都惊恐万分。自那时起,母亲专门委托亲戚与我同行走这段路。后来找到一位寄宿生与我周六同行,才免除了亲戚的 麻烦。

摔死小老虎一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江山二中读初中的时候。有天下午四五点钟,我路过县城巿心街附近的一个小茶馆,看见围着许多人,上前一看,有两只还没有完全睁开眼睛的小动物,在地上爬着,喵喵叫像小猫,虎斑纹非常好看,肯定是小老虎无疑。听旁边人说,这是山区一农民上山砍柴捡来的,拿到城里卖钱,但从上午到现在,都没有人买。这是小老虎,不是别的野兽,谁敢养?养大了怎么办?当时江山没有动物园。大家正看着、说着,忽然走过来一个有酒气的大男人,满口脏话,当场把两只小老虎活活摔死。许多人指责他,他一句话不答,挑着空箩筐扬长而去!

综上所述,足可以证明,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江山县的华南虎及其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减少,至八九十年代,华南虎完全绝迹,其他野生动物生存率也大幅度下降,有不少也差不多绝迹。为什么?原因是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为的破坏因素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各地一样,江山的林木曾经受到过量的砍伐,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野生动物的家园都没有了,如何繁衍生息、传宗接代?人们普遍缺乏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广泛且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促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同时,受到吃野生动物肉类大补身体的传统陋习影响,见野生动物就捕捉、杀戮、吃肉。这是多么大的错误之举!现在想来,实在可叹又可悲,万分后悔而又不可弥补!

教训深刻而惨痛!生态环境的好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野生动物得以保护和繁衍生息的重要保证。由于自然条件和生物特性所限,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特别是促使它们恢复原生态并逐渐发展要困难得多。由于各种原因,要在我的家乡恢复华南虎的踪迹,恐怕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但我们相信,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而正确的领导,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大转变、大提高,有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会一天天好转,野生动物也会越来越多。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生活在绿水青山中,这是我们神圣而伟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