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中国林学会科技助力临县 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林学会科技助力临县 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文/马 莎 付孟婧 刘生锋 杨海波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4-02-19 15:08:20 浏览:586
字体:
分享到:

枣树高接换优酸枣

/马  莎  付孟婧  刘生锋  杨海波

国庆长假,在地处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黄河岸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碛口古镇,山头上熟透红红的酸枣试验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无数游客爬山采摘体验其中的乐趣。而每天在试验园收酸枣的枣农们,一个个嘴里哼着小曲儿,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

“我们去年创建嫁接的350亩优质酸枣试验园,当年嫁接当年挂果,今年就可产鲜酸枣1.1万公斤。不愁销售,市场供不应求。网上出售,每公斤能卖到46元,总产值可突破40万元。”项目责任人陈永珍欣喜地说。

小酸枣,大产业。为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在临县实施“临县枣产业提质增效及林下经济试验示范”项目。

依托该项目,中国林学会及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发挥人才、技术和平台优势,结合山西吕梁的实际情况,聚焦山西临县红枣经济林产业现状,组织全国枣产业专家多次到临县开展调研,并在临县碛口镇西山上村和林家坪镇高家圪台村建成500亩酸枣高接换优示范基地,主要开展酸枣良种示范和多头高接技术及机械化采收技术示范。目前,基地树木长势喜人,部分高接树已实现当年挂果,示范效果明显。

据介绍,该示范基地主要是种植、选育、培植、枣树改良嫁接酸枣、研究吕梁黄河流域野生酸枣的品种和品质。目前从酸枣果形状、大小、酸甜度、成熟期、丰产性、抗病性等分类统计,共有33种。

枣树嫁接仁用酸枣,改良后当年挂果、第二年回本、第三年盈利、第四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的酸枣园亩产量一般稳定保持在500kg以上,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亩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

未来拟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林家坪镇打造成吕梁市的酸枣重镇,引领临县的酸枣种植、加工、销售,发展为全国前列。

据了解,红枣不仅是临县农业特色产业和经济林支柱产业,也是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临县也因此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为“中国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中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等美誉。

迄今,临县红枣种植面积达82万亩,覆盖全县17个乡镇、454个自然村,约37万枣农受益,种植区农民红枣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然而,随着全国红枣面积及产量的急剧增加,国内红枣市场普遍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中国林学会除在碛口建设示范基地外,还对全县典型红枣产区进行土壤养分检测,针对性地制定施肥技术方案,并组织专家总结制定《酸枣高接换优技术规程》《酸枣整形修剪技术规程》。借助中国林学会的技术支撑,临县枣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用红枣树嫁接酸枣,酸枣药食同源,其果仁、肉、核、木、叶等皆有较高利用价值。临县是我国道地药用酸枣核心产区之一。近年来,为破解临县红枣产业发展难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中国林学会从科技入手,走药用化道路解决红枣产业提质增效问题。

目前,国内优质酸枣仁供应严重不足,但市场需求日趋增加,使得酸枣价格上涨,人工栽培酸枣效益突出。且酸枣管理十分简单、用工少、病虫害少,依靠天然降雨即可维持成长,可以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产业发展的“聚宝盆”。

为促进技术供需合作,助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化转型,106日,中国林学会推动成立山西碛口红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科创工作站,这也是临县首个专家科创工作站。

中国林学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这标志着专家科创工作站正式开展工作。中国林学会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科研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步发展,为当地企业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悉,中国林学会自1985年以来,持续在山西吕梁开展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牵头组织地方林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专家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通过聚焦助力产业升级、助力能力提升、助力企业创新、助力技术革新、助力成果推广,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在志愿服务的时代大潮中贡献力量,组织和引领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取得实效、扩大影响。

临县酸枣高接换优示范基地

多年来,中国林学会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和现实检验,服务吕梁山区,以生态帮扶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红枣、沙棘等特色林果产业的帮扶工作,以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的优势为切入点,积极组织专家赶赴基层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典型示范、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培养乡土人才等,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实用科技技能,促进林草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林农致富动力和能力,为吕梁兴林富民贡献力量,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调研了山西碛口红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禾田悦农业科技服有限公司、临县建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枣加工龙头企业,与负责人就企业发展方向及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进行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企业枣加工规模、生产流程、运作模式、产品创新等发展现状。对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提出关键性意见,并对公司长远规划、目标定位、市场开拓等提出思路和建议。

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林学会将进一步发挥专家智力资源优势,为助力临县枣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们要在中国林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沿黄河岸边的枣区,大面积推广复制酸枣示范基地经验做法,把小酸枣做成大产业,推动临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临县红枣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