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浙江缙云 绘就新时代“千万工程”山居图
浙江缙云 绘就新时代“千万工程”山居图
作者:文/瑾 萱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3-10-30 13:39:13 浏览:705
字体:
分享到:

/瑾  萱

20036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召开动员大会,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出全面部署,这场改变万千乡村面貌、造福千万农民的“千万工程”从此拉开帷幕。浙江省缙云县委统战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积极发挥统战法宝作用,把乡贤统战作为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充分挖掘乡贤资源、集聚乡贤力量、发挥乡贤作用,持续擦亮新时代“统战底色”,“聚”贤共叙乡情“谋”发展,绘就缙云“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山居图。

美丽的缙云

绘就“千万工程”和美生态

仙都街道鼎湖村,因仙都5A景区核心景点鼎湖峰所在而得名。这里,水田湖草与建筑遥相辉映,美丽庭院如点睛之笔,让农家的烟火气添了几许诗意。

“以前家乡哪有现在这么好,路不平,车难开,垃圾乱扔问题多,我们回乡都不方便。” 乡贤刘晓建回忆说。2003年,鼎湖村是缙云第一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借助“千万工程”的东风,鼎湖村开始了一场“美丽”革命。“是‘千万工程’为鼎湖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鼎湖村党总支书记刘金彪说,“从开始的实施村容整洁、路灯亮化、雨污分流、房屋立面改造、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绿化美化,到如今与著名设计团队合作,对废弃多年的岩宕开展微干预、轻改造,精心设计‘12时辰游千年石窟’等旅游产品,把废弃矿山这一‘消极资源’转化为‘积极资产’,使之成为全球废弃矿场再利用的经典案例。还结合绿道建设,打造了以慢游健身、滨水游赏、乡村文旅为主要功能的瓯江山水诗路廊道,使得村庄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为了更好地规划鼎湖村发展,每年鼎湖村都会召开乡贤联谊会,怎样让村庄环境更美,在村里能留得住年轻人,如何打造慢生活休闲体验村和旅游专业特色村等问题,乡贤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不少乡贤表达了回乡发展的愿望。李盛就是其中一位回乡创业的乡贤之一。

“我是2015年回来的,在仙都开了一家民宿,现在仙都旅游业好,游客越来越多,家门口就能挣钱,回家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乡贤李盛自豪地说。

目前鼎湖村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和民宿共有200多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聚拢了人气、带来了财气、激活了生气,村庄越来越美,村民腰包越来越鼓,过上了红火日子。

旅游景点

绘就“千万工程”美丽乡村

五月的缙云县壶镇镇联丰村,40多亩荷塘接天连碧,田田荷叶随风摇曳,碧得养眼,绿得沁脾,蓄势而发,静待菡萏盛放。花海四周一条800米的卡丁车赛道,迸发激情与活力,一动一静间,相映成趣。

 “既要打好‘优势牌’,又吃好‘生态饭’,实现‘生态美’和‘共同富’的双向奔赴,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打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有机融合的壶镇未来乡村样板。”壶镇镇统战委员卢根杰如是说。

谁曾想,这个花园般的村庄,6年前还是一个“脏乱差村”,吸引无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曾经是一方淤泥塘。从“脏乱差”向“绿富美”蝶变,是联丰村紧紧抓住“千万工程”契机,将村庄挺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二批省未来乡村行列等的真实写照,也是缙云县推进“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我们村原来生产草席,村民房前屋后堆满了生产草席的下脚料,‘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联丰村乡贤楼干强说,得益于“千万工程”的实施,村庄不仅清理了1000多吨的草席废料,拆除了3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还实施美丽庭院、雨污分流等工程,村庄如今越变越美。

绘就“千万工程”共同富裕

近两年,随着“精致露营”不断走红,露营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周村村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2022年初,村“两委”瞄准“露营经济”风口,紧密结合乡贤回归“千万工程”,通过流转租赁的方式盘活村绿道边近22亩闲置土地,吸引一批在文化旅游、户外等方面较为出色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乡村振兴项目,为“户外露营”营地建设打下人才基础。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周村村积极借助乡贤资源牵线搭桥,经过多方沟通协商,最终成功招引到森旅露营公司,20225月,“大森营”露营营地成功落地周村。随着“户外露营风”在缙云的兴起,“大森营”也成功“出圈”,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自20227月正式开业以来,先后举办了丽报集团“中国记者节”、骑纪中国、人才嘉年华、缙云烧饼节、慈孝文化节等数十场主题活动,最高场次曝光量达100w+,最高日客流量超1万人次,成功吸引永康、丽水乃至上海、江苏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为更好地发挥统战优势助力共同富裕,村“两委”抓住乡贤“共富工坊”建设契机,升级营地为五云·大森营“共富工坊”,积极探索“营地+村集体+农户”模式,让村党支部与营地结成“共富合伙人”,村企农联动实现经济收入新的增长。通过租赁村集体土地、聘用村内闲置劳动力、开展农事体验活动等方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土地租金近4万元,累计招收了30多名附近村庄农民工和100多人次的暑假工、临时 工等。

依托火爆的人气,营地与周村村生态旅游、农特产品销售、地摊经济等产业生态进行链接与融合,形成叠加的经济效应。营地内设立了定点的“农产品收购点”,村里的农产品都成了“香饽饽”,去年就助力周边农户增收30余万元,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全速助推乡村振兴。

“对于周村村未来的发展,我们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大森营“共富工坊”与更多产业开展跨界合作,开拓创收路径,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集体增富的多赢局面。”五云街道统战委员田李萍说道。

村庄民居

未来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