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美丽衢州 弹奏诗画浙江大花园的山水清音
美丽衢州 弹奏诗画浙江大花园的山水清音
作者:文/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蓝明红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3-10-30 12:07:13 浏览:939
字体:
分享到:

/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蓝明红

“我们这一片山场过去是杉木种子园,通过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我们将山场全部种植了彩色树种,采取机械全林地清理,通过营造色叶树种景观,主栽鸡爪槭、福建山樱花、黄山栾树、山乌桕、金钱松等珍贵彩色树种,努力建设乡村休闲观光点,打造国土绿化的样板区和示范区。”衢州市江山市林业局柴茂林指着国道边的一处造林基地说。

柴茂林所说的江山市峡口种子园山场山地造林基地,就是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地块之一。该区块项目实施面积为328亩,原先为苗圃地,后因长年失管,退化为芒杆山,符合中央项目建设要求。江山市林业局计划将该地块打造成林业网红打卡地,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添一抹独具衢州特色的亮彩。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作为“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是四省边际生态核心。衢州市于2021年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浙江唯一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总投资3.74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

两年来,衢州全力推动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一江两港三溪”沿线可视范围为重点,树立“一体化设计、工程化实施、数字化监管、规范化管理”理念,以“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方式科学绿化,全力打造国土绿化综合治理项目的“全国标杆”。

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金树平说,两年来,衢州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最直观的是“诗画浙江”更美了,“森林质量”更高了,最关键的是“生态家底”更厚了,“带动共富”更强了。我们以试点示范项目为契机,实现了种一棵树,造一片林,护一方生态,富一方人,努力争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窗口。

江山市峡口种子园山场山地造林基地

一体化设计 主动将项目融入省市中心工作

衢州市是全国首批1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也是浙江省首个“两山”实践示范区。衢州市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森林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3249.78万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307.4万吨,森林覆盖率69.26%,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是全国10个国家公园试点之一。

衢州市承担的国家林草局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从开展之初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按照“千万工程”要求,项目统一谋划、统一立项、统一设计,提高生态建设的系统性,打造由“国家公园+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多彩空间组成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

“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围绕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景区开展,从设计之初就主动融入浙江省‘八八战略’和衢州市四省边际生态桥头堡建设目标,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以衢州市‘一江两港三溪’沿线可视范围山体为重点,专门编制总体规划设计,努力实现高位推动、上下齐抓共管的效果。”金树平告诉记者,该项目实施采取“1+6”组织架构模式,市县两级均成立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组建专班推进,市政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6个县(市、区)政府为项目的建设主体,浙江省林业局负责指导。坚持统分结合,由市级负责统一谋划、统一立项、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县级负责施工招标、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

为了切实强化项目规范化管理,衢州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印发了《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市档案局、市林业局协同开展项目档案管理,市财政局负责资金专项检查,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各负其责,形成了会商研判机制、质量监管机制、跟踪审计机制、资金拨付机制、竣工验收机制、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负责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的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方远鹏,向记者展示了厚厚的项目规划书。

按照总体规划,该项目主要有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植绿提质。紧扣“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结合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和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计划实施人工造林2.37万亩、一村万树示范村26个和森林抚育8.413万亩,增强钱江源源头森林水源涵养和固碳增汇能力,打造国土绿化扩面提质示范样板。二是护绿防灾。结合松材线虫病防治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重点在“一江两港三溪”沿线、杭新景、龙丽温高速段等周边山体,计划开展退化林修复2万亩,打造健康森林建设示范样板。三是点绿成金。依托衢州市全国油茶“四个中心”标杆地首发优势,持续扩大油茶良种种植面积,实施油茶林高效优质品种改良,加快低产低效油茶林抚育改造,计划完成油茶新造林2100亩、更新改造5600亩、抚育改造1.29万亩,建设林区道路55千米,为衢州市山区跨越式发展提供林业方案。

“按照‘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方式,点面结合,建设区域生态提升精品示范点、‘两山转化’精品示范点、主题景观、诗画风光带彩色森林示范点,构筑‘国家公园+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的多彩空间形态。”方远鹏说。

群众支持 提前完成主体建设任务

在衢州江山市峡口镇柴村的一个山区道路旁,村民正在砍伐毛竹,见到江山市林业局严明时都亲热地打着招呼。

沿着曲折的山区道路一路向上,来到一大片油茶林前。记者看到,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枝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片油茶林有200多亩,都是三四十年的老油茶,产量很低,我们通过国家项目和农户签订协议,实行伐两行留一行的低产林改造,以提高油茶产量。” 江山市峡口镇林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

油茶树可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生态效益显著,是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由于改良油茶品种、改造低产油茶林,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看到收益,老百姓最初并不是十分积极,甚至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

“我们林业技术推广站抓住春节有利时机,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低产油茶改造工作,并主动与市传媒集团合作,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油茶产业扶持政策和高产示范典型,有效提升了林农种植油茶积极性。”峡口镇林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从“要老百姓低改”变成“老百姓自己主动低改”,甚至主动砍掉2/3老油茶树,种上新的良种油茶苗,需要一个过程,就是要通过交心式的谈话,让村民了解砍掉老油茶树后,由于采光增强,剩下老油茶林产量会显著提高,老百姓亲眼看到成效,低产林改造工作也就变被动为主动了。

“今年江山市油茶的长势不错,产量预计为近年来最高的一年。主要是因为油茶花期天气较晴朗,有利于油茶的授粉;今年没有遇到严重的倒春寒,油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落果现象;通过科学经营管理,油茶的树体长势总体不错,有利于油茶开花结果。”严明分析说,茶油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山区农民看到了油茶种植市场潜力,对发展油茶产业充满信心。

“我家有十多亩油茶林,平时也不怎么管,一年下来茶油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所以对油茶林改造我并不上心。后来村里的干部和林业站的同志多次到我家,给我讲油茶改造的好处,说改造又不用自己出钱,我也就想通了。”柴村一位油茶种植户对记者说。

据了解,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涉及6个县(市、区),105个乡镇,214个村,85.3%的集体林地。在集体林权制度下,试点示范项目与210余个村合作,与农户签订承诺书1000余份,以国有和集体风险共担、盈利共享模式,解决了集体林地失管、高山远山造林困难等问题。在南方集体林权制度下,实现由传统林业造林模式到工程化技术造林的转变,为集体林地、困难地造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改造后的油茶林硕果累累

截止目前,该项目完成人工造林25177.98亩,完成率为106.24%;完成森林抚育86768.74亩,完成率为103.14%;完成退化林修复21285.67亩,完成率为106.43%;完成油茶营造23316.34亩,完成率为113.19%;完成林道建设58.243公里,完成率为105.90%;完成一村万树示范村26个,完成率为100%。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

工程化管理 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在推进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时,衢州着力实现林业增绿增效,进一步夯实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

他们坚持高水平、高质量,按照绿化工程模式开展国土绿化,把项目分为6个类型、111个标段,倒排计划,分年度实施,使传统造林模式转变为工程化技术造林模式。

“我们在项目实施中建设了‘数智绿化’立体感知综合监管应用场景,依托天基卫星,‘空天地林人’立体感知,对国土绿化项目实施进度、质量等实时监测预警,构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管理新模式,实现造林规划不重复、造林验收有依据,全面赋能衢州市国土绿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信息化。”在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数字化管理屏幕前,方远鹏边展示项目实施中的图片和数据边说。

方远鹏告诉记者,他们按照项目前期准备、设计、施工与监理招标、施工进度、验收、结算审计和资料归档等时间节点,制定工作计划清单,倒排攻坚计划、挂图销号作战,每半个月汇总项目建设进度,并向项目实施小组和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全面掌握工程进度。同时,在规范资金使用、支付、绩效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会商研判、质量监管、跟踪审计、资金拨付、竣工验收、长效管护等6大机制,强化工程监管。

在江山市凤林镇英岸村下毛坞山,园林工人正捧着杉木苗在山上种植。下毛坞山共涉及农户30户,原先生长的植被以灌木为主,由于灌木可开发利用的途径较少,这片山地也因此长期无人管理,一直被闲置。自开展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以来,凤林镇对该片山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开垦,计划在占地35亩的山地内种上浙江楠、浙江樟、杉木等近6000株树苗。

“我们已经完成浙江樟、浙江楠等阔叶树种的种植,这两天要抓紧种植针叶树杉木。针阔叶混交林在环保、用材等方面都是相对比较理想的,效益也比较高。经过3年管理抚育后,这些树木会交给农户,由他们自行管理。”江山市林业局周日有说。

“我们把林业种植技术骨干分片分组下派到各乡镇,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督促各实施主体尽量多安排力量上山施工,严格按照标准,确保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江山市林业局国土绿化科工程师刘子强说。

在江山市瓦窑山场油茶新建基地,严明指着一片已经栽植好的山场对记者说,窑林区油茶基地涉及三个小班,分别为182025小班,面积98亩,造林前为采伐迹地。采用全林地清理,条带状水平带整地,水平带宽2.5米左右,种植密度74/亩。为保证油茶丰产稳产,基地全部采用大穴造林,种植穴规格为50×50×40公分,每穴施有机肥5公斤,并设管护期2年。造林油茶苗全部来自浙江省骨干苗圃,以长林53号为主栽品种,搭配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

看着更新完毕长势茂盛的油茶幼苗严明说,这些大苗栽植一是成活率高,二是一般三四年后就开始挂果产生收益,让林农尽早享受经济林带来的“金果银果”。

据了解,通过三年的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城市、乡镇、村庄、道路、水系为重点,按照“彩化、美化、文化、珍贵化”四化和集中连片的要求,通过开展人工造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一体化措施,形成千亩以上集中连片区12个,突显项目建设区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打造自然田园风光独特,诗意江南生活盎然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

方远鹏说,自项目启动以来,建设一村万树示范村26个,形成区域生态提升精品示范点9个,“两山转化”精品示范点7个,诗画风光带彩色森林示范点100个,让山乡城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新增造林2.4万亩,森林质量提升11万亩,建成芒杆治理示范区3200亩,困难地造林示范区1500亩,幼林示范区7000亩等示范区,完成退化林修复2万亩,实现“一江两港三溪”沿线高水平绿化、美化、彩化。新建林区道路58公里,油茶营造2.3万亩,带动林农就业4.7万余人,林农增收6000余户。全市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60个。2022年林业总产值达到464亿元,增幅14.8%,形成产业带、共富带、幸福带、文化带。

今年是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高水平国土绿化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将坚持高质量建设森林衢州,争当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的‘示范窗口’。持续深化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绿色生态铺就高质量发展之路。”金树平说。

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新造油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