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3-03-08 17:05:26 浏览:1443
字体:
分享到: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湿地不仅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很多动物特别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场所,更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这一天,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这是我国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后的第一个世界湿地日,多国驻华使节以及各有关方面人士齐聚杭州,号召全社会凝聚珍爱湿地共识,共同保护修复湿地。

中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湿地总面积达5635万公顷,约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数据显示,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加大立法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国际合作力度,积极履行公约宗旨和义务,为全球湿地保护作出重要贡献。30年来,中国逐步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实施了3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了4100余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是全球唯一完成3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国家。目前我国湿地保护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形成湿地保护的“中国模式”。其中,20162020年期间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53个,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此外,我国已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建立了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0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占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比例达到50%以上,把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加以保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新制定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将近1/5的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并将重点建设一批湿地类型的国家公园。将继续完善湿地分级分类管理,加大重要湿地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力度,探索推行湿地休养生息的体制机制,强化江河源头、上中游湿地和泥炭地整体保护,减轻人为干扰,加强江河下游及河口湿地保护,改善湿地生态状况。以国家湿地公园为平台,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湿地保护,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湿地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将更上层楼,惠及14亿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