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楼梯
文/李福荣 陈吉新
中国,被誉为“竹的王国”。
“蜀中何为灵,有竹慈为名”这是中国诗词对西南特有的中小径竹种“慈竹”最早的咏叹。而在21世纪的今天,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大背景下,慈竹从“一根竹”变成了“一条钢”,承载起了人与自然的绿色链接。
洪雅是地处四川西南的“国家生态县、森林旅游示范县”。那里竹资源十分丰富,坐拥44万亩竹林。
曾经,竹的利用局限于竹编等传统工艺,经济转化值低。2010年,四川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洪雅竹元科技因地制宜,开始探索如何将生态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和科技资源。
公司通过引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通过反复实践与创新优化,首创了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把慈竹疏解、浸胶、烘干、热压成型后形成的这款重组竹材料,强度可与玻璃钢强度比肩,能用于大型建筑结构,亦能作用于户内外装饰材和家居用材。因此,这一新材料被命名为“竹钢”。
竹是生长最快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捕碳能力。对竹材的有效加工使用,有助于提高林农种植积极性,增长竹林种植面积,从而增加森林的固碳能力。
和其他建材相比,除了高强度、高韧性、可塑性强等巨大优势外,竹钢最重要的优势是绿色低碳。竹钢通过纯物理加工工艺制成,甲醛释放量符合国家标准E0级。经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鉴定,竹钢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竹钢既是建筑结构的绿色脊梁,又是结构与装饰一体化的绿色材料。通过定向重组炼制而成的竹钢,力学性能达到《结构用重组竹》行业标准规定的最高级别,强度是Q235钢材的4倍以上,可以替代钢材、木材在建筑结构中使用,是新型建筑材料领域的突破。作为结构与装饰一体化材料,使用竹钢后意味着无需二次装修,会直接减少碳排放和对空气、环境的污染,能为建筑和家居生活赋予生态竹文化的低碳科技魅力,满足人民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
竹钢是对竹材传统工艺的创造和革新,让竹材的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同时将竹材的附加值提升了数十倍。竹钢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带动了洪雅当地4000多户15000多名竹农增产增收,提供了150个就业岗位,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的重要指示。这对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竹产业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四川竹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竹元科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托竹钢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采取“公司+ 协会+农户”的方式,进行集中成片示范性种植,建立高标准、高效益的万亩竹林基地,同时将竹钢科技成果与竹文化、竹生态、竹经济有机结合,就地转换全县 90%的竹材资源,带动竹农增产增收。
自问世起,竹钢便受到了建筑界的瞩目与青睐。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和2022竹建筑国际会议上,竹元科技作为四川竹企业的唯一代表备受关注。从小城的“竹”,变身走向国际市场的“钢”。竹钢的实践,正是新时代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竹钢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竹元科技依托自行研发的竹钢,在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
竹钢打造的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百果门”荣获最佳创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