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江西九江 守护一江清水 打造最美岸线
江西九江 守护一江清水 打造最美岸线
作者:文/秀 美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12-13 10:02:00 浏览:1004
字体:
分享到:

/秀  美

九派寻阳郡,分明似画图。坐拥万里长江152公里黄金岸线的江西省九江市,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美。湛湛长江水,悠悠绿草荫,初夏时节的长江大堤放眼望去,满目青翠,绿意盎然,目之所及皆风景,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秀美生态画卷在九江百里岸线徐徐展开,无不彰显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和谐之美。

发展理念的绿色革命

曾经的九江,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沿江临港兴建了一批冶炼、化工、化肥企业,取得了一轮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一座因工业而兴的沿江城市。

进入新时期以来,一方面,传统产业发展进入颓势,九江的工业经济增长乏力、增速放缓;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历史欠账与路径依赖相互作用,九江逐渐陷入了经济与生态两端承压的困境。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均指出了九江市的相关问题,可以说,既有发展中的瓶颈,又有成长中的烦恼,还有转型中的阵痛。

九江市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书记的指示,犹如一声惊雷,振聋发聩。面对谆谆教诲和滚滚长江,九江既看到了守护母亲河的重大使命,更看到发展绝处逢生的新希望。他们深刻认识到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真正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转向生态文明。

对此,九江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血脉、铸入骨髓、植入灵魂,主动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倒逼发展转型升级,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产业节能降耗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到绿色低碳的轨道上来,着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的长江“最美岸线”。

改善环境的绿色担当

曾经的九江,临江不见江,听涛不见水。一眼望去,152公里长江岸线上遍布着许多“零、散、乱”的矿山、码头和“小、散、低”的企业项目。对此,九江坚决把岸线腾出来,让岸线美起来,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为最美岸线画上生态绿色的最美底色。

长江彭泽段再现江豚戏水

突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位打造,扎实推进水岸共治、江湖同治,实施了环保设施提升、码头矿山整治、小化工企业出清、堤防景观改造等一系列工程性措施。

总投资180亿元与三峡集团合作实施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获评全国“绿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典型案例”和国家“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百佳案例”。通过“厂、网、站、河”一体推进,“产、城、景、园”全面提升,全面消除了城市黑臭水体,九江的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对长江入河排口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出1012个排污口,“一口一策”推进溯源和整治。九江长江干流、赣江、修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连续三年保持II类及以上,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连续三年在全湖区保持最优,确保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


坚决整治沿江违占、违采、违建等低效开发行为,拆除非法码头74座、泊位87个,腾出岸线7.5公里,清理腾退小化工企业127家,治理废弃矿山1万余亩,建成绿色矿山18个,实现矿区绿化覆盖率100%、矿区边坡治理率100%。同时,对江堤外滩和堤内,进行景观改造,累计栽种各类绿植700多万株,铺草皮33万平方米,堤顶道路“白改黑”近160公里。在相对开阔的地段为群众打造景观游园60个。一条集“守护长江、美化长江、展示长江”于一体的沿江生态廊道基本成型。

目前,九江正在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将中心城区长江岸线各项要素有机串联起来,建设成一个普惠性、景观性、标志性的公园,进一步彰显长江沿岸生态绿色发展的魅力。

产业结构的绿色升级

坚持把“产业美”作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重中之重,全力锁定最优路径,为发展注入科技要素和绿色动能,全力推动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做到依托但不依赖长江。

狮子山矿山整治前

狮子山矿山整治后

一方面,九江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做“减法”。提出了“三个一律不许”的铁律,综合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加大“小散乱污”企业和“僵尸企业”出清力度,加快淘汰低端、低效和无效产能,先后拒绝产业相对低端和排放较大的投资项目400多个,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48家,实现了产业腾笼换鸟。

另一方面,在新动能培育上做“加法”。坚持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基本思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加速新产业、新业态集群集聚,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目前,九江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16家,获批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19家。10家企业、3个园区分别获批省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园区,4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着力走出了一条总量与质量“双升”、经济与生态“双优”的新路子。尤其是心连心化肥,作为曾经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的项目,坚持将督察整改作为转型发展的契机,断然将岸线边的30万吨化肥产能整体搬离,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异地新建了40万吨复合肥项目实现了升级转型。

上万只候鸟在九江越冬

绿色向未来

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筑牢长江生态屏障,打通生态价值链条,方能让一江碧水永向东流。

近年来,九江坚持将长江生态长治久护摆在突出位置。编制出台《九江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划定生态红线面积7901.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41.39%。

稳步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专管+群护”的网络化管护体系逐渐形成。1.79万名渔民“洗脚上岸”。不仅是久违的江豚越来越多,今年4月初,还在都昌松门山水域发现了本地近10年未见的鳤鱼。

生态好不好,候鸟最知道。全市2908.87亩被非法侵占的湿地全部得到恢复。近年来,每年约有70-80万只候鸟在九江越冬,种类多达400余种,包括全球98%以上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和70%以上的白枕鹤。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九江既着眼于当下治理修复,更注重扎牢制度的“笼子”。层层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和“河长”“林长”生态保护责任,组建了专业化的江湖生态巡护队,健全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和公安、检察、法院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构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打造了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最美岸线”守护者队伍。最美岸线不仅让九江美起来,还将让九江一直美下去。九江这颗镶嵌在万里长江与百里鄱阳湖交汇点的璀璨明珠,正奋力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谱写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篇章,向着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扬帆远航,努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之路。

九江市百里长江最美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