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洲 邹荣 摄
文/林 产
2021年11月4日,天岳幕阜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级认证会议在湖南平江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以及岳阳市林业局、平江县林业局等部门专家汇聚,共同见证和祝贺国内首个通过国家认证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在岳阳诞生。
森林康养以森林为根基、以健康为目的,是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养生方式。在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化的大背景下,森林康养将大众健康、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完美衔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实现形式。
2021年,森林康养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行业标准完善、主题活动举办、基地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十足的产业活力。截至2021年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支持康养相关项目近150个,累计投放贷款近300亿元,为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全国森林康养年接待近5亿人次。森林康养成为浙江林业第一大产业;全省共有70多个县(市、区)、600多个乡镇、3000多个村、50多万人直接从事森林康养经营活动,带动社会就业200万人,带动其他产业产值近1000亿元,重点地区农户增收40%以上来自森林康养产业。广西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1.45亿人次,总消费额1300亿元,占广西文旅产业收入总额的20%以上。
支持森林康养产业的氛围越来越浓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绿水青山“颜值”更高,中华大地“气质”更佳,人们更向往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体验自然、享受生活,森林康养应运而生。
我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发展森林康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资源基础。
2016年,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到2020年,森林康养和养老基地数量达到500处,森林康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5—10个,由此推动森林康养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以来,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发展森林康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环境。
国家发改委《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对鼓励类产业企业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目录》界定了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的产业范围,其中森林康养(康养)基地建设与服务被列入多个省份的鼓励类产业目录,可享受相应税收优惠。
国家林草局印发《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提出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等5个重点领域。国家林草局推动森林康养入驻中国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平台,开设森林康养专区。森林康养被正式纳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目录》。此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曾联合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 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依托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基地,发展各具优势的特色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人家、自然教育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对集中连片开展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经营主体,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在依法办理用地审批和供地手续后,将一定的治理面积用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相关产业开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提出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主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一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相关产业开发。
全国“两会”期间,相关代表委员高度关注森林康养并积极建言献策,认为森林康养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将带动养老护理、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多个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涵盖健康、医疗、娱乐等产业的庞大新兴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并建议重点支持国家储备林、油茶等木本油料、木竹建材、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相关委员还提交了《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森林漫步 伍尚星 摄
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国家林草局、贵州省政府有关领导在主旨发言中,明确了森林康养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和举措。论坛的举办,向世界传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向全球推介贵州丰富、独特、优势的森林康养资源,同时搭建政、产、学、研交流对话的平台,推动森林康养做大做优做强、助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森林康养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大产业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2021年全省森林康养产值2348亿元,市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9个,重点地区农户增收近一半来自森林康养产业。森林康养已成为浙江林业第一大产业、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范例。
从浙江到全国,各地森林康养发展实践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展开,向社会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一些森林康养基地相继建成投产、实现效益。
在贵州,森林康养打造“大生态+森林康养”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了山地气候型、山地温泉型、林茶复合型、林药结合型等多种特色康养方式,并在全国率先将森林康养合规性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2021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965.7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一半以上。
在福建,深入推进三明市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培育休闲旅居培训、研学、医养结合等新业态,创新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及产品。
在中国林场协会2021森林康养年会上,42家会员林场被认定为“森林康养林场”,会上交流的4家林场森林覆盖率均在90%以上。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禀赋好,森林规模大、品质佳且集中连片,亮丽的生态底色成为国有林场发展森林康养的最大优势。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开展2021年度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认定工作,确定江西省抚州市等3家单位为2021年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辽宁省长海县等18家单位为2021年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市、区)、山西省阳城县横河镇等31家单位为2021年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北京市密云区云峰山森林康养基地等134家单位为2021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山西省高平市创新小镇森林康养人家等37家单位为2021年中国森林康养人家。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1321家。
2017年,在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设立了全国首个森林康养本科专业,林业院校纷纷开设森林康养专业。随着森林康养产业持续升温,国内有关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2021年,北京林业大学的《森林康养学》《森林康养企业运营管理》《森林疗法》、福建农林大学的《森林康养活动设计理论与实践》《森林康养规划与设计》、华南农业大学的《森林康养概论》、山西农业大学的《森林康养资源学》、贵州省林业学院和贵州省林业局的《森林康养基地概论》、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森林旅游与康养服务技术》等,均已被纳入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目录。
作为全国森林康养的排头兵,四川洪雅林场走出了一条符合林场实际的森林康养道路,2012年洪雅林场成为全国首批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为实现“增加森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改善以林为生者的生计”的全球森林目标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范例。
洪雅林场玉屏山拥有3.5万亩人工柳杉林,森林覆盖率98%,已从传统林区成功转型,成为洪雅林场森林康养核心区域,是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山东原山、广西高峰和六万、江苏东台、海南亚龙湾热带天堂、重庆仙女山……在全国,像洪雅林场一样通过实践森林康养激发林场改革活力的比比皆是。
虽然目前新冠疫情之下,很多人被迫停下了脚步,但也使更多人认识到森林的价值,从而走进身边的森林,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这也增加了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现如今发展森林康养已成为社会共识,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同时,森林康养也成为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烟雨瑜伽 周少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