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雾飞鹭 魏斌 摄
文/铁 铮
伴随新年的到来,我国第一个林业碳汇国家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正式实施。2021年最后一天,这个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证明了国标的权威性。
令人瞩目的是,这是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发布实施的首个涉及林业碳汇的国家标准。
这个国标诞生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林业碳汇项目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保障
历时3年,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武曙红教授团队及参与单位完成了这个标准的编制。参与起草的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林科院、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6个单位。
至于这个标准所能起到的作用,通俗地说,林业碳汇项目是否可以进入我国的碳交易市场,需要国家碳交易市场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对其进行审定和核证。这个标准为第三方机构审定和核证林业碳汇项目能否满足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要求时,提供了依据和指南。同时,这个标准不仅可指导审定和核证机构开展工作,也可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者提供项目开发的指导。
刚发布实施的这个标准,确定了审定和核证林业碳汇项目的基本原则,提供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的术语、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这个标准适用于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林业碳汇项目的审定和核证。其他碳减排机制或市场下的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可参照使用。
这个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将有效地指导和规范审定和核证人员对林业碳汇项目的审定和核证工作,确保进入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林业碳信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林业碳汇项目在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提供保障。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均对我国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及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作为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经济价值的主要路径,已成为各级政府“十四五”期间碳中和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清水投绿林,嬉戏山崖间 陈玉澄 摄
在国家碳中和目标及其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林业碳汇项目的数量将会急剧增加。这个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有效地指导和规范审定和核证人员对林业碳汇项目的审定和核证工作,确保进入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林业碳信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林业碳汇项目对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
林业碳汇项目审定核证要坚持四项原则
据悉,这个国家标准确定了林业碳汇审定和核证林业碳汇项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等。其主要内容由六个章节和两个规范性附录组成。
武曙红教授说,开展审定和核证工作的目的是,对林业碳汇项目业主所宣称的增汇量或减排量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多重效益进行审查和证明。
通过调研国家发改委授权批准的审定和核证机构的工作程序和方式,征求具有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资格的机构及相关政策制定者的意见,参考了有关的国际标准,武教授等编制的这个国标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武教授说,客观性、公正性、保守性和保密性,是确保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碳信用可核查、可报告和可测量,以及确保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不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社区居民的利益带来负面的影响的基本原则。因此,审定和核证人员应遵从四项基本原则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审定和核证工作。
客观性。审定和核证人员在审定和核证林业碳汇项目时应保持独立于所审定和核证的项目活动,确保审定或核证结论是根据客观、真实的数据,通过对项目业主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分析和核实得出。
公正性。审定和核证人员在审定和核证林业碳汇项目时,因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对项目活动的偏见以及利益冲突,确保审定或核证活动的发现、结论及报告真实、准确。
保守性。审定和核证人员在开展审定和核证工作之前,应充分熟悉和了解国内外与林业碳汇项目相关的方法学,特别是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竹子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以及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确保项目所提供的计算方法不会导致项目的增汇量高于实际结果。
保密性。审定和核证人员在开展审定和核证工作时,应对项目业主提供的证明材料以及项目所涉及的敏感技术和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国标编制之路历经坎坷
日历翻回到2013 年。当时的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委托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相关机构编制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并作为林业行业标准于2015年1月正式发布。
这个行业标准对规范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及核查工作,确保进入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林业碳信用的真实性和我国环境的完整性,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日益完善和社会各界对林业碳汇项目在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多重效益的关注,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积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探索,并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这也对审定和核证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标准对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确定的内容和程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协同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林业碳汇项目的审定和核证工作,确保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审定与核证工作的规范、客观和公正,使我国碳交易市场中林业碳信用的交易获得最佳秩序,2018 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纳入了当年的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2018 年 12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委托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组织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这个国家标准在原有行业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设计文件”、“基线情景”、“碳库”等术语、审定和核证原则以及审定和核证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更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了审定和核证人员对林业碳汇项目的审定和核证工作,确保了进入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林业碳信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关键一步。“如何将这个国家标准落到实处,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我们愿意为此继续努力”,武教授说。
大山春色 龙少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