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从猎神村到双城经济圈 成渝地区发展“一盘棋”这样下
从猎神村到双城经济圈 成渝地区发展“一盘棋”这样下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9-20 13:10:45 浏览:2861
字体:
分享到:

文/章 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有一座明月山,在明月山深处有一个叫“猎神村”的小山村。

  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猎神村的“石头经济”曾十分红火。当地人靠山吃山,开发了20多家大大小小的石膏矿,村里有九成劳动力围着石头转,年人均收入过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也一度达到100多万元。

  猎神村村民陈万明曾经是一个矿老板。“2003年在附近开了石膏矿,年产几十万吨。”7月22日这天,坐在猎神村商业街的一间店面前,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2014年、2015年效益最好的时候,1年纯收入就将近50万元。

  但因为开矿,村里常年被灰尘笼罩,村民们不敢开窗,无法晾衣,清澈的溪流也渐渐干涸,就连百年银杏都不结果。

  “必须要告别旧矿山,找回绿水和青山了。”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党总支书记陈宗寿说。这之后,猎神村关闭了矿山、纸厂、水泥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昔日矿山云集的竹海再现群山叠翠、竹影婆娑美景。


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 熊伟 摄


  陈万明的石膏矿是2017年关闭的。他说:“当时确实有点不情愿。但看到开矿造成生态破坏,也就狠下心了。”之后,他投入200多万元开起了有18间客房的民宿。

  “环境好了,来的游客也多了。”陈万明说,仅今年6月份民宿的纯利润就有3万多元。他还当起了村股份合作联社的理事,参与管理乡村民宿的建设开发和矿山修复。


矿山遗址上改建的“矿咖”符超 摄


  这几年,猎神村所在的梁平区推广“湿地+乡村民宿”建设模式,利用沟谷稻田,种植莼菜、慈姑、菱角、空心菜、水芹菜等10多种水生经济作物,恢复山地立体小微湿地景观。猎神村的乡村小微湿地项目还获得了全国景观领域最高荣誉艾景奖。


猎神村猎神三巷  符超 摄


  “环境改善了,吸引了投资商,村里在外经商的能人也回来了不少。”陈宗寿说。村民文力平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创业,发展林下竹笋菌种植。目前种植规模有100多亩,注册商标2个,年产值超过300万元。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村民们开展林下竹笋菌种植,增加收入。

  猎神村的变化只是梁平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介绍,正在建设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平台。而梁平区是这一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的重要板块,要围绕建设生态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在特色和品质上下功夫,保护好利用好自然山水和文化。

  2021年10月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4个建设目标,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该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钱建超介绍,梁平区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13家。正瞄准建设千亿工业大区目标,发展壮大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

  梁平处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川东北的重要联结点上。以梁平为中心的500公里辐射半径,涵盖整个渝东北、渝东南、主城都市区,包括四川、陕西、贵州、湖北等省市人口规模约2亿人。


猎神村达川牛肉坊  符超 摄


  面对规模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梁平区提出了建设以川菜为主的“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的构想,抢抓预制菜产业。截至目前,梁平有张鸭子、奇爽、上口佳、渝美滋等30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食品加工企业。2021年,梁平区6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达到200亿元,预制菜产业已初具规模。


游客正在参观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  向成国 摄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成渝地区采访时了解到,和钱建超有着同样想法的还包括邻水县、达川区、开江县等县区。

  在7月22日国家林草局等单位于梁平区举办的绿色中国大讲堂上,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实施后,开江县实施了“工业再造”一号工程,聚焦低碳和节能环保,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建设光电产业园,目前已入驻超薄车载盖板、电子光学材料和光伏玻璃生产等项目,力争用2到3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区域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全力助推工业实现换血重生。

  邻水县委书记黄永鸿也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来,邻水县着眼“一家亲”、紧扣“一盘棋”、推动“一体化”,产业上相补相融,比如培育形成了“滋心源”精米、稻渔综合种养、邻水白茶等重庆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等。

  “要打好生态+产业牌,打好生态+旅游牌,打好生态+公益牌。”22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副主任米本家在参加上述活动时也表示,成渝地区各地应坚持“一盘棋”发展思想、一体化理念,精诚合作,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