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雾吻仙女山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9-07 14:27:27 浏览:3270
字体:
分享到:

文/柳 辉


  去年四月,在重庆连襟家住,重庆的山山水水看的是美不胜收。由于职业关系,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早在脑子里印象深刻。一日,连襟提出是否可以去看看,我欣然接受,欢欣鼓舞。

  竖日一早我们便驱车出发。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武隆县乌江北岸,属武陵山系,面积5070公顷,平均海拔1850米,最高海拔2033米,公园拥有草场、森林、湿地、湖泊等旅游资源,是重庆周边最大的高山草原。

  公园因其山有一峰酷似翩跹起舞的仙女而得名。它与千里乌江画廊、神奇的芙蓉洞、秀美的芙蓉江、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地质奇观组合成为重庆旅游观光度假胜地,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之一。

  到达山脚下已是中午,找了一家饭馆,草草吃罢,便又出发。大约一个多小时到了仙女山。由于路不熟,跌跌撞撞到了森林管护站。天气也由晴变阴,小雨哩哩啦啦。进入管护站,只有一位做饭的大嫂在,打听明了,进入草甸。

  公园地处武陵山系,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和南部边缘山地,在中国地貌区划中属鄂、黔等中山与低山的一部分,故仙女山在地貌分区上划为中山和低山山区。山体由近于水平的石灰岩组成,构造裂隙发育,加之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岩溶水的垂直循环与水平循环交替作用,是重庆岩溶地貌发育良好的地区。在岩溶山原面上,均分布着密集的残丘、峰林,高达数十米至数百米,其间有洼地、落水洞等次一级岩溶地貌发育。岩溶槽谷和盆地多沿岩层走向展布,上万亩狭长盆地镶嵌其间,形成渝东南最大的中山草地。仙女山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云雾,冬微寒,夏季凉爽温和,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走进草甸,大雾弥漫。虽然知道是一片大草甸,但置身于大雾围裹之中,还是只能小心翼翼,谨慎前行,生怕跌落。在不远处,人们的嬉笑声、牛羊的鸣叫声,由远而近,但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走了约八九百米,随着微弱的风啸声,身边的大雾开始流动,时而左,时而右,时而东,时而西,不远处的人群和牛羊也时隐时现,美轮美奂。我们几个人也兴奋地跑来跑去:边观,边看,边照,边玩。


△高山草原


  再向前走不远,大雾忽然散开一片,只见一群游客手拉手围着一圈,跳来跳去,好不快欢。时而时现的牛羊安澜地或吃,或卧,或追逐嘻嘻,好一幅风光田园。

  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中国森林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三峡武陵山地、栲类、润楠林区,贵州山原、栲类、青冈林石灰岩植被区和川滇黔山丘、栲类、木荷林区的交汇地带。经初步调查,主要高等植物有119科609种,其中藓类1科1种,蕨类19科47种,裸子植物5科10种,被子植物94科551种。按《中国植物红皮书》,公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其中Ⅰ级2种、Ⅱ级8种、Ⅲ级7种,自然植被类型有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沼泽植被等。

  公园内地广林博,植物种类丰富,为多种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林区内有鸳鸯、竹鸡、野猪、刺猬、画眉等野生动物。历史上曾有过虎、豹、猕猴等动物。

  公园内除丰富的动植物外,还有著名的黔蜀门屏石刻。其位于武隆县车盘乡沙河村分水林岭海拔 1800余米的森林中,距县城5公里处,系川、黔两省界碑,当地群众称之为“大碑”。石屏高2米、宽0.8米、厚0.2米。“黔蜀门屏” 4字行楷,字长47厘长或54厘米,宽30厘米或33厘米。上款 “知贵州遵义府正安州事蜀东郎承谟谨识并书”, 下款 “光绪壬寅岁季夏月中浣谷旦”,字长6厘米或8厘米 ,宽5厘米或7厘米。碑刻虽久经风霜,仍完好无损。现被武隆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还有土坎商周遗址和通天塔。通天塔原是一个森林防火的瞭望台,破旧的木楼已经被青砖水泥所替代,不仅继续发挥着监测森林火灾的作用,还可以满足游客登高远眺的愿望。



  既然叫仙女山,那就必须要说一说仙女石和仙女池。

  仙女石的景色有别于仙女山,此处是悬崖峭壁,沟壑纵横,矗立在悬崖上的几尊石柱,就是仙女石。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七仙女因贪恋人间景色,偷偷的来到仙女山,并与凡人日久生情,私定终身,不久便被王母知道,一怒之下将他们重罚变成巨石,千百年来屹立于此,四目相对,却可望而不可及。后人为纪念这对有情人,将此地改名为仙女山,让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永远流传。相传天宫的一名仙女听闻仙女山的美景,而私下凡间,不料被王母知道,于是被罚,要她为凡间做一件好事,她发现仙女山严重缺水,于是牺牲自己,将身躯化做一汪清水,永远留在了仙女山,只有跟随仙女来到凡间的仙鹤与之长伴左右。人们为纪念做了好事的仙女,为此处取名——仙女池。

  最后还得说说菩萨坨。它位于小耕坝草场的边沿,有一座小小的独峰屹立在草场凹地之上。像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这就是许多游人专门来顶礼膜拜的神柢“菩萨坨”。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成百上千的山民都要来这里朝拜,成为仙女山上的一大景观。

  我们在大雾中游弋、寻觅、享受,不知不觉,雾水渐渐的被细雨蒙蒙所取代,而后,细雨又渐渐由小而大,草甸的大雾顿时成了雨锁草原,一片茫然。自然我们个个也就成了落汤浑鸳。不过,心情却是好的像雾一般地紧锁心田。


△谭少华 摄


  回程的路上自然而然的是歌声不断、笑声连连……

  这正是:登上仙女山,漫步大草甸,羊马撒尔欢,雾里抱狐仙。

  又道是:雾里看山女神现,草甸铺就仙女山,神羊仙马守千载,天上人间也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