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就是生态,就是民生,就是转型。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衢州市要成为美丽浙江建设重要生态屏障。”而实现这一目标,首当其冲,就是治污水。
面对全省人民的重托和期盼,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以治污水为重点的“共建生态家园”行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众志成城,背水一战,建设我们共有的生态家园。”在“治水”总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陈新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使衢州的生态环境达到省内领先、全国一流。”
治水集结号吹响了!园区一马当先,立刻进行全面部署,全民参与,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着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幸福家园。
“你看,我们的村简直比城里的公园还美。”走进东港街道潘家垅村,位于村口的文化礼堂非常醒目:门口是宽广的文化广场,紧依着绿草茵茵的文化公园,环境幽静。广场边还有个健身公园,篮球、乒乓球、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子变美了,看着也舒服。”村民徐荣祥说,这正是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带来的变化。
在新新街道后贻村,昔日垃圾乱堆放、污水横流的现象如今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路面和绿树成荫的绿化⋯⋯经过一年整治,园区面貌焕然一新,“五水共治”绿了园区、清了河道、美了百姓心。
重拳出击“清三河”美家园
2月8日,园区吹响了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的集结号,把“五水共治”作为当前首要任务。专门成立园区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工作领导小组,对园区范围内的8条河流、溪渠建立河长制,由8位园区负责人分别担任。通过调查,用图纸标出每条河道的污染源,专门绘制“河道综合治理作战图”,挂图作战。并排出治理项目7个,以项目推进。同时,园区还实行排名曝光制度,每月组织检查,排名情况予以公示。
挂图作战,路径清晰,全民动员,重拳出击。
2月22日上午,园区又召开了全区“五水共治”暨共建生态幸福家园推进会。市委常委、集聚区党工委书记傅根友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推进“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意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恒劲,以“钉钉子”的韧劲,甩开膀子,苦干实干,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幸福家园,努力将园区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产业新区、衢州东南新城”。
“为消灭垃圾河,第一步我们抓集中整治。”园区治水办负责人介绍,全区38个村的干部、党员、村民齐上阵,清理出各类垃圾1050余吨、漂浮死猪370余头。经过整治,达到了河面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三无”标准。
到了4月16日,园区在全市率先消灭垃圾河。
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治水”向纵深推进。之后,该区继续深化责任机制落实,把“五水共治”工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快推进,加快了黑河、臭河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该区在“五水共治”中以东港街道为首,还创造性地建立了“东港模式”,探索出一条河道保洁长效机制。通过街道直管、职业保洁、科学保洁、长效督考、资金规范“五创新”,确保辖区内80公里长的河道的交界断面出水水质达标。
东港街道按“村级推荐、择优录取”原则,公开招聘具有游泳技能、责任心强的职业化河道保洁员。街道每月给保洁员发放基本工资,综合考虑河道长度、人口密度、保洁难度等因素,采取“一河一薪”。除工资外,街道还根据保洁工作的排名,发放考核奖金。
为了保证河道保洁“无盲区”,园区结合河道分布以及水流走向,在区域内28处狭窄河道和沟渠设置了拦截网,使悬浮在河流中的垃圾搁浅,并定期清网,以提升河道保洁效率,减轻下游河道保洁压力。
园区出台长效督考机制,还将河道保洁考核纳入年度考评。对于河道保洁经费,资金使用实行“阳光公开”。目前,“东港模式”保洁机制已在园区下属三个街道全面推广。
今年,在生猪整规中,园区黑臭河沿岸村和年内启动的整治村生猪污染治理任务数为16个,目前12个整治村、4个黑臭河沿岸村已完成生猪禁养工作。并严格按照“全部拆除已禁养养殖户的猪栏、养殖房”的关停标准做好全区生猪禁养工作。截止目前,园区生猪削减总量为30730头,已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0.8万头任务数。
对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目前园区已经投入397万,购买40辆电动清运车,114辆手推车,按照街道不同标准配备了大、小垃圾桶近15000只。38个行政村已实现农村垃圾“户集、组收、村运、统一进中转站”园区特色的处理机制,并实现全覆盖。
今年,园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12个整治村,其中官庄、建新、东埂、童村碓、横路后等8个村已完成治理;剩余 4个村(黄家街道坑西、后川、十五里村和东港街道闹桥村)已完成管网铺设工作,下一步进行处理终端建设。
通天星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养鱼
企业治污出实招见成效
浙江通天星集团是园区一家大型制革企业,众所周知,制革由于其产品特殊性,用水量大,水污染也相当严重。“之前由于水处理设备不到位,处理后的水虽然达到排放指标,但对乌龙沟的水质还是有影响!”该企业负责人相告,自“五水共治”行动开展以来,该企业迅速拟定整治方案,先后投入2800多万元,建成了60亩的污水处理厂,除运用常规的物理降污、化学降污法外,还把大城市中用于普通河道降污的“人工浮岛”生物降污技术应用于此,使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平均达到50%以上,含氮化合物去除率平均达到40%以上。
12月9日,记者在污水处理厂看到,该公司正在新建一个大型的A/O生化池。“建这个先进的废水COD处理池,要投入800多万元。”通天星集团副总经理余陆沐介绍,现在是环保压倒一切,企业是按照“超前考虑、提前预谋”进行环保提标升级,今年到明年还计划再投入4000万元,实施“五水共治生态美化工程”,承担企业责任。
大手笔的治水投入,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完成“利用巴西低档蓝皮研发中高档牛皮沙发革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攻关,将60%的生牛皮鞣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拒之“国门外”,使企业的制革废量从之前的9000吨/日减少到现在的4000吨/日。同时公司新引进的应用Y型染色转鼓,生产效率不但是原先的3倍,而且节电30%、节水60%,新引进的2台精密度片皮机,大大减少了牛皮屑粉尘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
今年,园区纳入印染、化工、造纸、制革四大行业整治的企业共38家,园区整治任务是全市最艰巨的。截止目前已关停1家印染企业相关生产线,完成3家造纸、1家制革、31家化工企业整治验收,1家化工企业停产整治。迄今,累计完成37家企业整治,完成率为97.4%。
如今,在园区,有一批大项目因水而来,康师傅、旺旺⋯⋯而旺旺集团,第13次投资,已从当初的1250万美金提到2亿美金,根本原因就是衢州的水质好。
这也恰好说明,是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成就了今天的绿色园区。
美丽乡村一角
党员干部争当治水先锋
“五水共治”行动开展以来,园区将江山港坑西段、乌垅沟等8条河道列为治理重点。
在这场战役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争当政策宣传员、后勤保障员、治水服务员、环保监督员。在东港街道闹桥村,60多岁的老党员谢银福为了乌垅沟整治,不顾体弱,每天坚持带头下水打捞水面漂浮物。新新街道率先组建了村党员治水义务巡查队,定期开展村庄及区域内白沙溪等河道保洁、清淤以及违法排污行为的巡查管理,形成水环境整治巡查监管的长效机制。目前,像这样的党员治水义务巡查队,在集聚区已经组建了30多支。
同时,园区出台了治水“网格化”管理、工业三废“挂图作战”整治行动、“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案、一河一机制”等党员领导干部助推“五水共治”8项举措,组织全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其中,让广大干部在一线集结、党员党性在一线闪耀、干部形象在一线塑造,努力争当“治水先锋”。区党政负责人亲自挂帅,担任主要整治河道的“河道长”,中层以上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挂牌督办一批治水工程项目,79名市、区两级生态指导员全部联系结对村相关河流支流、细流“治水”工作,使一大批治水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协调解决。
治水“互看互学”、党员“五水共治”责任区等农村党组织“五水共治”特色活动,进一步壮大园区加快推动治水进程声势。其中包括“六个一”先锋活动,即召开一次治水护水民情恳谈会,重点面向流动党员开展“我为家乡治水建言献策”活动,共征集到各类问题意见和治水“金点子”150多条;发动一轮治水护水专项捐资,各行政村相继启动募捐活动,专项用于本村治水;组织一支治水专家服务团,邀请涉农涉水类相关专业的外出党员和能人,到治水护水重点村、重点项目开展巡回服务,当好“治水顾问”;认领一个治水护水志愿服务岗,分片分组包干,实现全覆盖;制订一批治水护水创业计划,村两委干部结合岗位职能签订“治水护水”承诺书;开展一组治水护水公益劳动等。
这一支支由广大党员干部组成的治水“急先锋”为生态家园建设打造了“衢州样板”。
衢州市十大最美乡村东港街道潘家垅村
治水攻坚“回头看”再出发
“效果非常好,河水也变得很干净!”日前,东港街道潘家垅村村支书徐子龙说。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潘家垅村农村生活污水成功治理,获得全市“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给全区38个村的治理提供了样本以及信心。
在“清三河”取得既定成效后,如何进一步加大我区“五水共治”工作推进力度,力争高标准、高质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近日,园区启动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计划通过一百天的努力,实施“出境断面水质改善整治行动”、开展“‘黑臭河’集中攻坚行动”、开展“重污染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禁养区违建猪舍拆除攻坚行动”、加速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入网行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全方位打响了对辖区内污水的狙击战。
此次百日攻坚行动将重点聚焦治污水,围绕出境断面上游全线范围内的河道支流、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等重点污染源,再次进行地毯式的污染源排查和整治行动。集中攻坚完成乌龙沟等河段的河道保洁、河道清淤疏浚、污染整治等工作。
对禁养区内生猪养殖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生猪养殖规模和养殖污染不反弹。力争在百日内全面完成潘家垅、旺村、闹桥、后川、坑西、十五里等6个整治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生活污水入网为治本目标,加快推进集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重点加快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解决污水管网“最后一米”问题,进一步提高小区生活污水的实际收集率。加速完成高新园区华友公司、百灵南路(东港六路至盘龙南路)、东港五路、东港八路、花园前、凤起路、百汇路的管网铺设,高新园区生活污水泵站改造提升。
同时,还积极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被媒体曝光、上级督办、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等突出问题,努力将治水工作做实做细。
“我们将以攻坚克难的精神抓工作创新,以一抓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抓‘五水共治’,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奋战100天,力争在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区治水办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