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腾换“蝶变” 园区“四换三名两化”工作侧记
腾换“蝶变” 园区“四换三名两化”工作侧记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20 15:26:18 浏览:408
字体:
分享到:

腾换“蝶变”核心要义是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具体载体就是“四换三名两化融合”(包括加快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空间换地步伐;培育名企、名品、名家,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都把“四换三名两化融合”工作作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作为当前全省、全市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用大力度的政策和举措倒逼、支持各地区和广大企业开展“四换三名两化融合”。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园区既大胆实践,又稳妥推进,充分考虑本区实际,出台了《关于推进“四换三名两化融合”工作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统筹考虑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等方面的关系,循序渐进,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协调推进。在缓解、化解矛盾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转与升。

“腾笼换鸟”:

腾出新空间换来新机遇盘活土地550亩,新增产值50亿

 

4月15日,园区明旺乳业公司二厂区全自动物流仓库新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正在架设主体钢构。 该工程今年2月动工,目前已完成进度的30%,预计今年10月完工,为我市最大的全自动物流仓库。

开山集团将铸造车间外迁盘活土地100亩;豪邦化工公司置换原中福硅业项目用地盘活土地261亩;顺络电子公司替换原威盛电子公司盘活土地70亩⋯⋯

近年来,园区不断“腾笼换鸟”,先后盘活存在环保影响和低效利用等因素土地550多亩、厂房23万平方米,新引进项目8个,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工业总产值50亿元。

如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壮士断腕”、“腾笼换鸟”!

园区强化创新驱动,做好环境与要素倒逼文章,以激励机制引导要素资源配置,鼓励支持企业以“协议退出”、“协商置换”,对主动“腾笼”企业,在依法补偿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奖励。

通过强化要素控管、严格行业准入、鼓励创新发展、完善服务机制等手段,园区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发展。开山集团走转型升级之路,主动调整布局,将铸造车间提升转移,并将原有生产车间拆除,按照高标准重新建设螺杆膨胀发电机总装车间,组装螺杆膨胀发电机组及并网发电控制系统。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30亿元ORC螺杆膨胀发电机的产能。

腾换剑指“蝶变”,园区换入培育一批高质量的企业。佰利佰瑞食品公司就是巨山机械腾出厂房引进的“浙江中关村”企业,开园仪式上签下合作协议后的第二天,该公司就入驻巨山机械,边灌装生产,边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快速投产。上市企业“顺络电子”则依托“威盛电子”产业基础,落户园区,生产电路板等中端产品,实现良好效益。

 

“机器换人”:

换出智能化换出生产力累计减少用工30%以上,人均产出提升120%

 

为有效破解招工难,明旺乳业公司引进了价值100多万元的机械手臂,实现了全部成品自动堆栈,一台机器可以节省10名人工的费用。

2014年以来,园区企业用工发生悄然变化,“用工荒”正通过“机器换人”得到缓解。

“我们尝到了机器红利的甜头。”通天星公司投资3000万元实施年产1.2亿平方米新型包装纸箱“机器换人”工程,生产效率提高100%,全年增收500万元以上。

倾听企业心声,园区因势利导,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对相关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以设备投资为重点的有效投入,调动了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大工业生产性投入的积极性。

据统计,2013年园区工业投资中,设备投资达21.6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的66.1%。该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8个,完成投资16.54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2%。通过“机器换人”的企业做到了“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分四个人的工资”,普遍减少用工30%以上,减少能耗2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20%左右,人均产出提升120%左右。

 

明旺乳业全自动生产线

电商换市: 

打通新渠道开拓新市场300家电商企业年交易额50亿

 

“我们生产的汽车脚垫,现在淘宝网销售排名前十,目前,淘宝网上有400家商城对我们品牌分销,年销售额达7000万元,3年内销售额有望突破1.5亿元。”园区“电商领头羊”企业、车百汇公司董事长杨国华介绍,公司线上的销售额年均增长50%。

衢州美亿佳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崇鉴相告,2007年,这位来自台州的宅男用50万元起家,到如今公司销售额已达3000万元,电商市场功不可没。

“我们大力加强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推进骨干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园区有关负责人相告,该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化工医药、氟硅新材料、装备制造、特种纸、电子信息电商换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区多点”的总规划,为网商提供了良好发展平台;特别是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2013年,园区直接实施区块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0亿元,计300家企业。

 

“空间换地”:

向空间要地向效率要地让一家家企业在有限空间里实现倍增

 

明旺乳业公司里,高大气派新式钢结构仓储用房十分醒目。作为园区亩产税收的“冠军”,公司引进高层自动立体仓储设备,建设高12米、共8层、仓位5120个的新式仓储用房,该项目运行后,相当于节约2个同等面积的仓库,在没有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单个仓库可节约土地12亩。

近年来,园区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大力推进“空间换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及时研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利用原厂房加层、重建、改建的方式扩大生产性用房,提高容积率或利用地下空间。一年来,全区共开发低效用地3.2万亩,处置低效用地121亩,4家企业加盖了多层厂房,在不增加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增加标准厂房面积5万平方米。

向低丘缓坡要空间,成为园区解决未来用地供需矛盾紧张的新路子。全区3.2万亩的工业熟地,就是利用低丘缓坡,通过削峰填谷建设起来的。昔日“山窝窝”蝶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

园区还积极鼓励企业利用原土地实施技改项目,引导企业高效使用土地,提高单位土地贡献度,符合补助条件的,还按照政策积极扶持。巨泰药业公司在现有厂房对青霉素制剂车间生产线进行整体更新改造革新,使原来只设置2条生产线的车间变为设置4条生产线,年产从5亿粒提升到20亿粒!

空间换地也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五星纸业公司将原有的厂房从一层增高为两层,节省厂房面积近五千平方米,有了足够的空间对原有的工艺进行技改升级。实施该项目后,企业年产量从技改前的2.5万吨增加到10万吨,产值从1亿元增加到10亿元,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

 

 

“三名”工程:

坚持创品牌坚持出精品打响“衢州制造”

 

 开山、志高、中宁⋯⋯园区汇集了我市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单打冠军”。

“‘三名’工程可以有效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园区有关负责人说,“加快培育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打造行业龙头,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架构,其本质是产业组织创新,破解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问题。”

慧谷工业设计园成为培育品牌小微企业成长的沃土。衢州易凡设计有限公司入驻仅半年,就收获了“空调节能器”等10项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据悉,仅去年,全区申报科技项目53项、申请国家专利414件、授权395件,均创历史新高。同时有中国驰名商标3家、省著名商标15家、衢州著名商标41家;中国名牌1家、浙江名牌16家、衢州名牌24家。

 

 

“两化”融合:

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提升企业大步行进中

 

东华软件与我市签署投资协议,将在园区注册成立东华智慧城市集团,建设东华软件母公司东部基地,开展基于云计算产品的研发及培训中心的建设等。这是集聚区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工程、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园区坚持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网络技术、数据信息、管理应用相结合,全区已有50家企业先后实施“两化”融合工作。

得益于“两化”工程的大发展,园区成功引进诸多“金凤凰”。今年,惠普中国计划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硬件设备及运维团队,建设以衢州为中心的四省九方地区的资源性云计算服务平台和公共支撑云计算服务平台、基础设施生产营运保障体系、应用生产营运保障体系和应用迁移策略保障体系。

同时,东华软件计划投资10亿元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此项目由智慧城市云平台、医疗云中心、企业管理云运营中心、电子政务运营中心等组成,项目的建成将为园区卫生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完整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