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治污产业化方能有效“治霾”
治污产业化方能有效“治霾”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20 12:15:27 浏览:349
字体:
分享到:

最近,由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四川省新能源促进会等单位共同编制的《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路线图》在西博会上发布。此举标志着,四川已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之一,使大气污染防治走向产业化道路。该省有关人士表示,在雾霾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路线图的制定,不仅有利于大气污染治理,也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多,但实现产业化的少,惟有使大气污染防治走向产业化道路,方能达到“治霾”的效果。

治污产业化将会推进“谁污染、谁治理”

据介绍,该省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在编制的路线图中,对国内及四川的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找出了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主要的因素是产业和消费行为,明确四川大气污染防治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在能源、交通、冶金、建材及农业领域。具体界定在三个领域:一是工业烟气防治;二是机动车辆尾气净化;三是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利用。以工业烟气防治为例,很多企业要减少燃煤烟气排放,只有靠环保投入。这只有社会效益,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实际上排放的烟气同样是资源、能量,转化好的粉煤灰每吨能卖到上万元左右,四川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机动车辆尾气净化方面,四川已利用二甲氧基甲烷汽油专利技术进行量产。二甲氧基甲烷汽油属于高效醚类高清洁汽油,使用其造成的污染比传统汽油减少70%左右。目前,四川每年该类汽油产量在2万吨左右,产值达到上亿元。据悉,根据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及可持续性,经过专家委员会考评,四川初步选取了56个发展项目涉及100多家企业与机构,将其纳入大气污染防治产业路线图中。专家表示,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在四川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保守估计,该产业直接产值在500亿元左右,带动产业链产值会超过1000亿元。

“谁污染、谁治理”,一直是我国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及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与资源环境冲突时所始终遵循的原则性要求,亦是国内外社会公认的促进环境守法的应然性要求。然而,一直以来,这一要求在我国环境执法实践中却始终有着“有要求、难落实”的尴尬,尽管地方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的司法实践中都普遍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要求,并明确将造成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作为经济处罚的重要参照因素,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尤其是依法推动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但从人们的感受来看,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需要加大力度,出重拳,持之以恒地进行综合治理。像四川省编制的“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路线图”,以及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在四川所具备的完整产业链,可以说将会在防污治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此,有专家认为,大气污染在一些方面有其特殊性,比如交通的粉尘和尾气是流动的,建筑工地现在多数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片一片的。此外还有秸秆焚烧,发现的时候烧的人已经难觅。诸如此类,都较难界定具体责任主体是谁。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是解决这些问题要有具体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切实可行又有效的具体解决办法;二是研究能够明确界定究竟谁是责任者的可行方法,这样既有解决的路径,又有明确的责任界定,如此一来,“谁污染、谁治理”才能把问题落到实处。

 

绿色发展将会带来新的机遇

在10月27日〜11月1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有关人士本着力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落地,发挥治理成效,还原清洁大气和蓝天白云的共同期许,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关于洁净煤的应用和煤应用的洁净化的问题。尽管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但短期内仍改变不了煤作为主要能源的结构,因此,如何用好煤,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煤的使用,粗放式的利用和精细的洁净利用,对污染状况大不相同。比如,现在用煤发电,加上新的除尘、脱硫、脱硝装置,排污水平可以达到用天然气发电的效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二是抓好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尾气排放问题。在抓好淘汰黄标车,提升油品等级措施的同时,应该把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尾气排放问题作为重点问题抓。原因是公交车、出租车相较于其他家用车、机关用车,有着更高的使用频率,甚至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使用,且大排量带来的污染排放也更多。三是要把中小企业的排污工作抓好。企业是排污当中的大头,现实情况是,大企业一般做得相对比较好,多数都能和环保部门做到监测在线,可以联网,因此监测情况环保部门能够管住。但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有的没有相应的环保设备,有的虽然有,但是没有监测在线,而且经常偷排、偷放,问题相对比较多,应该作为在抓企业排污工作的重点。

此外,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要有政策措施来引导和制裁不遵纪守法的人。而在科技和产业支撑方面,国家要进一步整合力量、整合资源、整体设计,做好基础性工作,做好攻关工作,为防治污染提供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修订的新环保法也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此,坊间舆论认为,包括大气污染治理在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将开启新的篇章,而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顺利对接新环保法也成为各方普遍期待。

今年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该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环保法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的治理和应对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比如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联合防治、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等。为此,有关专家认为,各级政府部门要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防治大气污染工作的合力,确保法律制度有效实施;要完善政策措施,科学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加快法律修改进程,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绿色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是新的机遇,尤其在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化的推进中,更会为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创造技术上、经济上的新天地。

 

企业鏖战空气净化行业开拓新的蓝海市场

近年来,在全国尤其是华北地区,雾霾天气严重,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治霾国家已经出台不少政策,转移高污染企业、优化产业结构等。但积患已久的环境污染难以一时扭转,雾霾下人们的生活还得继续,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因此催火了“雾霾经济”。比如空气净化器行业便成为雾霾天气的受益者。近日,互联网公司猎豹移动宣布进军家用智能空气净化器市场。其实互联网公司涉足空气净化器市场,猎豹移动并不是首例。今年年初,互联网企业360就与TCL共同推出一款智能互联网空气净化器T3空气卫士,联想旗下互联网创业平台也推出了一款智能空气净化器。据业内人士爆料,小米也即将推出自己的空气净化器。

互联网公司进军空气净化器市场,纷纷打出高配低价“发烧”战略。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空气净化器大多属于中高端配置,但售价均不超过2000元,而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同等性能的空气净化器价格多在4000元左右,稍微好一点的价格则过万元。互联网公司大规模进军空气净化器市场,并且走顶端低价的“发烧”模式,必然会对现在的空气净化器行业产生冲击。当然,互联网企业进入家电厂商的领域,获得最大益处的是普通消费者,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价格非常低,导致整个传统家电厂商的产品价格也不得不成倍地下降。专家指出,治理大气污染,并非只是简单地限制煤炭使用,而是需提升排污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只有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起来,才是关键之举。为此,应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对于电能生产者,制定严格节能减排政策,采取“上大压小”措施控制新建火电项目,同时鼓励清洁能源发展,比如促进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发展的财税政策,使得电能生产者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对于电能使用者,鼓励发展电能替代项目,比如扶持电采暖等政策,对居民住宅相关改造进行适当财政补贴,提高客户的积极性。积极普及家用电器,尤其是电热水器、电磁炉,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治理污染不可完全依赖对工业“关停并转”,对已有法律、技术、措施的严格落实和监督问责,积极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像四川那样科学制定出“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路线图”,让“好措施”得到“真落实”,方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