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齐扎拉:“拉萨净土”意味着什么 由拉萨市种植油用牡丹生发的话题
齐扎拉:“拉萨净土”意味着什么 由拉萨市种植油用牡丹生发的话题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17 16:44:42 浏览:430
字体:
分享到:

佛拉萨,人的纯净之土,人的夙愿之魂。你的轮回之始,我的无量之恩。

佛、拉、萨。静心静气,分三步,上齿轻扣下唇,气冲霄汉;舌底下颚,气若游谷;双齿微开,气若吐虹:佛——拉——萨——

以前,有位朋友在贡嘎雪山上向我朗诵《香格里拉佛拉萨》这一诗篇段落的时候,我不以为然,以为是作者故弄虚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遭遇成长的烦恼和彷徨,蓦然回首,我才发现,这段散文诗般的文字,道出了拉萨令人向往的真谛,就像仓央嘉措诗歌一样融化在我血液里了。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我这个四川藏区人也能飞到贡嘎机场到拉萨朝圣呢?

国庆前我来北京开会,恰巧,遇到了齐扎拉,遇到了刘大伟。一个是拉萨市委书记,一个是《香格里拉佛拉萨》诗篇的作者兼油用牡丹推广者。在农业部品牌农业国际研讨会上,一个介绍拉萨净土产业,一个阐述油料牡丹产业。而交叉点,恰恰落脚在拉萨。

拉萨,藏语意为圣城或佛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圣城”,历史文化“名城”,藏区稳定“要城”,青藏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国花牡丹落户拉萨净土,则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领异标新思想者,拉萨净土品牌亮

齐扎拉不但是一位我党的高级干部,还是一位哲理深邃的思想家。他的特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借势造势、因势利导。无论他身处滇西北的香格里拉,还是在高原圣城拉萨,总是不断推陈出新、领异标新。以前推出“香格里拉”落地生根,如今又推出“拉萨净土”亮眼品牌。

此刻,齐扎拉站在讲台上,“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向大家推介‘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当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接受,追求安全、优质、健康、营养产品生产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拉萨立足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水、土壤、空气、人文环境‘四不污染’资源优势,打造了颇具特色的净土健康产业,将产品与生命、健康的概念紧紧结合在一起,具有无污染、纯天然、口味好、营养丰、极稀缺的特点。‘拉萨净土’品牌的创建,进一步提高了净土健康产业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完全契合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区域产业优势,使拉萨跳出了传统的跟随型发展模式,步入了发挥拉萨优势、彰显拉萨特色、突出拉萨特点的差异化自主型发展快车道。”

在给人描述拉萨净土品牌未来美好愿景之际,齐扎拉回忆起早年的牧童生涯。齐扎拉藏名“勒咱·扎拉”,意为“由菩萨世家的根而来”。齐家从元代开始就在滇西北一带担任地方长官,“齐”是满姓,为清朝中央政府所赐。齐氏土司家庭开明而进步,在当地藏族群众中口碑极佳。齐扎拉的父亲曾当过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甸县副县长。“文革”伊始,齐家噩运当头,父亲被迫害致死,作为土司后代的齐扎拉,不得不在滇西北的高原净土上陪伴着成群的牦牛度过自己的少年时光。

牧人的生涯使他的心灵变得既博大又敏锐。牛儿在不远处悠闲地漫步,少年齐扎拉孤独地躺在开满各色野花的草坪上,望着天上飘过的白云,思考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思想者也是生产力。1995年,作为云南贫困地区之一的中甸县财政异常吃紧,县政建设需要花钱的地方非常之多,可谓千头万绪。年轻的县委书记齐扎拉审时度势,冷静地分析了中甸县建设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认为中甸的出路之一在于发展外向型的旅游经济,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率先树立一个能够被世人所接受的品牌。从那时起,一个有关“香格里拉”的构想在他心中初步形成。为此,他毅然从县财政中挤出了360万元用于“香格里拉”的考证与研究。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齐书记的做法纯粹是在“务虚”。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齐扎拉的这一着绝对具有先见之明。在调离迪庆之前,香格里拉品牌已经被评估达到600亿元人民币的价值,给迪庆藏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同等价值的扶持资金。

从香格里拉调到美丽拉萨,齐扎拉依然崇尚思想的力量。他在拉萨市委书记任上调研时发现:作为青藏高原的净城,拉萨的特色资源极具优势,净土、净水、净空、净心。这正是内地极其缺乏的资源。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时讲到“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如果西藏也被污染的话,世界将无净土”,“拉萨净土”品牌雏形油然而生。拉萨拥有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清的水、最纯净的土地、最清新的空气、最淳朴的民风,雪山、湖泊、草原、阳光,交相辉映,无与伦比,是当今世界上最清静、最圣洁的一片净土。拉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属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零下16.5℃,年平均气温7.4℃,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之称。地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土地总面积4427.7万亩,天然草地3168.4万亩,耕地83.2万亩,未利用土地753.35万亩,这些土地轮休多,是一块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草地、耕地,这些独特而“稀缺”的资源,对发展净土健康种养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青藏高原素来有“中华水塔”之称,拉萨境内江河年均径流量340亿立方米,湖泊储水200亿立方米,拥有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已探明年出水50万吨以上的泉眼达到16处,有发展以天然饮用水为主的饮品的良好基础。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拉萨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3%,是中国空气最为清洁的内陆地区;主要河流水质条件均为优,是中国水质条件最优越的区域;最新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农牧业化学化程度较低,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合成物质的施用量很少。全市生活垃圾实现了100%无公害处理。与这片净土齐美的还有朴实的拉萨人民,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保持着难得的心灵宁静、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纯朴的民俗民风。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优质的土地、善良的人民以及独特的农牧业生物资源,对拉萨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创建“拉萨净土”品牌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无法复制的先天优势。

从香格里拉到美丽拉萨。齐扎拉书记(中)会见刘大伟一行,拉萨市副市长占堆(右一)陪同

圣城牡丹栽净土,花开富贵在高处

国色天香,花开富贵。油用牡丹原产于我国,是一种多年生坚果生态灌木,在荒山野坡等非耕地上种植,适生范围广、耐干旱、耐贫瘠、耐高寒。牡丹籽油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油用牡丹项目在拉萨推广,始于刘大伟去年6月19日在拉萨会晤齐扎拉时,带来了瑞璞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和牡丹精油。作为中国牡丹资源开发促进会会长,刘大伟详细介绍了油用牡丹在高原地区适生的紫斑牡丹品性、特色和深加工后的巨大市场前景价值。齐扎拉书记非常重视,希望尽快安排专家来指导种植。于是就有了当年九月刘大伟会长介绍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材率专家捐赠油用牡丹良种到拉萨市和阿里地区。当年11月,河南洛阳紧接着也把观赏牡丹引种到拉萨。目前拉萨市已经试种300多亩,分布在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曲水县、西藏自治区农科院、拉萨市中心苗圃等地。

结合油用牡丹产业落户拉萨市的话题,齐扎拉书记畅谈“拉萨净土”品牌产业发展。长期以来,西藏特色产品有名无牌,始终处于“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状态,导致产品质高价低,没有走上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轨道,“拉萨净土”品牌的创建无疑给西藏和青藏高原特色产品插上走俏市场的“金翅膀”,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品牌”的品牌建设新路子。净土健康产业是以青藏高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水土为条件,以提高高原生态环境服务生命的效能和价值为核心,在推进高原有机农牧业生产的基础上,以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道地保健药材、乐活旅游和清洁能源为主体,以聚合多种独特资源、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为目标的地域型、复合型产业。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大力发展高原特色饮品、食品、药品、饰品“四品”,重点培育天然饮用水、奶业、生猪(藏香猪)养殖、藏香鸡养殖、食用菌种植、藏药材种植、经济林木与特色花卉如油用牡丹食用玫瑰、高原特色设施园艺和斑头雁养殖九大产业。通过实施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品牌营销等有效整合,企业与农牧户、养殖户形成联合体,实现“点与面”的对接,坚持走“公用品牌+企业品牌”齐头并进的路子,形成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良性互动机制,将“拉萨净土”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充分利用好,发挥好,以品牌壮产业,以产业惠民生,真正让经济强起来,环境美起来,群众富起来。

 

共拥一方纯净土,共享一片纯蓝天

拉萨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是世人心目中的圣地,拥有世界上最纯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天然物产极其丰富,有很多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绿色无污染的动植物资源,为生产制造最为纯净、健康的产品提供坚实的保障。

会场上,齐扎拉书记充满激情地说:“拉萨净土”品牌立于丰富内涵。首先,“拉萨净土”世界唯一。其次,“拉萨净土”品质最优。青藏高原地理地貌复杂,高寒缺氧、紫外线辐射强烈,动植物体作为保护性应激反应而合成大量具有抗逆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我们本着尊重大自然的精神,坚信大自然蕴藏着最强大、最有效的天然及健康力量,倾力于把这些天然修复力量奉献给全世界。“拉萨净土”品牌旗下产品采用青藏高原独有的天然资源作为加工原料,无任何工业污染,加工方法、技艺严格遵守自然规律,保证产品的传统品质和纯正风味。产品囊括所有青藏高原特色天然健康资源,品质世界惟一,健康功效独特,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健康的产品。

拉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1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并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素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拉萨特殊气候、地理、文化、习俗多年融合积淀的结果下,“拉萨净土”品牌旗下产业、产品大多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每个产业、产品都有其独特的理念、承载的文化和个性化的形象,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同来参会的拉萨市副市长周普国对油用牡丹产业很感兴趣,与刘大伟会长亲切交谈。刘先生向他介绍:时下油用牡丹项目风生水起,国家领导人及各地政府部门对此都非常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种植油用牡丹。目前可做油用牡丹的品种主要有“紫斑牡丹”和“凤丹”两种。“凤丹”牡丹适合在安徽、山东、河南等南方温暖地区大面积发展种植;西藏、东北、河北、山西、新疆、内蒙等寒冷地区能大面积发展种植的只有抗寒耐旱的“紫斑牡丹”。 

周普国则介绍说,拉萨变净土优势为资源优势,在西藏全区率先提出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打造绿色GDP增长极,探索高原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农牧民增收致富效果明显。去年9月开始,拉萨在西藏全区率先提出了以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着力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保健药品、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思路。油用牡丹、奶产业、藏鸡、藏香猪、食用菌、郁金香、玛咖、藏药材、高原水等净土健康产业在拉萨各地已基本完成布局。部分先期投产的项目,在促进农牧业生产集约化、现代化,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成效明显。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花卉示范基地,占地1600多亩,有1200多栋温室大棚,目前种植有油用牡丹、藏红花、玫瑰、香辣椒等高原绿色作物。依托净土健康产业,2013年岗德林农牧民合作社实现收入1078万元,给村民分红平均5000多元/户。种植蔬菜的农户,平均每栋(占地一亩)大棚收入15000多元,相比过去种青稞一亩地千元左右的收入,可谓大幅提高。

拉萨净土健康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具有绿色、低碳、高效的特点,符合国家对西藏提出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和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明显,齐扎拉书记真诚欢迎各位来拉萨投资兴业,共拥一方沃土,共享一片蓝天,共同开发高原独特的“净土”资源,促进协作,共谋发展,实现双赢。“拉萨净土”品牌创建在拉萨、市场在全国,面向全中国、服务全人类。拉萨净土健康产品正在以“拉萨净土”品牌的身份走出高原、步入全国、迈向世界。让世人发现“拉萨净土”魅力所在,让“拉萨净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共享拉萨净土健康产品。

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目标!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中,齐扎拉书记走下来,我看到刘大伟先生上来握住齐扎拉的手表示祝贺。我马上用镜头对准二人,“咔擦、咔擦”留住了他们剪影。

人们有理由相信,拉萨净土健康产品,定将给中国与世界带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