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网络植树节 线上线下互动播绿 第六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启动
网络植树节 线上线下互动播绿 第六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启动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07 13:07:41 浏览:415
字体:
分享到:

2014年4月11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东南卫视、新华社中国特稿社等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启动暨落地植树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卓榕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张世钢等领导、嘉宾百余人出席本次活动,并现场参与落地植树。

当前,气候变暖、干旱加剧、森林消失、物种减少、雾霾频发等生态危机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必然选择。“中国网络植树节”大型全民互动在线植树公益活动,自2009年3月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倡议和影响了数百万社会公众,以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新浪微公益、新浪校园、渤海银行、美国联合技术国际公司、曲美家具、高露洁公司、杭州宏铭等机构积极加入支持这项公益活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募集绿化公益资金近200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公益项目,一期项目援助甘肃省通渭县1.7万户贫困家庭,种植近10万亩、1000多万株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树;二期项目援助广西自治区金秀县600户贫困家庭,种植2400亩、68万株石崖茶生态经济树。为绿化祖国、西部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将启动三期示范建设项目,援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贫困家庭种植枸杞生态经济树,帮助他们通过种植枸杞生态经济树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和获得可持续
发展。

张永利在启动仪式上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国土绿化事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

张永利希望,网络植树工作不断深化内容,扩大领域,创新方式,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球十亿绿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好这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公益品牌。同时,网络植树这一平台已经与广西、江苏、甘肃、云南等省(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开展试点合作,筹建启动了省级在线募款二级平台,为各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本地区的植树造林、生态建设、自然保护等绿色公益事业创建了新模式、提供了新载体。

中国绿化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蓬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网络植树节”大型公益活动自创办以来,已影响和带动了近千万社会公众关注和参与这项公益活动,网络募款超过1000万元,在线植树超过500万株,援助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家庭种植生态经济林超过10万亩,为近2万户贫困家庭送去了绿色希望和财富。这表明网络植树、绿化美化家园这项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公益活动迈向全民化,为大家提供一个更为宽广、便捷的平台。我们一定不断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把项目进展情况及公众捐赠信息在中国网络植树公益网官方网站上予以定期公布。自今年开始,中国绿化基金会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探索推动以网络植树项目为代表的公众参与项目的反馈传播体系的建立,以确保该品牌项目的透明度、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着改善生态、发展经济、造福人类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必须大力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支持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网络植树节,这一新型的绿化募集方式必将进一步拓展绿化工作民间合作的新局面,为各地方动员社会力量加入支持本地区的植树造林、生态建设、自然保护等绿色公益事业创建了新模式和新起点,为进一步促进地方林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