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动物园里花样百出的猫冬模式
动物园里花样百出的猫冬模式
作者:张志国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06 14:50:36 浏览:430
字体:
分享到:

2014年6月,《绿色中国》杂志在“图片故事”栏目,刊登了北京动物园的动物们如何在三伏天避暑的故事,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现在已经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人们外出都感觉冻手冻脚,那么动物们又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冬三月呢?它们又是如何战胜严寒的呢? 每年进入10月,北京动物园就开始了各项动物防寒保温工作,500多种5500多只珍禽异兽因产地不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也分三六九等,因此过冬准备也是分级对待。 除了品性耐寒的北极熊、牦牛等少数动物的兽舍是避风式的,其他大多数动物居住的兽舍都安装有暖气,动物园根据动物的不同需求开始供热。来自非洲和南美洲的动物更是重点保护对象,象馆和犀牛馆控制在18℃至20℃,河马馆控制在18℃至22℃,猩猩馆、貘馆、雉鸡苑以及爬行馆和热带动物馆里的气温要达到24℃至26℃才行。除了室温,为了给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创造一个舒适的过冬环境,饲养员们费尽了心思。 猩猩喝板蓝根防感冒 猩猩馆和热带小猴馆室温可达到25℃左右,在饮食上也受到了特殊关照,增加了面包虫、花生等,还补充维生素、苹果、香蕉、蔬菜。 为防止动物感冒,兽医还在一些动物的兽舍里,不定期地喷熏过氧乙酸,让动物喝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这些手段看起来更像是对付调皮的孩子。猩猩爱喝牛奶,板蓝根就用牛奶冲调;长臂猿爱吃橘子,感冒清热冲剂就夹在橘子瓣里。由于措施得力,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只动物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