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一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专著和教科书——写在《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出版之际
一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专著和教科书——写在《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出版之际
作者:乔尚奎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05 17:02:30 浏览:474
字体:
分享到: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由姜春云同志主编的《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专著的主旨内容是论述地球生态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问题,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因此,专著的逢时问世,既是喜迎十八大的重礼,也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

这部专著是姜春云同志长期重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此前姜春云同志已主持研究并主编了《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等专著和重要文论,都引起强烈反响。为研究撰写好这部专著,姜春云同志作了大量深入调查研究,阅读了国内外几十部有关著作和上百万字的文稿资料,组织多名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课题研究组,并由中国科学院设立了课题研究项目。经过系统深度的研究和数易其稿,专著凝结着姜春云同志的心血和课题组成员的辛苦努力奉献给社会,我有幸作为第一批读者喜获此书。综观全书,深感这部专著集宇宙地球知识、生态学术观点及人类活动规律和发展观转变探求之大成,是一部具有锐智前瞻意识、厚重责任意识和坚实实践基础、扎实学术功底的惊世之作。专著洋洋45万字,共设15个篇目。文中用大量篇幅客观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指出由于环境恶化引发一系列生存危机,剖析了其深层次根源;在总结人类对此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理念;告诫和警醒人们现阶段是转换思想观念、用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理念的时候了;强调指出拯救地球生物圈,实践人类文明转型——由传统工业文明转变为现代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空前宏伟、壮丽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专著就此探讨回答了人类文明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系列问题。专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字表述简明、通俗,数据资料运用准确、翔实,文风活泼而不失严肃,可读性强。通篇研读,这是一部系统性、权威性、写实性的生态文明科学实践报告,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专著;同时,文中用较大比重篇幅阐释宇宙科学、地球生物圈、生态支撑体系、生态负债及休养生息等科普性、知识性问题。因此,这部专著也是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难得的教科书、工具书。

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共鸣。

本人结合学习十八大精神和研读专著,对生态文明有以下初步认识和体会: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梳理人类文明轨迹,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人类经历了被动适应环境、开发利用环境、盲目“战胜”环境到主动保护环境的曲折发展历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已经步入工业文明的时代。然而,我国快速工业化进程暴露出传统工业化所固有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这种制约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时间上看由短期制约向长期制约转变,从空间上看由局部制约向全局制约转变,从强度上看由弹性制约向刚性制约转变,从表征上看由隐性制约向显性制约转变。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长期秉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始终重视民族的永续繁衍、生生不息。那种蔑视自然、对抗自然、破坏自然的态度和做法,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是发展理念的升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领域,也涉及生产、生活、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同推进,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采取经济、技术、法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法制创新。积极推进资源环境生态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资源、环境、生态价值形成机制改革,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修订完善资源、环境、生态法律法规,推进自然资源综合立法进程。建立并积极推行衡量发展水平的科学标准、办法和制度。深入开展生态道德文化教育,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和文明健康消费生活方式。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要有成效。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深度和历史进程。我们相信,《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这部专著,一定会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普及和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繁荣、美丽的现代化国家!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