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将至,辛苦了一年的中国人又开始进入走亲访友、单位聚餐、客户答谢的时间,不少人都要“大吃一顿”。面对宴席结束满桌的剩饭剩菜,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曾经司空见惯的中国式“剩宴”开始引起网民的关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近日,几十位网民组织推行了一项名为“光盘行动”的公益活动,倡议在饭店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多少点多少,剩饭打包,“光盘”离开。“光盘”行动,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积极响应,参与到“光盘行动”讨论的网友人数以“千万”计。“光盘行动”也同时得到了中国餐饮业的响应,一些地方的餐厅,出现了“提议经营半份菜”,服务生手举“光盘”迎客的场面。
“光盘行动” 影响千万中国人
“光盘行动”在短短几天内便在全国范围迅速发酵,在微博上已被转发约5000万次。其中包括一些社会名流及演艺界人士。从发起人的几条微博开始,网友迅速响应,人民日报在腾讯微博也随之发起“光盘行动”,加上新浪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以及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转载,这一活动急速升温。
网名为“DLTV东伊”的网友说,支持光盘行动。想想天寒地冻缺衣少食的孩子们,自己节省的每粒米每颗菜都足已为他们撑起一片天。大家一起来行动!不留剩饭,节约粮食!
网友“快乐的神奇豆豆”发布了自己在餐馆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我要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光盘族 ,大家看看我吃得干净吗?”
部分酒店开展“厉行节约、文明用餐”倡议宣传
“我是光盘我光荣,吃货们行动起来!”网友天狼星发了一条微博,并晒出了自己吃干净的盘子图片,除了一点点黄色的油脂,盘子里并没有任何食物残渣。此篇微博也引来很多网友的称赞,大家纷纷表示菜点得多是避免不了的,打包回家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点很多菜,都吃不完。而我又怕浪费,好纠结。”网友邪恶的赛德向大家求助。网友欣女王回复说:“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当你想点5个菜的时候,你就要在心里默念3个就足够了!”“吃不了兜着走现在是时尚!”网友不斯文的淑女说。
“光盘行动”的发起者是北京一群因参加某培训而结缘的中青年人。这个团体有将近30个成员,从今年1月初有了号召杜绝浪费的想法到今天,“光盘行动”在微博上被转发约5000万次。他们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页6万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除了北京,呼和浩特等其他城市也正在加入进来,团队的成员不断地接到饭店、餐厅的电话,要求他们再多送些宣传页和海报来??
“光盘行动”何以发酵如此迅速?发起人是网上所说的公益组织吗?据记者调查,“光盘行动”的发起团队并非一个公益组织,成员来自金融、广告、保险等不同的行业。他们用IN_33来称呼这个团队。
今年1月初,IN_33中的三个成员发出号召“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想法,得到多人响应。1月10日,大家凑在一起讨论:既然每年都过光棍节,不如提议也设个“光盘节”吧。“光盘”二字出炉,这个行动有了既清晰明了又朗朗上口的代号。
1月14日,成员们在一起开了一整天会,商量怎么具体操作。除了发布微博,他们决定亲自把宣传页和海报送到大街小巷的各个餐厅去。会议结束已是夜里10点,宣传单连夜被送到印刷厂,先期印制宣传页1万份,海报5000张。
15日一大早,近30人的队伍出发,把北京城分成12个区域,2—3人负责其中一个区域。单页送到饭店的收银台处,由服务员发放到就餐者手中,海报张贴在饭店大厅的玻璃上、走廊间。当天下午,又追印5万份宣传页,晚上送到一些加油站点。这些宣传页第二天会跟随加油站的物流车分发到各个小的站点。
“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这是“光盘行动”宣传单上的话,相信任何人看到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都无法再忍心倒掉盘中的食物。
“我能想到会有人支持这次活动,但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发起人焦慧娟说。在印刷宣传单的厂里,一个小伙子看到了“光盘行动”的宣传单后被深深震动。当焦慧娟来取宣传单的时候,他递过来100元钱,说,“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个支持。”在很多餐厅,许多服务员都帮忙张贴“光盘行动”海报。“说起浪费,其实服务员看的最多,最心疼。”发起人刘文平说。
采访中,他们常提的一个词就是“快乐公益”。“我们只是利用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来做公益,很享受这个过程。”焦慧娟说。“其实不剩饭很简单,这对每个人都有益,而且是很轻松就能做到的。小动作有大成就。”
话虽如此,但行动中还是有一定困难。为了配合16日“光盘行动”启动仪式。15日晚上,他们中的10个人拿到5万份宣传单后就兵分三路,朝着8个加油站奔去——因为加油站来往人多,让员工帮忙将这些宣传单散发给车主们,辐射面就会很大。为了进一步扩大辐射面,他们选择的8个加油站在北京的不同方位,通州、丰台、海淀???田可是焦慧娟的丈夫,本来不是团队成员,后来也加入进来。在寒冷的晚上,他们开着车将宣传单送到各个加油站,希望“光盘行动”的理念辐射到更远的地方,传播给更多的人。
“有些餐厅就把宣传页夹在菜单的封皮和第一页之间,让顾客翻开菜单就能看到我们的呼吁。”为了更好地宣传光盘行动,许多餐厅也想出了很多办法。
在餐厅号召人们理性点菜,不多点饭菜,企业是否愿意支持呢?发起人王澜松说:“我们在餐厅的宣传基本上没有遇到阻力,无论是店长还是服务员都很配合与支持。如果在点菜时,服务员能对客人进行不要浪费的善意提醒,说明这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有利于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和饭店的口碑。”
中国式“剩宴”源于好面子
在全国上下倡导厉行节约之时,铺张浪费场面仍随处可见。近日,一组反映上海、广州等多地酒店铺张浪费的照片在网络迅速蹿红,不含酒水五六千元一桌的宴席餐毕,几乎没动过的螃蟹、整只鸡、整条鱼都被扔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后一张照片中家住甘肃陇南市徽县水阳乡牟坝村的老人王义忠的独白:“一年中有肉的饭不超过10顿。”今年64岁的王义忠说,他家只有三分菜地,包括农村养老保险、低保在内,他和老伴每月只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美味,而“舌尖上的浪费”让人品出的只有苦涩,直抵国人内心。尤其当看到这样的画面对比,更让人感觉不是滋味:一边是珍馐美味等着被倒进垃圾桶,另一边却是甘肃农民坐在自家厨房里展示冰冷的“馍馍”——那是他一个星期的口粮;一边是一筷子都没动过的盘中大鱼,一边却是普通百姓“这条鱼顶我一个月工资”的慨叹。
1995年,演员赵本山在春晚上表演的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对餐饮浪费、社会腐败等不良风气进行了讽刺。如今16年过去了,国人在餐饮上的浪费陋习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其实根本不需要点那么多菜,吃不了扔掉实在太可惜,打包回去也不一定吃,最后还是扔掉。”因为工作关系常需请客吃饭的章女士面对一桌剩菜很无奈:请别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餐桌上盘子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总感觉面子上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
“中国人大吃大喝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就遭到热议,明知道是浪费却因为‘面子’而未能杜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长江认为,曾经吃不上饭的中国人如今面对物质丰富无法做到理性消费。
反对浪费,所有人都不该置身事外。只有每一名公民从浪费主体走向节约、监督主体,整个社会的浪费之风才可能扭转。事实上,目前,普通人的节约意识和习惯相对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最大的浪费,基本上还是发生在公款吃喝领域。这并不难理解,花别人的钱自己享受,当然不心疼,更谈不上节约。所以才有了中央机关“禁酒令”。此令一出白酒股价应声而落。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代富曾表示,各类宴席上,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私家宴请,宴席散时总是吃得少、剩得多,公务接待剩得尤其多。为此,他和一些代表建议制定反浪费法,制止、防范和惩处浪费行为。
志愿者在北京一家饭店就餐后端起空盘合影
“要引导社会形成这样一种舆论,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是落后、愚昧的方式。简单节俭的吃饭方式与低碳生活、环保理念一样,符合国际观念,是时代的潮流。”于长江说。
他山之石值得借鉴。一些国家已经将“餐桌浪费”上升到了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并立法予以限制,剩菜超出规定分量时,消费者会被罚款,对浪费行为不予提醒的餐馆也会受到处罚。被倒掉的剩菜中,有许多是因为消费者“心里没底”超量点菜造成的,餐馆菜单中应标明每道菜的分量,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减少点餐过量。
全国各地多家饭店推出“半份菜”
“还剩这么多菜,您还是打包吧?我们免费提供餐盒。”广州不少餐厅、酒店正在展开打包行动,服务员游说食客打包,并游说到你“打包为止”。商务宴请由围餐改自助餐,部分宴请减菜两成。
四川成都美食文化产业协会向各餐饮业老板提议经营半份菜,以避免客人剩余食物。济南、南京等多家饭店也都相继推出“半份菜”服务,改变因为点菜太多,吃不完造成浪费。而安徽合肥某酒店门口,则新添了一景:4位服务生手举“光盘”迎客,高喊“就餐不剩饭,我要吃光光。”
近日,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烹饪协会、北京西餐业协会三家单位联合向北京市餐饮行业发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10家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响应。从1月24日开始,这10家企业的749个门店将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和“热菜拼盘”服务,并逐步提供免费打包服务,鼓励消费者将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
“家庭就餐造成浪费主要就是因为点的菜品太多,吃不完。”北京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汤庆顺表示,目前不少餐馆都是“标准盘”,菜品并不分大小盘,而消费者就餐时总想多尝几样菜品,结果点的多却吃的少,形成了浪费,而增加了“半份菜”后就可以缓解这种状况。据他介绍,从前期部分企业已经进行的实验看,区分大小盘和设置“半份菜”可以减少50%左右的家庭就餐浪费。
对于浪费情况更为严重的商务宴请,《倡议书》建议各家餐饮企业全面实施分餐制,改变原有的桌餐形式,将菜品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就餐者的餐具中,吃完一道菜再上一道菜,以避免浪费的情况。此外,为了减少浪费,首批响应《倡议书》的各家餐饮企业还将逐步提供免费的打包服务,不再收取打包费用,引导消费者将剩餐打包。
“春节式剩宴”:要“光盘”不如先“少盘”
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引发广泛关注。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很多人也开始担心,“光盘”会不会在以“丰盛”为关键词的传统春节面前失去影响力?那就暂时先从实际出发,要“光盘”先“少盘”吧。
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中国人总是习惯为家里置办丰富的年货,吃饭聚餐尤其不可少,“丰盛”是春节宴席的关键词。
从农历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不管是自己家吃还是招待亲朋好友,为了显示出节日的气氛以及招待客人的盛情,大多数人家都会备下多道精美的菜肴。生活好了,为了省去准备盛宴的麻烦,很多人家也通过在酒店预订的酒席来和亲戚朋友一起享用春节大餐。
过去的中国人大多处在贫困线下,物资匮乏,温饱是个大问题。因此,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在过年的时候吃点好的才算是对节日的尊重,也就是“一年苦到头,总要吃点好的”观念的由来。但现在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要吃饱和吃好并不局限在过年过节时。
面对三亲六戚家的春节“流水宴”,很多人纷纷发出感叹,“能在过年的时候吃点清淡的真不容易!”用“大鱼大肉”来显示“盛情”的时代已经过去,健康舒适的春节新宴才应是大势所趋。
当然,传统毕竟是传统,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时间。那就从最简单的做起,与其让春节宴席“光盘”不如先“少盘”。按需配食,荤素搭配,减少大鱼大肉的“盘子”,为亲朋好友上几道清爽可口的蔬菜,让大家的春节都过得更环保、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