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微风已经吹来,寒冷的冬天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 6 个节气,止于立夏前一天,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复发。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疾病的预防,春季其实也是“决定性”的时段,从春天开始,就应提前有针对性地养护五脏,为健康未雨绸缪。如何才能调整好自己的身体来迎接春天呢?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制定你的健康计划吧。
科学食补消春火
通过饮食等方略做好春季保养,是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春季肝火过旺容易肝胃不和,所以春天人容易上火,出现舌红苔黄、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牙龈肿痛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油炸食品)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总的饮食原则是:1.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是指主食中除米面杂粮外,适量加入豆类、花生等热量较高的食物。2.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是指奶类、蛋类、鱼肉、禽肉、猪牛羊瘦肉等。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如西红柿、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例如,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补脾润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菠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香蕉、生梨等。
除此之外,春季进补还应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在这类食物中,首推山药和大枣。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平时容易出现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春季更应该格外注意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
俗话说“日食五枣,长生不老”,大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龙眼玉竹排骨汤——由百合、山药、龙眼、莲子、薏仁、玉竹、芡实、蜜枣组成;山药枸杞水鸭汤——百合、山药、龙眼、枸杞子、陈皮组成,都是药食两用的甘味食材组成,能够补脾益肺,滋补肝肾,并能滋阴养颜。
防春困多吃黄绿蔬菜
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涩、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易怒等不适感觉,这些症状正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
按中医理论,肝属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春季呵护好肝脏能带来一年的健康。在西医看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掌管糖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而中医则认为肝的功能主要包括藏血和疏泄。肝气不足会出现周身不适症状,如眼干、厌食、疲乏无力;肝气过旺则烦躁易怒;肝气不疏易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感觉疲劳、嗜睡,即常说的“春困”。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有益,应季的野菜如马兰头、枸杞头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春捂秋冻”有道理
冷暖季节的交替总是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
每到春季,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就会出现一个高峰。究其原因,多变的气候是罪魁祸首。春季气温忽高忽低,气压变化大,气候也较干燥,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因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正是由于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穿着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当心霉变食物
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各种疾病细菌活跃的时期,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人类很容易因为感染或中毒等因素而得病。特别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说葱、生姜、韭菜、蒜苗等这类性温味辛的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类似的食物还有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等,在疏散风寒的同时,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水果食品),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还要注意冬季腌制的酸菜、咸菜、发芽的土豆、霉变甘蔗等这类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的食品要格外当心。
锻炼运动不可少
保健运动锻炼是春季养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
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一环。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强体防病。
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