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城市之光 ——重庆
城市之光 ——重庆
作者:于洋阳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01 16:49:24 浏览:409
字体:
分享到:

如果说每一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光芒,那么重庆点亮旅人之心的便是属于山城码头的,吊脚楼上的,蒸腾着辛辣的魅力光芒。
从成都搭动车启程,阳春四月的四川盆地,油菜花开放正盛,无处不在的大面积的金黄给初绽的心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这般苍翠的山川与植被,快速的在眼前掠过。四川多山,一路尽是隧道,柳暗花明,景色从不乏味。行至遂宁,大片橘树让人看的喜欢,果实都已被农人收获摘下,留下低矮密实的橘树,让人满是想象。快抵达时,火车预报车外温度27摄氏度,果然是重庆的温度。

 洪崖洞

洪崖洞美在建筑。山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形样貌孕育了独特的吊脚楼建筑,古朴动人,轻盈而富于生活的情趣与灵性,是巴渝文化的独特载体。洪崖洞是昔日的通商口岸,商贸极为繁华,山城人的吊脚楼也在这里得以保护和修复。这里曾是重庆穷人生活的地方,每到清晨,洗衣人与纤夫劳动的声息构成了这里人民坚韧的生活奏鸣曲,坚韧粗犷的重庆人也是巴渝人的性格符号。

今天的洪崖洞是一处古早味与现代感结合,中西合璧之所在:吊脚楼、石板路、仿古建筑群......内部错落而设酒吧、西餐厅,闲坐其中,眺望两江,心灵仿若游离于当下,被这古朴的氛围和轻灵的水汽所温润。

从洪崖洞沿着江边一路走到朝天门码头,一回首,远处的吊脚楼群灯火全开,一片华丽璀璨,朦胧中又带几分诗情画意,只能叹绝美!灯火让整个城市活了起来,历史辗转浮沉奔流在江河的动与静,今朝的喜乐年华辉映在码头的日与夜。有很多景致,身处其中未必见得其动人之处,有距离才得窥其全貌。

朝天门

行至朝天门,长江和嘉陵江两江在此汇合,公元前三百多年前的“古渝雄关”,今日繁华胜景,百舸争流。

朝天门的夜游是重庆最美的光景,沿江边从洪崖洞一路走过来,江面平静深沉,黑夜遮住了它的颜色和波涛。转过一条僻静的小街,开始有游人的喧哗声,朝天门码头也就到了。
有码头的城市,人都多了些潇洒与豪迈。江边广场上中年妇女随音乐欢快舞蹈,老婆婆不紧不慢的做着粉色的棉花糖,小伙子手中硕大的风筝在天际飞舞成一条游龙,活灵活现。江边的台阶坐满了人,我和友人也静静坐在石阶上:这样的晚上有着初夏的温度,江上游轮一艘接着一艘,俗艳的灯火让人好似穿越回90年代的光景。朝天门和香港的天星码头极具相似之处,少了几分奢华,多了一丝乡土与亲切。

朝天门的晚风沉醉了爱侣,温暖了老者,平静了奔波的旅客。在那一刻,亦融化了我眼前的灯火,让我成了一个诗人,心中尽是温暖柔软和惬意。风景的意义只在当下,只与那一刻的自己相遇,契合。过往的迁客骚人在江水旁留下过多少情思我不懂,只在这码头看尽了属于这个城市的光芒。

辣椒与火锅

民以食为天,口腹是人性的关口,饮食也无疑是一个城市性格最直观的体现。3天重庆行,火锅、山城汤圆、麻辣烫、辣香锅、小面、沁园西点、手工合川桃片、瓷器口的陈麻花,我没有错过一样。

中国最地道的火锅一定在重庆,而旅行中的我也有幸在重庆品尝到了辛辣带来的感官享受与令人着迷的魅力。重庆是火锅的故乡,从明末清初朝天门码头纤夫们毛肚配辣椒的粗放烹调果腹祛寒,到今天神州各地都交口称赞的川味美食,火锅是山城饮食中最鲜亮夺目的一笔。火锅,寄托着属于山城的一份情怀,更是重庆人豪迈的杰作!

自古巴蜀有“尚滋味”,“好辛香”之传统,辣椒是重庆餐桌上的必备品,提味除湿的功用自不必说,积年累月与辣椒为伴的重庆人也有了一种如同辣子般泼辣豪爽的气质。初夏的夜晚空气中流动着温热的湿气,街边的火锅店,觥筹杯盏,红汤沸腾,辛辣中奔涌着的是生活的热情与暖流,店面与餐桌透视着城市浓厚的市井与情怀。

山城,码头,辣椒,火锅,属于重庆这座城市的符号还有很多很多:渝中区的夜晚有繁华如梦的夜景,山城蜿蜒起伏之上、水泥森林之间交相辉映的城市之光看来繁忙却也让人内心安定;解放碑步行街美食美女美轮美奂,而那全国唯一一座纪念抗战胜利的纪念碑也在这里矗立——一座精神与文化的支撑;沙坪坝作为老城区的代表,我在这里与嘉陵江旁山崖上的吊脚楼相遇,只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数十年前的老重庆,耳畔响起一首古朴的歌;磁器口的石板路,白墙灰瓦的小街,还有独具特色的重庆籍民间画家的小店......

重庆之美,一言难尽。有着许多都市的共同点,然而又那么独一无二。泼辣潇洒的重庆有静如水宛如诗的闲暇姿态,也有让人在沸腾过后安然思索踱步的静谧。

白昼与黑夜流转,重庆依然在日光与灯火中展现着曼妙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