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位来自安徽农村的16岁少年易宏进到北京闯荡,当时的他拜师学炸油条。学徒一年之后,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油条摊点。后来,他真的拥有了自己的早点摊,再后来他还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起名为“青年餐厅”。
1999年,他创立北京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2004年,他被评为“优秀进京创业青年”; 2005年,被评为“优秀进京创业青年——首都文明之星”;2006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服务明星”;2007年,在“徽商大会”上荣获“安徽省杰出餐饮企业家”称号;2008年,荣获第三届“巢湖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0年,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2011年,荣获第十四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1988年,他只身进京自主创业经营早点, 依靠着炸油条、卖包子的早点经营,白手起家。经过20多年的磨砺,已发展成为集物流、配送、培训、研发为一体的连锁餐饮企业,旗下拥有“青年餐厅”、“青石牛”、“徽湘苑”、“ 新诚嘉”等四大知名品牌,布局北京、天津、上海、安徽近30家直营连锁门店大型餐饮连锁集团。
坐落于北京朝阳区朝阳北路的青年路一栋5A写字楼的北京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总部办公室里处处洋溢着青年精神,不断变换的新鲜感,纯净简约风格,时尚气息随处可见。谈起当初为何选中青年路这里作为企业总部,易宏进直言当年就觉得青年路这个地方是个好地方,青年餐厅的大本营在青年路,非常适合。
在北京,易宏进的经历可谓坎坷,他的成功太不容易。易宏进感慨地告诉记者,从25年前的简陋小店到现今30家直营连锁的璀璨绽放,“新世纪青年”历经了坎坷的路途。
炸油条少年变成餐饮界老总
可以这么说,在京城的餐饮界,易宏进的经历是一段难以超越的餐饮奋斗传奇,他的创业故事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一部电视连续剧。易宏进说自己是“小三毕业”,见记者诧异的目光,他笑着解释,就是小学三年级。他说当年家里太穷了,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他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
1973年,易宏进出生于安徽巢湖(今马鞍山)市含山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和中国大多数的农村生活一样,易宏进的父母生活窘迫而拮据,他只读了三年小学就被迫回家干活。
中途辍学的易宏进,瘦弱的肩膀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放鸭子、帮父母种地,是他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几年之后,16岁的他来到了北京。易总说当年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对什么都感觉新鲜,见到柏油马路、路灯都觉得新鲜,他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没有见过,当时就想就是在北京讨饭也不回去,无论生活如何艰辛都要坚持下去。
16岁的他开始第一次涉足饮食行业,干一名早餐学徒。每天晚上12点开工,到第二天早上10点收工的高强度劳动,让身为油条学徒工的易宏进明白了生活的艰辛,而现在他的坚忍不拔和永不低头的性格,也是在那时磨练出来的。炸油条后的两年。他的心又开始不安起来:“这样不是长久之计,我想要属于自己的早点摊位!”这样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萦绕。
“为自己的将来打天下”,这是易宏进的又一次关键性跳跃,这种不甘仰人鼻息的斗志,为他的后续成功奠定了基础。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在北大和清华之间的蓝旗营,开始了自己的早餐经营,但是由于那仅仅是一个小摊位,没有任何的经营许可证,自然成了城管围追堵截的对象,所以每天的“猫和老鼠”式的斡旋就成了家常便饭。而这种麻雀战的打游击模式,促使易宏进向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这样的“躲猫猫”经营,让易宏进更加注重人脉的重要性,在选了新的地方开早点之后,他开始向“居委会大妈”靠拢,因为从这里可以获得合格的经营许可,最为主要的是能够得到附近居民的认可,让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吃店长期的开下去。他成功了,不仅获得了正常的经营许可,而且每天来吃早点的人都络绎不绝。易宏进说自己不是夸口,当年他炸油条、蒸的包子、炸鸡、泡饼、刀削面做的都非常地道,老百姓都非常爱吃。
1995年,早点经营日趋平淡的易宏进,经朋友介绍,接手了一个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小餐厅,这个餐厅就在陶然亭公园北门。凭借七八年的打拼精神和积累下来的餐饮经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将餐厅扭亏为盈。这个餐厅的正常营业,从而让易宏进摆脱了单一的早点经营模式,开始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这个餐厅,让他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当时的他21岁,正是年轻有为,激情迸发的好时期,本着“青年象征着希望和憧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晨八、九点的太阳。”的这一初衷,将餐厅更名为“青年餐厅”,这是现在青年餐厅的前身,也是新世纪青年饮食的文化发展之源。
每一个成功的收获都必然经历一番创业的艰辛。1998年,当时生意蒸蒸日上的的青年餐厅遭遇隔壁新开的一家正规的餐饮店冲击,生意开始变得艰难起来。是继续经营还是改换门庭?正在踌躇之间,他偶然之间听说一个让他振奋的好消息:隔壁新张开业的这家餐厅因经营不善要转让。这让善于在夹缝中生存的易宏进一夜未眠,在接手和放弃之间辗转反侧:不接手,则仍旧意味着局限性的小餐厅经营,接手则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空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营压力和挑战,但是更有着空前的机会和契机。这一晚上,他仿佛经历了整个人生。天亮了,他自己也有了答案:“即使债台高筑,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也要孤注一掷。”翌日,他筹措资金盘下了隔壁的品牌餐厅,并在1999年将两个餐厅合二为一,重装一新。青年餐厅陶然亭店就此开张。回想起来,当年这个“蛇吞象”决定,成就了今日的易宏进和“青年餐厅”。
母子品牌战略让“新世纪青年”发扬光大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餐厅开创以后,无论是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都非常缺乏,发展之路受阻。在这样的情况下,易宏进的表弟胡祥和易宏进的哥哥易宏前先后进入“青年餐厅”,并且迅速的承担起公司的管理重任,为踯躅前行的“青年餐厅”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个人分担起了公司发展的责任,从产品,营建、市场,运营,物流,外联等多个方面,各负其责,从杂乱无章的厨房起手,到重整之下的先进厨房管理制度,从毫无观念的外联秩序,到层出不穷的外联方式,从初始的盲目到井井有条的完善管理,3个睿智的青年才俊完成了自身的提升和蜕变。
2008年对于发展中的青年餐厅而言,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那时候的青年连锁,已经遍布北京各大主要城区,但是依然保持着京外市场的零记录,这对于雄心勃发的易宏进来说,是一个缺憾。所以运筹帷幄之下,决定拓展上海市场,实现跨地域经营的初步构想。2008年12月上海中兴路青年餐厅的开业,也是青年餐厅开始全国连锁经营的标志。2009年新世纪青年餐饮挥师东进,登陆天津,从此展开了全国发展的步伐。至2013年为止,易宏进创立的青年饮食,已经发展成为横跨北京、上海、安徽、天津四大发展区域的连锁企业。
易宏进坦言,能让北京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不断发扬光大他靠的是多品牌或者说是母子品牌战略。“青年餐厅是我们的核心品牌和母品牌,与此同时,我们还自主创建了青石牛、徽湘苑、新诚嘉等子品牌。几大品牌分别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市场细分,相对独立,互相补充。1999年青年餐厅创立以来,我们的菜品一直走大众化路线,2003年的时候,我曾经将当时四家店中的三家店改成经营徽菜,尝试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是很失败的,最后赶快改回来。这次教训使我认识到,青年餐厅的定位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定型了,决不可以轻易改变。在扩张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很好的店面,离另一个新开的店很近,我们又不舍得放弃。所以就萌生了创建新品牌的念头。而创建一个全新品牌,完全有悖于连锁经营的初衷,采用母子品牌的思路,使原有品牌的效应得到了有效延伸,既不会产生冲突,又能在市场资源上互相补充,可以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记者问易宏进:“这几个品牌的定位有什么区别?”
他回答说:“相比青年餐厅,青石牛是产品品类上的突破,徽湘苑是菜系上的尝试,而新诚嘉则定位于中端市场。青石牛,突破了青年餐饮单一的产品元素,以铁板烧为载体,突出高品质低价位的时尚平价铁板概念;徽湘苑,打破了青年餐饮单一的经营风格,以徽菜和湘菜为主要出品,经营中搭建‘黄梅戏’特色舞台,突出徽文化的凝聚厚重质感。以上两个品牌采用标准化作业和规范管理,是公司流程化标准化的试金石。新诚嘉,是引领海派文化的品牌,定位“海派”文化内涵,将海派文化包容和大徽菜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全新的大徽菜概念。”
易宏进2010年3月做客《奋斗》节目,接受央视主持人阿丘专访
易宏进认为,四个品牌各有不同:青年餐厅,立足于大众消费,以时尚的装修风格,舒适的就餐环境和物美价廉的菜品抓住了消费者;青石牛,立足时尚餐饮业态,将中高端消费的铁板烧在保证质量和口味的前提下以更加平价亲民的价格体现;徽湘苑则注重地方特色菜的发展,吸取徽菜和湘菜的精华,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新诚嘉走的海派路线,将徽文化与徽饮食融入到海派文化之中。
希望青年餐厅能够全国开花
在京发展的25年,无论是从懵懂入京后的拜师学艺,到第一家早点摊位的开张,再到购并中式餐饮后的资金筹措,易宏进都得以贵人相助,关键时刻得以化解困局。如今志存高远的他在回忆起当初的艰难创业史的时候,都感慨万千,易宏进曾经说到:“这不是我自己的企业,这是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一起构建起来的饮食集团,我必须时刻铭记他们的教诲及苦难时候的温暖臂膀,代他们把现在的青年企业做好。”
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自谦为“站在别人肩膀上成功”的易宏进,从不敢贪功,而总是以“饮水思源,投桃报李”的精神来感恩。以“爱·责任·分享”为核心的“青年大爱”正是时下新世纪青年餐饮所奉行的一个经营准则,大爱奔流下的青年企业,在细节处体现着爱的精神,以关爱的力量来感恩于每一个顾客的支持和帮助。将爱落实到实处,倡导人性化,温情化的管理。让顾客切实体验到家的感觉。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易宏进一直把员工的整体素质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所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素质培训也是新世纪青年餐饮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正如他经常说到的一个道理:“人总是要与外界接触的,在我们培训下的员工,大部分都摈弃了自身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实现了自身的完美蜕变。”。这样的人才培训理念,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青年企业的20多个直属店中,几乎每个店都悬挂着不同的锦旗,“拾金不昧” 、“服务标兵”等激励的内容,正是顾客对青年餐厅的肯定。
在回报社会的工作中,新世纪青年餐饮也不甘落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易宏进代表公司首先捐赠20余万,公司旗下的20家直属店全都进行了自发的捐款活动,而且有不少店还主动联系当地医院,进行无偿献血。在面对媒体的镜头,易宏进的真诚打动着每一个观众:“这并不是我炒作的噱头,也不是顺应当时的局势。只是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完全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帮助的青年餐厅,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虽然款数不多,但也是为灾区遭受苦难的兄弟姐妹奉献的一份爱心。”
在谈及未来的发展愿景上,易总心怀天下:“我们将继续拓展公司的全国连锁化之路,在未来的规划中,我们将尝试在全国各个区域乃至国外开设分店。我希望青年餐厅能够世界开花!”
志当存高远,人生贵追求。终身学习有道,万事情理之中,改变心智模式,宽容的心态看世界。这,就是易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