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满怀希望的时刻。在2013年的春天,肩负人民重托,心系百姓梦想,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商国是、议大计。
党的十八大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奋力开拓改革发展新局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激荡着13亿人的新期盼。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这次全国两会承载着更大的期待。怎样把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如何以实干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这个春天,从两会会场到街头巷尾,“中国梦”成了13亿人民共同的话题。
中国梦,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实现公平正义,既需要处理好教育、就业、养老、医疗、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只有这些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中国梦,是对改善生活的渴望。无论是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还是医疗、教育等方面,人们需要民生的改善,需要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只有民生的持续改善,百姓才能心安,才能露出舒心的微笑。
两会期间,无论是分组审议还是相互交流;无论是话改革,还是谋发展,在“中国梦”面前,“不能等”成为代表委员话语中的高频词。
为何不能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接近不等于实现,不真抓实干,梦想永远等不来。”
2013年春天的这个盛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如何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代表委员用语言和行动给出了答案——实干、实干、再实干!
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企盼的就是“过上好日子”。能够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而实现这样的中国梦,需要克勤克俭、辛勤劳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不断满足民生之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奉献自己的力量,并形成合力,脚踏实地的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