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小档案:
林泽民,1955年生,安徽省怀远县人。1976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现任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拥有80多项专利,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认证,拥有美国UL、澳大利亚SAIGLOBAL、加拿大CUL、马来西亚SIRIM等国际权威资质。其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2009年度荣获安徽省外商投资企业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在全球广阔的铝合金电力电缆市场上,林泽民带领的“欣意”是惟一的中国品牌。他不仅是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的发明人,而且是领军者;他和欣意为中国电缆业带来了一场材料的革命,通过科技创新形成了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如今,他布局的电缆战略正在顺利实施中,届时一个国际一流电缆航母将屹立于世界东方。
林泽民接受绿色中国网络电视采访
“这是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其导电性、柔韧性、延伸性、抗蠕变性等方面均优于铜芯电缆。”5月10日,在即将竣工的河北石家庄市一中教学楼工地,一名正在铺设电缆的施工人员指着手中的电缆对记者说:“和铜芯电缆相比,这种铝合金电缆价格要便宜30%左右,施工更加简便。综合折算,一个工程至少可以节约40%的电缆总成本。”
这种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来自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家企业——河北欣意电缆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由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25亿元,设计年产值100亿元,目前已经投产。
欣意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采用30多项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微量稀土元素、铁元素以及特殊的工艺处理,使产品在导电性、柔韧性、延伸性、抗蠕变性、抗腐蚀性等方面均优于铜电缆,综合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四家铝合金电力电缆专业制造商中惟一的中资企业,自主研发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拥有美国UL、澳大利亚SAIGLOBAL、加拿大CUL、马来西亚SIRIM等国际权威资质,产品已连续8年出口美国23个州,2010年进入国内市场并成功应用到目前1000多个工程项目。
而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的发明人,就是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泽民。
林泽民与国际友人在一起
自主创新 打破西方垄断
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电力电缆专业制造商。创业,奋斗,发展,壮大。在林泽民的带领下,欣意公司走出了一条不断创新,同时又踏踏实实的道路。全世界目前有四家铝合金电力电缆专业制造商,其中惟一的中资企业就是欣意公司。
欣意公司自主发明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在国内独家解决了“以铝代铜”的难题,被称之为一场有色金属的材料革命。可以这样说,在电力电缆制造业,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欣意都已经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林泽民看上去不太像一位商人,高挑的身材和谦恭的态度更像一位学者。提起电缆,林泽民的脸上充满兴奋,记者感觉他不是在说电缆,而是在谈论自己深感骄傲的孩子。
“电缆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我国电缆年产值已突破1万亿,成为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产业,其中97%的电缆是铜芯电缆,用铜量约占全国消费量的50%。而我国是个贫铜国家,目前进口依存度高达60%。因此,如何寻求战略物资替代,解决铜原料安全和可持续供应,已经成为涉及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重大战略课题。”
林泽民说,在中国国内,我们制造电力电缆曾一度使用过铝,但在使用过程中,纯铝制作的导线脆、拉伸性很差、易断裂,后来不得不用铜作为生产材料。铜的价格比铝高很多,铜电缆的成本也相应提高了不少,但因为国内没有生产稀土高铁电力电缆的技术,我们只能用铜。其实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早就存在,只不过,这种技术一直掌握在北美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手中。因为比铜的成本要低很多,西方国家以铝合金电缆代替铜电缆已有40多年历史了,产品普及率超过80%。LCAN、SOUTHWIRE、NEXANS三家铝合金电缆国际巨头长期垄断着市场和技术。
1993年,林泽民创办了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他开始琢磨以铝代铜,研究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一段时间里,他查资料,做实验,几乎夜不能寐。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林泽民的愿望实现了。他消化吸收国内外种种电力电缆制造先进工艺,在铝中增加铁、稀土等元素,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实验,终于制成了成熟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
林泽民说,当他宣布这一成果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后,这一消息震动了北美电力电缆制造界,他们意识到,一直由自己垄断几十年的技术优势,即将被打破。在国内电力电缆制造界,同行们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一位国家电力电缆生产专家激动地拍着林泽民的肩膀,称他新发明的稀土高铁电力电缆是“民族产品”。林泽民本人,也因此被许多国内业界人士称为电力电缆材料科学研发的“民族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绝缘技术专家雷清泉先生说,从林泽民发明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的制造方法这件事上,他看到了中国未来电缆行业发展的新希望。
作为发明人,林泽民对于自己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了解透彻。他说,目前,制造工艺已经十分成熟的欣意牌电力电缆,主要有以下几点特性:
一是节能,节材,环保。铝的熔点660℃,远低于铜的1083.4℃。所以,铝及其合金材料的工艺冶炼环节,大大降低了煤、电等高耗能资源用量,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十分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是高科技专利材料降低了火灾风险。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火灾15%以上是由电缆短路引发的。而欣意牌稀土高铁电力电缆采用自主研制的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加上其独特的自锁型铠装结构,当电缆外火温度达到近千度时,可实现不延燃、不滴落,低烟无卤,从而大大降低了火灾风险和人身安全隐患,因此也被称为“救命技术”。
三是各项性能指标优越。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采用30多项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微量稀土元素、铁元素以及特殊的工艺处理,使产品在导电性、柔韧性、延伸性、抗蠕变性、抗腐蚀性等方面均优于铜电缆。
四是欣意公司自主研制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腐蚀性。根据美国材料学会公布的数据,欣意公司产品的使用寿命高出铜电缆十年以上。
谈起当初研制稀土高铁铝合金的经历,林泽民笑了:“那时候,我也挺郁闷的。全国13亿人,就没有一个人相信我,不是说我瞎折腾,就是说我在忽悠人。”说到这里,林泽民用力地挥了一下手,好像在表明自己一种决心:“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有过硬的产品,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最终一定会得到认可。”
林泽民说:“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欣意牌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的性价比更具竞争力,产品连续8年出口美国23个州,无一例质量事故。目前,欣意公司已申报80余项专利,并分别通过了美国UL、加拿大CUL、澳大利亚SAIGLOBAL、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打造民族品牌,必须走出去。我们的产品拥有全球资质,经得起全球的任何检验。美国市场我是用科技进去的,美国UL证书上面的物料号和材料号就是我安徽欣意的。”林泽民说,“美国人不相信我们的检测数据,每月都要来我们这里随机抽取一段产品检测。如果有一次检测不合格,就马上取消准入资格。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打开美国市场,首先证明我的技术过关。我在世界稀土铝合金产品上烙了一方中国印。”
说这话的时候,林泽民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我真正在意的是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的研制成功,终于能够实现中国电缆行业的以铝代铜了。欣意牌稀土高铁电力电缆的柔韧性比铜电缆提高了30%,抗蠕变性比铜电缆小40%,延伸性比铜电缆提高了50%,代替铜导体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的目标是,掌握核心科技,实现战略物资替代;以材料革命为源头,延伸至产业革命,带动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林泽民介绍,欣意牌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可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交通、矿产、船舶、化工、军事等领域,在复杂恶劣的工程环境下使用,其优势更为明显。在国内,欣意牌稀土高铁电力电缆已成功应用到上千个工程项目,获得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消防总局、南方电网、中国铁路、中国石化等权威认证和推广使用。
打造属于世界的民族品牌
3月上旬,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来自河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欣意电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于贵良向大会提交的一份名为《关于抢抓铝合金电缆代替铜电缆战略机遇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有色金属行业和电线电缆行业的广泛关注。文中希望国家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及树立民族品牌等问题上加大力度,“铝代铜”从战略层面提交到了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案头。
这一建议受到了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并详细询问了“以铝代铜”这一行业发展的现状。于贵良说自己并没有专门去研究,因为建议上的每个字、每个数据都是这些年他从市场推广一线中总结出来的。长期泡在市场中,他深知这个行业发展的艰辛,更坚信未来是光明的。
去年,国务院讨论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新材料产业也位列其中。根据规划的要求,国家将来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生产的稀土高铁电力电缆,无疑与国家提倡的这一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林泽民说,欣意牌稀土高铁电力电缆的成功研制,之所以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并被业界冠以“民族产品”的称号,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国内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终于能够实现“以铝代铜”的目标了。
在全球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力输送及机械设备制造业,铜电缆的需求量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以铝代铜,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单就我国来讲,铝的价格,远远低于铜。在我国城镇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中,使用这种新型电缆,无疑可以帮政府和企业节省大量投资成本,对创建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铝矿资源和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其中铝矿探明储量为3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由于普通铝芯电缆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较差,所以铝芯电缆占中国电缆总量仅为3%。作为宝贵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国稀土初级产品产量和供应量近年来占到世界市场90%以上的份额。在现有的产业格局下,中国依然只是在充当廉价原材料供应商,稀土高利润的应用环节是中国所欠缺的。所以,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的应运而生,极具资源和技术优势。多方面的条件决定了,这种电缆的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河北欣意公司副总经理郄宏芒说,正是因为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优异性能和较低的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预言:今后的电缆市场中,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取代铜芯电缆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4月19日,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到河北欣意调研,在详细了解稀土高铁铝合金的优异性能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概:“稀土高铁铝合金的诞生是一场有色金属的材料革命。”
“我们的员工在了解了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后,大家都很激动,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大家表决心,要让我们的产品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挥它的优势。”林泽民激动地说,试想如果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都用我们的产品,和铜电缆相比能降低30%以上的成本,用节省下来的钱,又可以多盖多少住房,让多少个家庭安居乐业。
“我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我要给我的员工国企所没有的待遇”,“我的公司未来会进入世界500强”……林泽民说的这些话,似乎有点狂傲。但是如果看到他的干劲儿、了解了他的事业,你就不得不佩服他的气魄和雄心。
布局未来 欣意的强国梦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总书记在参加科协、科技界联组会议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不仅应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更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林泽民对记者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以铝代铜,而是由材料革命延伸至产业革命,实现战略性资源﹑能源替代。”
如今,欣意电缆豪情满怀,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内完成3个“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高端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和建设,5年内实现500亿元的工业产值规模,力争打造成为中国电缆工业重要产业集群之一和新时期世界铝合金电缆工业的新高地。
“在我国,稀土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矿石对外出口,而没有被广泛地使用……人家外国把稀土弄过去用来填海,将来挖出来留给子孙后代用;我感觉到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极大地浪费,肉就卖成豆腐的价钱,这不平衡呀……因为我们所利用的只是零点几,零点几的话,那么一吨稀土的作用就可以放大无穷倍,大大提高了稀土的应用价值和附加值。”林泽民把自己和欣意电缆的未来都放在了国家和国际的大背景下去审视。
“我们要把这个产业当作利国利民的事业来做”,林泽民坚信,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为身边的人、为社会、为国家带来了什么。
在河北欣意电缆有限公司奠基时,林泽民说:“本次项目作为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产业战略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坚持市场导向,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致力于推动区域内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公司计划2015年底前完成本次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并通过投资新建、重组并购、OEM加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进而打造区域内稀土铝基新材料高端产业集群。”
有激情和梦想就能创造奇迹。河北欣意电缆公司来到石家庄后,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及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此项目于2012年2月29日奠基,4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0月28日即建成投产,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国内外是绝无仅有的。
当记者一行走下汽车,迈进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行大街东侧的河北欣意电缆有限公司大门的时候,早晨还笼罩着石家庄的浓雾正缓缓散去。明艳的阳光洒在整洁宽阔的厂区内,将笔直的大道两旁排列整齐的厂房映照得异常明亮。
几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站在厂门口迎接我们,腰挺的笔直,神情一丝不苟。
“我们现在看到的厂区,是河北欣意电缆有限公司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700亩,总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设计为每年100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低压电缆。”他们娓娓道来,“整个一期工程于2012年2月29日奠基,同年10月生产出第一批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从奠基到投产,只用了短短8个月的时间。我们欣意人创造了一个令人瞠目的速度,也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顺着厂内大道一字排开的,分别是连铸连轧车间、裸线车间、塑缆车间、盘具车间四排厂房。车间内,一条条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一脸专注地忙碌着。拉线、绞制、绝缘、包覆、铠装……一种奇特的韵律随着工序的流转在车间里回旋。
“知道你们生产的是什么电缆吗?”记者问一名生产线上的工人。
“当然知道!我们生产的是节能环保的新科技产品——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是未来‘以铝代铜’的新趋势。”
走出车间,工作人员指着厂房东侧一排排的白色钢架结构说:“这三个是正在建设中的车间,它们和正在投入生产使用的厂房都属于一期工程,其中两个为35kV的交联车间,主要生产中压电缆,另外一个为汽车线缆生产车间,预计在今年6月份左右可以竣工。”
该公司销售总监张臣介绍,河北欣意项目是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在华北建立的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为2000亩,将分为三期建设。除了一期工程外,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主要包括高压生产车间、员工食堂、办公楼和员工宿舍等,预计在2015年可以投入使用。三期工程主要是建一座研发大楼,用于院士工作站、技术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张臣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每年100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届时,不但河北欣意将成为欣意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石家庄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研发生产基地,并将形成“以铝代铜”的高端产业群。
今年2月1日,安徽欣意电缆有限公司电缆生产项目签约仪式在宿州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举行,林泽民和宿州市相关领导出席了仪式。这是林泽民战略实施的又一个重大项目。此次签约的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矿用电缆、汽车用电缆及家电用电缆,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约100亿元。待项目建成后,林泽民的电缆蓝图中又将增添一只展翅高飞的“金凤凰”。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多考察一些成功的企业会发现,个性中蕴含着共性。有媒体报道,美国一家公司花了二十年时间跟踪了五百家世界大企业。他们发现,这五百家企业共同拥有一些相同或者相近的价值观。例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一个企业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它将影响甚至决定这个企业的成败。林泽民说,对于欣意人来讲,无论是作为董事长的他,还是企业的众多员工,在对这个企业及其产品有了深入了解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把欣意牌电缆的生产销售,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来做,全力以赴。
芦山地震发生后,欣意电缆有限公司立即宣布,将支援灾区总价值1000万元的电力电缆,用于地震灾区的电力抢修工程。4月24日,该公司捐助的首批价值260万元的电力电缆启程运往雅安灾区,公司还派出了50多人的专业安装援建队伍,一起赶赴地震灾区帮助恢复电力供应。
安徽欣意电缆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是科技创新的结果,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实践之一。但林泽民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记者说,第一,我国众多的铝合金生产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和采用的技术良莠不齐,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铝合金电缆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第二,明确国家支持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铝合金电缆代替铜电缆的技术和产业。第三,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树立民族品牌,打造一批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流企业。
“影响力”,林泽民用一个形象的例子对这个词汇做了解释。他说,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在创立了这个品牌后,将苹果产品推向全世界,其中我们中国就是一个最大的市场,很多人为“苹果”疯狂,这其实就是科技的力量。我们中国就应该多创造出这样的产品!
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他坚信电缆业光明的未来。在我们的采访最后,林泽民说;“我会继续努力,带领欣意,永远把‘联接世界,传递光明’,作为自己的高尚追求,通过建设自身来建设国家,把毕生的理想、智慧、技术与文化融入这非凡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