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统计过去一年内时尚达人身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配饰,非iPhone和iPad莫属了。伴随着iPad4、iphone5及后续产品在中国的震撼登陆,苹果产品所带来的效应必定会持续发酵。走在潮流尖端的时尚品牌怎可能放过这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纷纷与苹果APP实现强强联合。
“即使PC从世界消失,我们也不怕。”来自中国本土的应用程序制作公司黑麦工作室项目经理郭晓东雄心勃勃地说,“因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世界。”
当时尚品牌和数码科技融合,催发了各种时尚应用程序。APP是Accele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的缩写,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发展,App这类软件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最新的游戏、畅销的杂志、热门的视频甚至麦当劳的优惠券以及周边超市的打折信息,你都可以通过下载各种APP唾手可得。
或许各大品牌应该向科技公司“苹果”学两招了!波士顿咨询集团在近期的一个报告里面建议:品牌应该学习苹果公司的“系统生态模式”去开发新的市场、渠道以及产品。
报告文中提到:“在数码产品的市场上,苹果公司通过iPod, iPhone 和iPad等设备营销所建立的行业时尚规则已经被广泛接受,在苹果的这本‘战术手册’中不乏可以让品牌借鉴的和学习的地方。”报告指出:“为了在充满挑战和飞快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效,品牌应该学会建立“生态系统模型”去加强自身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例如像苹果那样,通过APP开发者这样的第三方来生产精彩的应用程序在其产品上运行。”
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在苹果和安卓上打造专属时尚应用程序。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一夜之间通通实现了。以时尚服饰界为例,Burberry成为第一个通过App发布时装首秀直播的品牌。通过苹果或安卓系统下载的APP应用软件,你可以坐在秀场的前排欣赏时尚表演,在时装发布会结束后及时查看新品服装和配饰以及搭配,看各种衣服穿在模特身上的效果,挑选适合自己尺寸的产品并进行购买……,这一切都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大大拉近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距离,消费者不仅可以了解时尚潮流动态,还能拥有多种增值服务,例如观看产品的创作灵感视频、DIY明信片、分享时尚小故事等,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在时尚设计理念和营销模式上全新的体验。
对于品牌而言,如何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靠得不仅是产品,还有新颖的营销策略。作为第一个在网络直播时装秀的Burberry,其公关经理Amand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网络时装秀不只是制造噱头,同时也让销量大增。据了解,2010年Burberry秋冬季服饰销量涨幅达30%.这次的翻身战实在打得漂亮,颠覆了人们对Burberry传统守旧、不思进取的看法。随后的几季,Burberry都在市场表现非常积极,重回时尚达人MustHaveList(国际尚尚界权威杂志)。在喜新厌旧、翻脸无情的时尚界,你稍微走慢了一步,落后了一下,都有可能遭到淘汰,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品牌开始寻找新的营销战略。这一次,它们把目光放在了数码领域:苹果数码产品是世界范围内的时尚宠儿、现代生活的代名词,更是数码产品领域的先驱者。两者作为尖端时尚的倡导者,“联姻”实现双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时尚品牌选择的“数字快车”营销战略的“独特魅力”也在无形中显现出来。它们深知人们对时装秀的着迷、对奢侈品服饰珠宝的渴求以及在地域性购物上不便的苦恼,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消费习惯和心理渴求,品牌大举打造了可以拉近消费者和产品距离的多种APPs,但最终目的无疑还是销售。这种方法能把对产品的宣传以最为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消费者,是一种很难令人察觉却相当高明的广告植入手段。
但现实是,许多品牌却正在反其道而行之——加大直营店的比例,大范围从经销商手上回收品牌的经营权。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新兴的技术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正在持续的改变品牌产业,这个市场的持续增长也将越来越依赖于开放的市场。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文化、 规则、 政治生态和零售网络,开拓新的渠道、为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开发创新产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比目前商业所具备的思维、技能和知识更甚一筹才能实现有效的内部提升。
“随着新兴品牌市场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成长,例如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和越南等,行业的复杂性也如如影随形。从豪华温泉酒店和厨房设施消费显示可得出体验式消费类别比往年平均增长了12%,这一数据是手表和化妆品等个人奢侈品增长率的两倍。”更重要的是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例如以谷歌眼镜和苹果iWatch等配备嵌入式传感器、显示器以及其他数字技术的设备,很快就可能对品牌的市场份额形成压力。
那些仍停留在“完全依赖一个内部团队容易地盲目的制定规划与策略”的品牌应该警惕起来了。对于未来的成功取决于新的市场领域的品牌企业,尤其应该通过从企业之外引进专业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来获得进步。只有了解新市场的种类、定位、渠道和潜在的合作伙伴,才有可能成功开拓新的领地。
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品牌公司必须做到足够的开放,发展和培育第三方从而建立起现有品牌周围的生态系统,就像为苹果建立起iSO系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单位”,他们大到科技公司巨头,小到微型承包商,不拘一格的合作关系为彼此发掘优秀的合作伙伴。对于品牌行业生态系统的愿景是——以一个品牌为核心联合其他有共同愿景的合作伙伴,品牌是整个的核心,它将统筹与调配处于这个生态圈中的所有合作伙伴,并构建和维护各方之间的的信任。
这个方法能够帮助爱马仕实现在更多新市场的开店的目标、使路易·威登在奢华旅游领域有所作为、或者帮助Gucci开发新的可持续生物材料……而这些事情将很难在公司孤立的情况下,以低成本高效率和灵活的方式独立完成。
“这个品牌行业生态系统可以借助多方的资源汇集来降低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它将帮助品牌突破受制于规模的瓶颈,并且提供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敏捷”。
可以肯定的是,接纳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意味着公司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对品牌的控制,但企业尤其不愿意这样做。但苹果公司的范例表明,使用正确的框架将完全能够实现掌控和开放之间的平衡,在快速创新的同时确保无缝和高品质的品牌体验。
那么,在品牌行业之中是否已经有先驱去一试螃蟹呢?
“这暂时不存在。虽然已经有一些有趣的伙伴关系,但并非可以称为‘生态系统’”——BCG全球品牌时尚和美容权威研究报告的作者Jean-Marc Bellaiche在接受邮件采访时表示“当前,经销许可和伙伴关系往往与此条件不匹配。 如果经销商持有一个品牌的五年销售许可,它将会尽可能在五年当中通过品牌获取更多的利益,这种着眼于短期利益的经营将会与品牌公司产生巨大的利益分歧。”
以开云集团同电子商务网站Yoox的合资公司为优秀范例,该公司成功的为开云旗下时尚品牌包括巴黎世家、亚历山大·麦昆、圣罗兰、Bottega Veneta等在电商渠道打开了局面,双方通过销售提成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合作激励机制。“坦率地说,虽然还没有一个品牌企业能说得上建立起了完善的行业生态系统”,报告在结尾总结到“然而,企业已经开放了与他人的购买及整合,这都是实现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