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众筹 开辟众人拾柴之道
众筹 开辟众人拾柴之道
作者:杨小钰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6-01 10:18:17 浏览:415
字体:
分享到:

众筹:即大众筹资,是指用团购和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

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众筹助力环保项目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宝兴县是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数十名村民死亡,严重的环境破坏也使幸存者生计困难。

面对如此令人沮丧的情况,作为宝兴县蜂桶寨蜂蜜合作社的支持者,全球环境研究所GEI转而求助于一种创新的筹资方式。5月份,GEI在各众筹网站上发起了一项活动,用招标的方式筹集所需的8500英镑(8.1万元人民币)资金,用于购买新蜂箱和帮助蜂桶寨乡150家养蜂户重建生活。

过去短短几年中,众筹在欧洲和北美迅速兴起。据Massolution 的统计,众筹方式在2012年共集资约18亿英镑(180亿元),比2011年的总额几乎翻了一番。

事实证明,众筹方式尤其适合绿色行动。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筹资超过3.2亿英镑(30亿元)。其中一部分众筹平台是专门致力于绿色事业的,比如Kiva和GlobalGiving,它们同时采取多种投资模式,包括资金换商品或股份。

然而在中国,众筹产业的规模还很小。迄今在两个最大的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和追梦网上筹集的资金还不到600万元。

对GEI来说,蜂桶寨的蜜蜂众筹是冒着风险的。GEI招聘的亨利·卢斯项目学者艾米·贝利说:“我们不确定这件事会不会彻底失败,但这个项目今年是没有资金的,因此如果我们找不到钱的话,就不会有新的蜂箱。”

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宝兴县境内,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可谓全球瞩目,同时也是包括金丝猴和大熊猫在内的多种濒危物种的自然栖息地。养蜂为这里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利润丰厚的非劳动密集型谋生手段。

艾米·贝利说:“我们一直推动这里的养蜂业发展,就是为了帮人们转换谋生方式。这个地区的挣钱机会并不多,所以很多人只能靠非法采伐来维持生计。”

GEI在Indiegogo和“点名时间”网站上同时发起了两个众筹活动,筹资目标分别是1万美元和2万人民币。它们承诺向参与者提供回报,比如发布受益人及他们蜜蜂的照片,并且定期更新。正是这种亲身的投入感激励着人们积极参与。到两个活动结束时,GEI通过点名时间筹资2.7万元,超额35%;通过Indiegogo筹资10350美元,超额4%。

 

游走在慈善和投资之间

近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发布的一条微博在年轻人中被广泛转发,本土原创动画《大鱼・海棠》联合“点名时间”发起“众筹”项目,寻求网友资金支持。

相对于传统投资模式,“众筹”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颠覆。由于目标额巨大,《大鱼・海棠》一时成为争论焦点。网友“我懂的不多”认为拍电影是商业行为,那么可以在商业规则下进行投资,而众筹属于捐助行为,甚至将“众筹”与“非法集资”挂上勾。“北海望”发表疑问:“这是义捐呢还是投资?”

《大鱼・海棠》制作方彼岸天公司工作人员回应此事:“质疑是好事,有助于消除误会。实际上‘众筹’不是慈善募捐,但也不是投资或预售,它介于慈善和投资两者之间。”

对于网友的质疑,“点名时间”CEO张佑跟记者坦言,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质疑仅是一小部分,“大多数支持者是先认同一部电影、一个创意,而并非冲着回报,才会愿意有资金上的支持。”确实,“为中国动画添一把火”是《大鱼·海棠》绝大多数支持者的心声。支持者中,有的“省一顿饭、一张电影票支持”,也有各种“高富帅”《大鱼・·海棠》已得到一笔50万元的支持,“支持一个自己喜爱的创意,带来的成就感也不是物质可以衡量的。许多电影的支持者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等到电影上映的那一天,可以带着他或者她去电影院,骄傲地说,这是我参与投资的一部电影。”

“众筹网站是对正常筹资的补充和创新,资金供给方从老板转向大众。”南大新传院副教授朱丽丽表示,对于众筹模式她是乐见其成的。“以前电影投资门槛过高,一部分独立、文艺的电影入不了投资方法眼,也有一部分微电影由广告商投资,结果成为量身定做的广告片。‘众筹’用内容吸引资金,具有大众性、草根性。”

“点名时间”的理念是“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来自台北的张佑是设计师出身,他深切体会到艺术创作在商业投资面前的无奈,“有些东西是不能用商业价值衡量的,也有些东西有商业价值,但投资商看不到。”

 

中国式公益慈善

在中国,众筹的成功并不是总有保障的。张佑说:“开始建立点名时间的时候,我们觉得十分焦虑。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咨询对象都告诫说中国社会和美国并不一样。尽管在我们创立这个网站前几个月中国就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捐赠的概念并不流行。”

如今,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快速发展。许多人把2008年汶川地震视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政府对慈善事业施加了更加积极的支持政策,新浪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也提高了公众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意识。根据政府统计,中国的公众捐赠总额从2007年的32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250亿元。自从“点名时间”2011年4月成立以来,该公司迄今已经受到了7千份申请。张佑说:“回顾起来,我意识到当时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中国的企业也开始探索用众筹方式来帮助履行企业责任。去年9月,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发起了“We Love”计划,迄今该公司已经帮助114家社会企业和NGO筹款470万元。提议都被放到社交网络上,只要达到最低数量门槛,每转发或分享一次,受益人就能从腾讯的公益慈善基金中获得0.06英镑的捐助。

尽管并没有严格遵循既有的众筹规则,比如捐助者的直接参与最小化以及不索取免费T恤衫,腾讯的计划仍然秉承了类似的思想。“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个市场能够让你引入一个腾讯这样的众筹平台,并且如此迅速地得到大规模回应。”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区社会项目总监马湄丽如是说。

 

何以搭建诚信

然而,众筹在中国也并非万事如意,尤其是中国还缺乏合法的慈善事业。马湄丽说:“在中国,是否能够用某种方式同时将慈善目的和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仍然处于探讨阶段。”(尽管点名时间宣布放弃收取10%的日常维持经费,但大多数众筹平台都是要收管理费的。)她还说:“这对法律框架的制定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在立法前,人们必须在基础定义上作出决定。”

筹资对于中国的NGO和可持续企业来说已经成了个难题,比如他们无法向公众请求捐赠。不过已经有人呼吁政府更新立法,比如GEI正在起草的一份白皮书里有一条政策建议就是政府应该明确将众筹合法化。

公众的信任是另一个难题。由于所捐款项用途的透明度和问责性的缺失,致使慈善事业信用不佳,最近中国红十字会的一系列丑闻让情况雪上加霜。

为此,“点名时间”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来减轻参与者的忧虑。第一步是针对申请者的身份认证手续。接下来的第二步是一个“热身步骤”,即在正式启动前,由网友对项目投票表示其支持或反对。第三步,如果持续项目的申请是由个人或非正式团体提出的,则其必须与一个既有机构合作提交,以保证其可靠性。

可持续项目在众筹平台上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张佑说目前点名时间的绿色项目只占10%,但它们常常能取得成功。“在这个个性化媒体的时代,传播的分散化是革命性的事物。社交媒体在中国的繁荣当然有很大帮助,因为‘众筹’需要的就是‘众’。”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陈彤彤选择用众筹的方式来帮助赣南贫困油茶农建立手工香皂合作社。由于年轻一代纷纷到城市打工,这里的茶树油产业步履维艰。陈彤彤在点名时间上为期一个月的筹资活动获得了99位支持者1.1万元的捐助,使她得以向当地油茶农传授茶树油香皂生产、法定权利、可持续性的知识。

陈彤彤和她的团队目前正在对另外六个计划运用众筹的项目进行研究。她说:“众筹方式对于我们这样的草根组织来说‘平易近人’,我们的目标也不会定得太大。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开始的起点。”

众筹,这种泊来的新型融资方式似乎少了一份铜臭味,多了一份人文关怀。然而,没有法律的保驾护航,众筹能否取得人们的信任,成功吸引众人来“拾柴”;拾了柴又会推高何种火焰,还需要推敲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