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小档案:
唐道远,1974年出生,汉族,安徽省广德县人。现任安徽森泰集团总经理,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先后担任安徽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广德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并获得首届宣城市十佳技术革新能手、首届广德县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荣誉。
唐道远从一位日本客商购买废料发现了一个商机,远赴日本寻找答案,回国之后,在全家人对他准备创业的想法都不表示支持的情况下他坚持自己,用废料做出来的产品相继走进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出口80多个国家。短短4年时间,销售总额达到7亿元。
由唐道远创立的安徽森泰集团秉承“品质铸就成功,诚信开创未来”的经营理念,在国内外市场已是声名响亮。森泰塑木集团凭借塑木新材料产品良好的性能和科学合理的推广方法,很快在同行中崭露头角,已成为中国塑木业的领导品牌。随着环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快速推进,森泰塑木产品因其良好的品质和服务,达到国际市场占有率的30%,得到客户的信任和肯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唐道远立志成为塑木行业的领航者。
2012年12月,由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主办的第二届创业致富榜样评选推介活动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2011年度全国十大创业致富榜样”称号的获得者们都出身草根,但他们都是百姓身边的致富明星,能在常人忽略的地方发现商机。这十大创业致富榜样中,就有一位从日本客商购买废料中发现商机,并远赴日本寻找答案,回国之后,在全家人对他准备创业的想法都不表示支持的情况下坚持自己可以成功,用废料做出来的产品相继走进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出口80多个国家的致富能人。他就是安徽省森泰集团总经理唐道远。
唐道远从2007年起开始收集竹子废料,短短4年时间,他的公司就依靠这些竹子废料年销售额达到了近5亿元,成长速度远远超过当地一些做传统竹制品加工的企业,原来不被人看好的竹子废料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这些竹子废料在唐道远手里究竟有什么神奇的用途呢?不但吸引了众多外国客商,还走进了国家的各种大型活动,在这些没人看得上眼的竹子废料里,唐道远究竟发现了什么样的财富呢?
州亚运会场馆使用的就是安徽森泰集团的产品
从竹子废料中发现的商机
唐道远1974年出生在安徽省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这里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到处层峦叠障,沟壑幽深,青竹遍布。全县竹林面积100多万亩,毛竹蓄积量1.4亿株,居安徽之首、全国第六。唐道远的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经营竹扇厂,韩国和日本订单多的时候年销售额能达到2000多万元,是当地有名的大老板。唐道远是家中的儿子,父亲一心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够继承家业,把竹扇厂发扬光大。
身为继承人的唐道远虽然在管理竹扇厂,但他心里却一直觉得传统竹制品行业很难有大的发展了。没想到就在2006年底,一个日本客商的到来让唐道远意外地在竹子废料里找到了商机。这个日本客商叫做林芳之,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中国购买竹子废料来生产自己的产品。他向唐道远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这个奇怪的要求让唐道远从此发现了埋藏在竹子废料中的财富秘密。
广德是我国著名的竹制工艺品出口加工基地,全县有企业600多家。每一件竹制品经过造型、打磨等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竹屑。其间唐道远和其他老板一样,都对这些废弃物头疼不已。内行人都知道,一根完整的竹子从砍伐到能做成产品,大概60%被利用,而剩下的40%就成了毫无用处的垃圾。
负责管理竹扇厂后,唐道远知道了,生产竹扇要经过60多道工序,产生的竹屑非常多。这些废料没用处,平时就把它们堆在一旁,没想到后来越积越多竟堆得像小山一样。过去都用火焚烧处理,搞得浓烟滚滚,污染空气,有好几次还差点酿成重大火灾事故。在广德,很多山民都把废竹料当柴烧。
林芳之想委托唐道远帮他收购一些竹屑。平时有贸易往来,两人很熟。当唐道远十分好奇地追问收购竹子废料的用途时,对方却笑而不答。他就更纳闷了:明明是没人要的东西,他却要当宝贝一样买回去,价格还比较高。这些竹子废料在日本人手里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日本人愿意高价收购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废料也能创造出不菲的经济价值呢?日本客商走了以后,唐道远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日本客商神秘的笑容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
在网上,上海同济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唐道远,据说有的西方公司能把竹屑加工成环保新产品,利润丰厚,产品在欧美市场很抢手。听到消息,唐道远惊喜异常,仅广德县每年产生的竹屑就有100多万吨,邻县和江西等地,竹子太多了,原料根本不成问题。如果能转行做环保,也许就能解决企业的发展瓶颈,开拓出一条废物赚大钱的新路来。
2006年12月底,唐道远决定到日本考察,看看对方到底用竹屑做出了什么样的产品,使用了何种技术。“让竹子废料变黄金”,这在唐道远的父亲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做竹扇几十年,十分清楚一根竹子的经济价值。对于儿子去日本“取经”的荒唐决定,老人不以为然并骂他“瞎折腾”。但唐道远不顾家人阻拦,还是去了。
没想到唐道远从日本回来以后,行为竟然开始变得和那个日本客商一样奇怪,他到处收集竹子的废料,还说不再继承竹扇厂,要用那些废料开创更大的事业。唐道远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然而在他的坚持下,父亲只好答应借厂房给唐道远,同时提出亏损的底线是100万元。唐道远引进了两条生产线,开始生产。
唐道远的塑木产品走进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唐道远的产品出来了,乍一看难免让人失望,就是一块很普通的板子,毫无特殊之处。
但这块板子集合了植物纤维和塑料的优点,可以依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它不怕日晒雨淋,比较适合在室外使用。一旦发生破损,还可以回炉再造,循环利用,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好产品。
这种环保的板子就是唐道远在日本发现的财富秘密。
尽管日本本土的竹林面积并不小,但是因为不能随意砍伐竹子,所有竹制品都是从国外进口。进口竹扇、竹筷等东西很平常,但是日本客商说要进口竹子的废料唐道远还是头一次听说。2007年,当他去日本考察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林芳之进口竹子废料是要做塑木。
“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资源相对匮乏,非常注重对现有资源的保护。”日本客商林芳之告诉记者,日本所有竹制品都是从国外进口,他之所以进口竹子废料是要做塑木,“日本的竹塑主要用在铺地板,包括一些公共设施上做工程用。”
从中国进口废料加工竹塑成本高,要是在中国国内制成成品,就可以降低成本,肯定能卖到日本去——这正是唐道远创业的初衷。当时中国市场还没有塑木的规模化生产,正处于摸索阶段。唐道远认为塑木的两种原材料,竹子废料和废旧塑料在国内都很容易买到,而且成本比日本低得多,他决定抢占市场的先机。
进入奥运的塑木产品
看起来没什么大用处的废料成了唐道远口中密不透风的好东西。尽管唐道远从不声张废料的用途,但是随着收购规模的扩大,废料的价格还是从2007年的100多元一吨涨到了现在的300多元一吨。他把这些收购来的废料都堆放在一间大仓库里,每次工人卸货的时候,他都紧张得不得了,生怕收来的废料有一丁点损失。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几乎把全县的竹粉都收完了。就这样唐道远仍“不过瘾”,后来又把周边安吉县和江西省的竹屑都一卡车一卡车地拉了过来。扔出的资金有好几百万,吓坏了家人,就连最好的朋友都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你公司怎么成了专职收破烂的?”唐道远却乐呵呵地说,竹屑是宝贝,我搞出来的东西绝对会是俏货。
唐道远这么看重废料,这让一辈子靠竹子吃饭的村民们直说稀奇。只见过往外扔竹子废料的,却没见过花钱大规模收废料的,他们都觉得唐道远的举动实在是太奇怪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别人派不上用场,也不看好的竹子废料,到了唐道远的手里倒真的成了宝贝。以前摆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竹子废料,自从唐道远开始收购以后,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80多个国家、地区的客商,而且还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近几年国内的大型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唐道远的塑木产品销售并不是一帆风顺。当他想把塑木产品卖到日本市场时,却发现没有人接受。他将自己的产品寄给了日本客商林芳之,希望对方购买,但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我一做出来,就把样品寄给他,我说我也做出来一块,叫竹塑,我说看看是不是和你们的产品差不多,对吧,你不是也做了吗?我说你在日本做,费用太高,成本太贵,你不如在我这买。他说我不能向你买,主要还是担心中国的产品质量能不能达到日本客户的要求。”
唐道远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产品已大批生产出来,一下投进去好几百万,弄不好会倾家荡产的。到底卖给谁呢?那天晚上,正当他焦虑不堪时,忽然在电视里看到了北京正忙于修建奥运会场馆的新闻,小伙子像着了魔似的顿时兴奋:何不到那里试试,多大的客户啊!
塑木的原材料取自废料,环保节能,这与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的口号十分契合,有关负责人对之很感兴趣,后经专家多次检测,“竹塑”中不含普通压缩板里常见的甲醛等对人体有害气体,强度也非常好,技术指标完全符合要求,被奥组委选中户外地板铺设在鸟巢的人工湖边。
唐道远兴奋极了,不是因为做成了一笔大生意,而是他生产的绿色环保新产品,能用到级别很高的奥运建设工程中,这本身对产品质量是最有权威的说明,比做广告都有说服力!
奥运会过后,不少客户果然找上门来,仅来自国外的订单就有2600万美元。这年年底,唐道远研制的“户外用竹塑复合型材(WPC)”产品,还荣获“安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安徽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可谓双喜临门。更令唐道远高兴的是,他申请的有关发明专利,也于2009年12月获知识产权局授权。对他来说这意义非常,因为新产品最怕被人仿冒,低价竞争还是小事,万一因质量砸了“塑木”的牌子,就等于毁了这个新兴产业。
2010年,唐道远的公司又成为上海世博会户外绿地的供应商。在黄浦江边和世博公园主题馆一带铺设的塑木地板全部来自他的公司。听说这些光华铮亮的地板的原料是竹子废弃物,西方记者非常惊奇。为探究竟,他们赶忙找到世博会户外绿地工程项目负责人朱跃斌。
朱经理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说:“塑木集合了植物纤维和塑料的优点,做成形状。它不怕日晒雨淋,耐腐蚀,比较适合在室外使用。是一种防腐木的理想替代品,性能完全可与高档实木相媲美。绿色环保,在大型场馆设施建设及百姓居家生活当中,都会大量应用。”
其间,一些欧美客商专门赶到安徽森泰的生产车间考察,为打消客人对塑木强度的疑虑,唐道远当场做了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指挥工人迅速架好龙骨,然后把两块板子铺在龙骨上,让叉车从上面碾过去,以此证明用废料生产的板子的抗压能力。当时大家都暗中为他捏把汗,像普通的泡桐、柳木、松木等制成的薄板,4.3吨重的叉车碾过后立即就会破裂。不久,客商们看到了惊人的一幕,重重的叉车来回反复碾压,下面的塑木板却纹丝不动,别说断裂、破损或变形,就连一点弯曲都没有,测试结束后,金发碧眼的老外们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精彩,真是太棒了!”
唐道远在森泰的生产车间
唐道远还告诉客人,这些产品可以经过十年风吹、雨淋、日晒,如果有些塑木发生破损想更换,完全可以回炉再造,循环利用。只需要回收后将其破碎,重新添加配方,这些废料就又变成了新产品。欧洲客商更看重其可以成为实木替代品,可以节省宝贵的森林资源。况且在西方,能贴上“环保标签”的产品,即使价格稍高一些,在市场上也会受到消费者追捧。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来自国外的订单雪片般飞来,唐道远的“森泰集团”也在新行业中声名鹊起。尤其2011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工程建设中使用了大量塑木地板,供货紧张,更让他着急的是几年的竹屑库存几乎全部用光,唐道远不得不派出多路人马,远赴浙江、江西和湖南、湖北等地大量收购。
现在,唐道远的塑木生产线除竹子废料外,还能用木屑、稻壳、棉花茎杆等植物纤维,加废旧塑料生产另一种塑木新产品,经权威部门测试质量与“竹塑”不相上下。
如今唐道远的森泰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塑木生产厂家。正当昔日生产竹制品的同行有的倒闭,有的还在为每年一两百万的利润沾沾自喜时,去年他收获的利润已高达1个亿。其实他最看重的还不是这些,这位环保发烧友说:全国的竹木屑、稻壳和植物秸秆都可以作为原料,节约的木材,就等于每年为国家造一座100多万亩的大森林,这意义多大!
木塑产品和传统产品相比,更加适合运用到户外的一些项目中。木塑是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以及竹粉和木粉经过高温高压的工艺手段制造出来的产品,这样的木塑产品不会被虫蛀,同时由于经历过高温高压的过程,基本消除掉了长霉菌的可能性。木塑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耐久性,这也决定了它更适合用作户外的地板或者墙面材料。它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就是户外景观的地板,现在也慢慢地发展到户外墙面装饰。
广德县县委书记吴爱国说:“这些年来企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个产品被市场所认可,被市场所接受,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比如说在鸟巢,比如说在广州的亚运会上,比如说在上海的世博会上,这些产品都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为什么?因为它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适应了人们对舒适自然的一种向往和享受,所以它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昔日从两条生产线起步,不到六年时间,森泰集团生产线已增至150条左右,月产近5000吨、产品计有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2009年,其实现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2012年,年产值更接近5亿元。森泰木塑集团的生产规模不仅名冠国内之首,而且稳居亚洲第一,处于世界五强之列。2009年12月份,森泰木塑集团通过了全球最大的建材商美国Home Deopt(家得宝公司)的验厂,正式成为了其供应商。其产品主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卢森堡、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等86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关系达到四年以上的国外长期稳定客户有480多家。如今,从亚洲到欧洲——韩国首尔国际旅游区、奥地利皇家花园、西班牙瓦伦西牙国际风景区等数百个世界顶级风景区或大型工程,户外地板的指定供应方均为中国森泰木塑集团。“森泰”木塑所代表的的中国木塑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木塑业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木塑开创保护森林新模式
木塑产品更具环保性,在户外可以使用很长时间,不会腐烂、不易开裂。该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木材的特性,但似木更胜木,还可回收再利用,是目前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针对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现实,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发展木塑产业,做好资源回收利用,生产低碳环保的木塑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保护森林新模式。
2012年,森泰塑木集团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启动了森泰塑木保护森林行动。森泰塑木每销售一吨塑木产品,就会拿出50元人民币捐给绿化基金会,用于支持植树造林事业。森泰塑木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大家对森林保护的重视,从每个企业、每个人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森林。
森泰集团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展保护森林行动
当谈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为时,唐道远显得非常自豪,因为森泰塑木所发展的木塑产业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减少森林砍伐方面。据国家林业局官方数据显示,每多使用一吨木塑产品就相当于少砍伐1立方米的木材。截至目前,森泰塑木制造的产品相当于6万棵30年的树木(即几十公顷的树木)免于砍伐。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唐道远不仅要求做好资源回收利用工作,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性。木塑产品的原料有60%左右是木屑或竹屑,30%是回收来的洗发水瓶、沐浴露瓶、机油壶、洗洁精瓶子等,这些大多是废弃物。产品的生产工艺类似于塑钢门窗的挤出工艺,应用了塑料的改性和木粉、竹粉的包裹技术,科技含量很高。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对于安信“毒地板”事件和大自然地板“造假门”事件,以及建材行业各种“质量门”,唐道远感到非常惋惜。他认为,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责任和良知,要生产出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危害的高品质产品,是企业最起码的责任。
企业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应把企业当成百年老店来经营。对于唐道远来讲,不能一边摇旗呐喊说生产的产品是绿色环保的,一边却生产出对人类有危害的产品,这样就违背了他心目中的企业理念。在生产过程中,他要求对原辅料、材料实施严格控制,只有生产出满足产业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企业才会走得更长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免会遇到社会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唐道远认为,两者都要兼顾,但更应维护的是社会利益。对于企业来讲,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把社会利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唐道远已经开始启动森泰塑木上市的步伐,就是想整合更多的资源,推动木塑行业更好地发展,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森泰的企业理念是“品质铸就成功,诚信开创未来”。按照唐道远的说法:森泰集团是从皖东南山区奋斗出来的企业,我们从来没有原地踏步的想法。现在我国每年废弃的竹木边角料在10亿吨以上,还有超过6亿吨的农作物秸秆未能充分利用,如果将这些原材料全部加工成木塑材料/制品,将开拓上百亿美元的市场,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森泰每生产1吨木塑相当于少伐3棵30年树龄的桉树,保护森林蓄积量5立方米;每生产1吨木塑相当于减少6万个废弃塑料袋的污染、减少近120亩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每生产1吨木塑相当于节约石油80桶,减排二氧化碳近2吨,节约标煤11吨。
森泰木塑集团及其产品先后通过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和安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认定;获欧盟CE认证、美国 ASTM标准认证;企业已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其涉及的产品有36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获授权14项);“森泰”、“新森泰”牌商标已被评定为安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其“卫远”牌商标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注册。2008年,森泰集团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文明诚信民营企业;2009年度被评为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3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目录》明确指出“废弃生物再利用包括秸秆、林产品加工剩余物、废塑料等废弃材料制成木塑制品”。欣闻此讯,唐道远表示:作为国内木塑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安徽森泰木塑集团长期来直接受惠于国家政策,木塑产品此次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类节能环保产业中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有力地提升木塑产品在绿色建材中的认知度,同时也为森泰木塑集团今后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他说:“选择建立什么样的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不仅仅是提高市场竞争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也决定了人类以后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地球村的未来。森泰致力于环保产品的生产,不仅对产品质量做出了承诺,也肩负起了一份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森泰的选择,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也是一份贡献;如果你选择使用森泰木塑,也是对保护环境的有力支持。”
对于一座大山而言,向前向上是登山者永远的动力;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勇往直前,以品质和诚信开创未来是他成功的必备品质。唐道远以坚韧的精神力量不短向前探索,使自己的企业成为国内木塑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他在绿色发展之路上,不仅对产品质量做出了承诺,也肩负起了一份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如果每一个企业家都有这样的认知,那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与环境始终处于友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