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大闸蟹“移民”成灾“海归”艰难
大闸蟹“移民”成灾“海归”艰难
作者:黄蓉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1 14:42:05 浏览:686
字体:
分享到:

金秋,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又到了,看着大闸蟹年年飙升的价格,许多吃货们可能都要遗憾地擦擦口水。但在欧洲,大闸蟹却便宜地叫你惊叹。德国大闸蟹现在的价格是3欧元/公斤,约合人民币15元/斤,这还是在涨价之后,去年的价格是1欧元/公斤。

在中国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大闸蟹对欧洲国家生态破坏的问题再次被抛出来:毁坏渔网,伤害鱼类,破坏堤坝……来自中国的大闸蟹如今在德国、英国、美国河流泛滥成灾。也许不久,欧美国家又要发出警报:中华大闸蟹再次入侵!

有网友开玩笑说“空投一百个吃货援助德国”,更多人则建议“请尽快空运来华,多多益善”。商人们纷纷看中了这个商机,然而办理进口生鲜食品手续谈何容易,再加上牵扯到国内蟹商的既有利益,这些“移民”的大闸蟹想要归国难上加难。

8月19~21日,淘宝网聚划算就上演了“德国大闸激辩72小时”一幕,3天内售出30万只德国大闸蟹因未获得对华出口资质一夜下架,聚划算就预售德国大闸蟹一事道歉,并承诺全额退款并补偿30%订单金额现金。

大闸蟹横行欧美

在中国,大闸蟹只能上餐桌;在欧美,大闸蟹横行霸道无处不在,甚至去国会大楼散个步。

据《柏林信使报》报道,几只中国大闸蟹曾经借着夏日的余晖,悄悄向柏林的德国联邦国会大厦挺进。这引起了一些德国游客的“警觉”。他们报警后,这些外来“入侵者”被动物保护机构“抓获”。这些每天能爬行12公里的“装甲动物”还善挖洞穴,破坏水坝。它们还会毁坏捕鱼工具,吃掉渔网里弱小的鱼虾。甚至,一些工业基础设施也成为它们的破坏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已高达8000万欧元。

纽约环保局也曾发出警告,称平静的哈德逊河中已经出现了对当地水生态环境具有很大威胁的“入侵者”——中华大闸蟹的身影。

美国史密森环境研究中心的史达瑞对此解释说:“在纽约Croton-on-Hudson镇的哈德逊河水域近日发现原产中国的大闸蟹。他们可以产下数百万只幼蟹;他们长大后蟹钳就会长出绒毛,因此得名绒螯蟹”。这种大闸蟹的攻击性极强,“他们能够进入水管进水口。由于数量众多,甚至可能堵塞水管。”

事实上,大闸蟹早在数年前就在哈德逊河中被发现,但沉寂数年后,如今又再现踪。生性好斗的大闸蟹在哈德逊河没有天敌,专吃水草、鱼卵、钉螺等,对河川的生态平衡构成威胁;更严重的是,大闸蟹喜欢聚居在排水口,容易造成堵塞,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欧美居民大多不食用大闸蟹

最不受欢迎的“移民”

在江苏的阳澄湖一带,中华绒螯蟹被称为大闸蟹,是味道鲜美的淡水蟹种,被誉为“蟹中之王”,销往全国及香港等海外各地,每年都供不应求,还有人试图携带大闸蟹乘飞机进入美国和加拿大被罚的案例。纽约的华人超市和中餐馆,有时会进口少量大闸蟹售卖。

作为中国餐桌上一种百金难求的“超级美味”,大闸蟹近年来尽管身价倍增,消费者却依然前赴后继。但大闸蟹在欧洲许多国家却被视作“可恶的入侵生物”而被恨得咬牙切齿。

德国《焦点》周刊认为,中国大闸蟹“入侵”德国河流,是“全球化的产物”。不过,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学教授盖斯特对此不以为然。他说,这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一个正常过程,只不过这一现象现在过于常见。目前,很多船舱装有空调,更为一些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如今在德国落户的外来物种超过2000种。

以前,德国渔民对付大闸蟹的繁衍,主要是把捕捞来的螃蟹用于制造肥皂或动物饲料,或者简单地将它们大量杀死,但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他们反对用化学药物杀死大闸蟹,因为这样可能杀死鳗鱼等鱼类。后来,路德维希鲁斯特一带的渔民成为第一批开始“吃螃蟹”的人。他们定期向爱好美食的中国、越南家庭,以及亚洲超市、餐馆出售大闸蟹,每公斤能卖到3~8欧元。如今,很多德国的渔业公司和渔民都开始做这门生意,多少还能缓解夏季萧条的渔业行情。

对大闸蟹最为深恶痛绝的首推英国人。原来,这种原本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淡水蟹苗是从往返于中国和英国的远洋货轮的压舱水中,经漂洋过海最先来到英伦三岛的,继而便渐渐深入伦敦的泰晤士河主河道以及英国北部及东北部的亨伯河和泰恩河安家落户。当时,英国的媒体就把大闸蟹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而大加讨伐,童话作品里的大闸蟹往往是邪恶的化身和阴谋的代表,跟童话里的大灰狼无异。

不料,身处异国他乡的大闸蟹的生命力极强,不仅很快就适应了英伦江河湖海的生存环境,而且积极抢占英国本土水生物的领地,大有锐不可挡、不可一世之气概。英国西北部的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不无忧虑地宣称,大闸蟹在英国水土的滋养下,个头可以长到比在原生地更大,体质也更强健,其强大的战斗力很快使得英国本地的红蟹甘拜下风而逃之夭夭,令英国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致命破坏。

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回忆对比”更是得出结论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闸蟹将在所有英国河段、港湾大肆繁衍,形成新一轮的“蟹口爆炸”!除了担心大闸蟹可能给英国带来“生态灾难”外,英国专家还认为,大闸蟹出色的打洞能力有可能使得英国的河岸堤坝满布“病灶”从而变得岌岌可危。

 

大闸蟹“海归”蓄势待发

据称,由于欧洲水域没有其他品种的淡水蟹,当地人也不食用这种外形奇怪的动物,中国大闸蟹在欧洲近百年繁殖过程中,保持了品种的纯正。2003年起,还有中国商人开始将德国大闸蟹运回中国繁殖。

盖斯特曾为中国大闸蟹“辩护”说,一些小动物变得具有攻击性,是因为人类不断改变它们的生活条件。中国河道变直,堤坝和闸门阻碍了大闸蟹前往产卵区域的道路,工厂又严重污染河流,所以中国大闸蟹的数量不断下降。而德国的易北河和哈维尔河水质清洁,为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在欧美将形成新一轮“蟹口爆炸”之际,当地华人不无幽默地向欧美人提出两条“在欧美国家迅速消灭大闸蟹”的合理化建议:一、让欧美公众学会品尝大闸蟹;二、向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大量“倾销”捕获的大闸蟹。

相比较欧美人对大闸蟹地极度不耐,国内商人则各个跃跃欲试。谁第一个获得进口欧美大闸蟹的许可通行证,谁就会赚得满盆金。

 

进口大闸蟹 动了谁的奶酪

然而,谁都不会想到,进口大闸蟹这个两全其美的事却卡在一张检验检疫证上。

8月19~21日,淘宝聚划算团购预售了30万只德国大闸蟹;8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告称德国大闸蟹尚未具备对华出口资质;近日,聚划算总裁行癫官微发出了一条长微博,正式为此前的预售德国大闸蟹一事作出道歉——“对不起,德国大闸蟹这事儿,我们搞砸了。”由于对德国大闸蟹的第一次大规模进口流程没有考虑周全,导致此前发起的团购已无法按原计划9月11日准时发货。而在他的道歉信里,也做出承诺,聚划算将对此次德国大闸蟹立刻启动全额退款,本次德国大闸蟹团购共有近2万名消费者参加,预售出3.5万份30多万只大闸蟹,涉及成交金额900多万元。除了退款,聚划算还将在本周内额外补偿消费者30%订单金额的现金,预计补偿总额将近300万元。由此算来,聚划算为这单不成熟的生意将做出将近300万的赔付。这也许是电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付。

去年,大闸蟹在德国泛滥成灾的消息传到中国,聚划算就与江苏“大地原生”农产品公司联系,双方筹划做一次德国大闸蟹团购。据说,大地原生此前曾经把澳洲的大龙虾卖到国内。

在经过一年的筹备后,在8月中旬,被冠上“海归蟹”名号的德国大闸蟹华丽丽地在聚划算上预售,并立马引起众多吃货的响应。冲着“尝鲜”,国内吃货们几天时间就买走了30万只。如此的火爆,让许久不发微博的马云,都发了一条微博:“两年来,德国人居然看着大闸蟹成‘灾’发愁,淘宝三天内就卖了30万只……吃货们,下一站想吃啥?”

但这次卡在“进口检验检疫”这一关卡上,上海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表示,上海口岸未收到德国大闸蟹的入境申请。而国家质监总局也表示,德国大闸蟹尚未取得入境许可证。

国家质检总局于8月22日发布通告称,德国大闸蟹首次入华必须先由德国官方正式提交出口申请,国家质检总局将按法定程序同德国官方密切合作,妥善解决“德国大闸蟹”检疫准入问题。

“因为大闸蟹属于活体,进口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动植物活体检验检疫程序,而且其规模是如此的庞大,以致于我们的计划显得过于乐观。同时,聚划算的预售模式与传统贸易方式也需要更多时间的衔接。这些都是我们所没有考虑周全的。”行癫坦陈。

 

进口大闸蟹 越挫越勇

取消、退款、赔偿,但并不意味着德国大闸蟹就进不来了。行癫表示,一旦进口申请获批,聚划算仍将开团德国大闸蟹。

在行癫的道歉信里称:“本次活动一直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德国驻华大使馆、德国农业部也给予了大力的协助。与此同时,合作商家出具的德国大闸蟹原产地证明、德国官方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以及该商家与德国水产公司签订的进出口合同等资料已经陆续准备就绪。”

这只螃蟹的事,还是推进过程中。目前,大地原生在德国的合作伙伴已经在积极和德国农业部联系,等待着德国农业部向中国质检总局提交申请。

不过,关于大闸蟹未获检验检疫证一事,大地原生负责人认为背后有“黑手”。8月22日中午,焦剑在新浪微博曾经发帖一吐为快,里头提到“我们没想到,因为太火爆,动了别人的奶酪。我们没有想到,1%都不到的销售额竟然会冲击到国内某湖大闸蟹产业“。

他控诉接踵而来的“误导和歪曲”都是因为触动到了大闸蟹行业内的利益团体。“短短3天时间,被威胁、被警告、被约谈,被人肉。有人提醒我:见好就收,你快让别人没饭吃了!”焦剑在微博中写道,为了息事宁人,8月20日晚上下架了3款商品。

对于这次没法吃到德国大闸蟹,很多下单预订的消费者表示对聚划算赔偿的诚意认可。

网友“龙珠围棋学园”:虽然没吃到,但赚了点钱;“买股票,不如买大闸蟹,30%理赔你懂的。有木有后悔当初没下手,成为第一个吃德国螃蟹的人?”有网友这样调侃;更有人笑称:“早知道买它个1万份了,就有创业的第一桶金了。”;网友“张庆”在微博上表示:“支付宝可以推出德国大闸蟹险,适用于所有大型预付团购,比中秋月亮险靠谱多了。这道歉信写得真好,余额宝用户都哭了。”;网友“若耶迦罗”则建议:“不如在聚划算团一个德国吃蟹旅行团呢。”

看似“失误”的公关事件,却相当于宣布聚划算彻底投身冷链市场的决心——花一千多万,让全国媒体通篇报道和传播一下,比广告投放的效果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