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以茶为媒 古战场的绿色盛会
以茶为媒 古战场的绿色盛会
作者:耿国彪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1 12:25:42 浏览:435
字体:
分享到:

湖北省赤壁市在两千年前因一场大战而名垂千古,孙刘联军以一场大火将曹操击败,从而确立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可以说,赤壁是三国时代形成的见证者和促成者。具有如此历史地位的这座城市,两千年后在长江岸边举起了绿色的大旗,以名扬中外的青砖茶和有机农产品作为龙头,实施绿色崛起,正式打响了一场新时代的绿色赤壁之战。

育才等领导参观有机农产品

唱响古道茶歌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梁熟,枕畔呼郎起采茶。”这首流传于赤壁地区的竹枝词,就是赤壁古道茶农生活的真实写照。赤壁,中国青砖茶之乡。早在宋景德年间,就有茶叶运往新疆、内蒙古、西域等地,因此也被称为欧亚万里茶路的源头。

近年来,赤壁市把砖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的重要支柱,紧紧围绕“擦亮百年品牌,打造百亿产业集群,重铸百年辉煌”的工作重点,将砖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不断推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羊楼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人杰地灵,适合于各种植物的生长。这里山好水好,是盛产茶叶的地方,其中以砖茶为主产,远销东欧。

在中国茶叶外传的几条通道中,以从湖北的羊楼洞经蒙古至俄国的茶叶之路最为著名。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是这条道的最繁盛期。当时,湖北的茶叶经羊楼洞等地在汉口集中,走水路运至襄樊,转唐河北上到达河南社旗换骡马走旱路,驮过平顶山经洛阳,渡黄河进入山西的晋城、长治、祁县、太原,到达大同,再经张家口,并在此换成骆驼进入草原和戈壁,经蒙古赛音山达,抵达蒙古乌兰巴托,由于这里地处漠北,气候寒冷,9月开始降雪,驼队不耐严寒,便换成牛车,再走150公里到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全长3000公里。

羊楼洞的砖茶远销蒙古、俄罗斯及欧洲后,因茶具有消食去腻、提神益思、止渴解酒的功能,对以肉食、奶酪、烈酒为生的牧民,在饮食结构上进行一种良性互动,克服了牧民因原生活习惯带来的一些疾病,茶也成为牧民生活中必需的内容。据俄·瓦西里·帕尔申《外贝加尔边区行记》记载,羊楼洞的红茶(砖茶),使“涅而琴斯克边区的所有居民不论贫富、年长或年幼,都嗜饮砖茶。”

万里茶路,车痕犹在;明清古街,茶韵尚存。9月7日,记者在赤壁市赵李桥茶厂看到,厂房红砖红瓦,茶香四溢,一派古色古香的格调。

“新的生产线投产后,将开发30款新产品,年产量可达15000吨。”该厂负责人权威说。赵李桥茶厂建于1953年,厂房由苏联专家设计,有“川”字牌、“火车头”等知名产品。60年来,该厂发展几经沉浮,但边销茶一直深受西北地区欢迎。

去年,赵李桥茶厂投资7000万元,装修厂房,升级生产线。该厂按照苏式风格,对厂房修旧如旧。同时,改建清洁化生产线,实行“茶叶不落地”生产,对工作人员的操作卫生和个人卫生均有硬性规定。

“边销稳基础,发展靠内销,现在,我们要将青砖茶推向内地市场。”权威说。赵李桥茶厂将立足品牌优势,让新产品从内置到形状、包装,都进行提档升级,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开设品牌形象店。

赵李桥茶厂的转型,是赤壁市转变思想,发展砖茶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由于企业改制等多方面原因,赤壁茶产业发展缓慢。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砖茶所具有的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等功效逐渐被大众认同,内地饮砖茶渐成风气。

为抢抓机遇,赤壁市转变思想,把砖茶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该市挖掘砖茶文化内涵,让砖茶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规范砖茶生产标准,加快羊楼洞砖茶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请专家分析赤壁砖茶的保健功效,并出书对外宣传。深入市场调查,瞄准内地市场,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举办“全民饮茶日”活动,展示茶文化、茶产品。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建设赵李桥砖茶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赤壁羊楼洞生态文化茶博园,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目前,赤壁市共有茶叶面积15万亩,茶叶年产量3万吨,产值4.3亿元。茶企32家,其中深加工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地市级龙头企业5家。

9月8日,为期3天的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首届青(米)砖茶交易会在赤壁落幕。湖北省赵李桥砖茶厂、羊楼洞茶业等360家展销商与俄罗斯彼尔姆·维特2000有限公司、北京珍珠茶行等87家国内外采购商签约,总金额达11.4215亿元。

当年的古道茶歌,在今日再次被唱响。

活动现场

开幕式

绿色的盛会

赤壁,这座长江岸边的城市,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具备发展有机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近年来,赤壁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绿色崛起,紧紧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健康、安全产业,围绕打造“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重点推进茶产业园、竹产业园、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和中国有机农谷“三园一谷”建设。目前,规划20万亩的中国有机农谷已有2000亩农田、6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已通过有机认证,5000亩农田正在进行有机转换,西兰花、毛豆和鳙鱼、鲢鱼、鳜鱼、鲌鱼等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正式批准。

9月7日,花团锦簇的赤壁亿丰国际商贸城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北京、湖北省、咸宁市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万里茶路相关城市领导、签约客商、新闻媒体记者上千人汇集这里,共庆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首届青(米)砖茶交易会隆重开幕。原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商业部部长胡平,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李育才,国内贸易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何济海,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赤壁市在开幕式上被正式授予“中国绿色生态交易展览基地”和“中国青砖茶之乡”称号。

赤壁市委书记江斌认为,这块“国字号”招牌的分量等同于浙江义乌的中国国际小商品城和吉林通化的中国中医药产业交易基地。

赤壁市获批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

该基地由生态农业、绿色生态工业、绿色生态服务业三大板块构成,将聚集绿色生态产业资源,实现农业生态产业与商业的对接,推动城镇一体化建设。作为全产业链式的展览交易基地,其服务对象为国内外从事绿色生态科技研发、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机构和企业,将定期举办各种相关博览会、展销会、订货会、高峰论坛、学术研讨等活动。

基地建设将分三步推进。即立足赤壁,放眼湖北,将全省健康、安全、具有特色的绿色生态产品吸引集中到赤壁进行交易;面向华中、辐射全国,建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有机绿色生态产品展览交易中心;吸引更多优质、高效和生态、环保的企业(项目)进驻赤壁,将赤壁打造成全球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的主要节点城市。

当前,围绕基地建设,赤壁正重点推进茶产业园、竹产业园、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和中国有机农谷建设。江斌说:“我们将推进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把这个‘国字号’基地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加快绿色崛起的步伐。” 

作为青(米)砖茶的发源地,赤壁市是中国连接世界的万里茶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惟一的“青(米)砖茶之乡”,举办此次盛会,目的就是为了擦亮百年品牌,打造百亿茶产业,重铸赤壁茶产业辉煌。在中国青(米)砖茶系列展区,记者看到,胡平手拿一块砖茶细细品鉴,一边询问高品质砖茶原料基地建设情况。服务台区的工作人员给参展的领导、嘉宾斟上一杯杯芳香扑鼻的香茗,大家一边细品青砖茶的神韵,沁闻青砖茶的陈香,一边表示要努力把精湛的古青砖茶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使赤壁的砖茶给更多的人带来健康。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评价本届大会“是我国首次高层次、高规格的绿色生态产业高峰盛会,将为绿色生态产业及其相关行业提供更具影响力的国家级交流展示平台和更为丰富的国际化商业资源。”

全国商业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宣春雷称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成功举办是赤壁市在全国树立的一面“倡导绿色经济、践行生态文明、促进健康生活”的鲜明旗帜。

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吃安全、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绿色健康消费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好期待。赤壁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大力发展茶产业,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必将成为引领赤壁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如海,茶如潮,梦如蓝……振兴赤壁茶产业正从此时出发。一艘“中国绿色航母”正从这里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