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环境可持续发展 全球绿色城市独领风骚
环境可持续发展 全球绿色城市独领风骚
作者:夕月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1 11:43:41 浏览:430
字体:
分享到:

C40 全称是C40 城市气候领袖群(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是由城市创建并为城市自身服务的城市网络。该网络的使命是推进世界大城市的气候行动日程,切实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风险减低的目标。

C40 是一个由大城市市长参与的全球网络,注重切实可行又能复制持续的气候政策和气候项目的落实实施。该网络始于2005年时任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顿的倡议,后与美国前总统威廉克林顿气候倡议(CCI)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了C40的雏形。2010年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出任C40主席后,深化了C40和CCI的全面整合,明确将C40团队定位于“服务型”机构,为已经将低碳和气候应对作为工作目标的城市提供服务。2013年初C40理事会和指导委员会批准了以该基本定位为基础的战略思路和工作计划,C40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近日,城市气候领导小组(Siemens and C40)宣布了在首届城市气候领袖奖中的10座获奖城市,这些奖项颁给全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卓越表现与在抗击气候变化上的领导能力”的城市。

波哥大:城市交通奖(Urban Transportation) 

大城市的交通在全球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在今年的C40城市气候变化领导组织与西门子合作的城市气候领导力奖的获奖名单上,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减少排放获得了肯定。作为哥伦比亚的首都,这座城市由于其超高效率的公交系统与出租车队而荣获城市交通奖。波哥大的快速公交系统建于2000年,为710万市民承担了超过70%的交通往返服务。该城未来的目标包括,将城市里所有的柴油车队替换成混合动力和电动公交车,将整个出租车队电动化,以及增加一条新的地铁线。

墨尔本:节能环保建筑奖(Energy Efficient Built Environment)

墨尔本有“澳大利亚节能环保先锋城市”的美誉,民宅和办公楼以普及节能环保、追求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成为整座城市的特色和时尚。市码头区新建公寓房入门处都安装了记录水电使用情况的白盒子,它把传统的水电用量直接用钱数来标示,时刻提醒人们用了多少水电费,方便人们节约开支,从而达到节水节电的目的。能赢得节能环保建筑的奖项,墨尔本胜在一项“可持续建筑计划”,这项计划为建筑经理和老板在能源和水资源的环保改造上提供财政支持。其中,墨尔本市政府2号办公楼,该建筑被澳方称为“澳大利亚最为绿色、最为健康的办公大楼,为未来的高层建筑树立了典范,为可持续设计和施工树立了世界级的标准。

哥本哈根:碳测量及规划奖(Carbon Measurement &Planning)

哥本哈根夺得碳测量及规划奖是因为其雄心勃勃的“2025气候计划”——试图让这座城市在2025年达到碳平衡。如果能成功地减少4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哥本哈根将成为全球第一座实现碳平衡的国家首都。其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目标是到2015年把该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到零。

丹麦大力推行的是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这使得哥本哈根的电力供应大部分依靠零碳模式,在电力基础上实行热电联产,进行区域性供热。另外该市有严格的建筑标准,推广节能建筑。丹麦也推行高税能源的使用政策,当前每度电支付电费所包含的税额高达57%,如果不采取节能方式,用户则会付出高额的代价。哥本哈根还鼓励市民垃圾回收利用,同时依靠科技开发新能源新技术。丹麦的风能很丰富但是不能储存,通过风力所产生的电能电解水之后,产生氢能则能够储存。值得一提的是,哥本哈根为低碳目标采取的措施累计高达50项之多。

墨西哥城:空气质量改善奖(Air Quality)

当你想到干净的空气时,墨西哥城可能不是浮现在你脑海的第一个城市。它一度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1992年,墨西哥城被联合国宣布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但是,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墨西哥通过从汽车减排到控制城市扩张等一切有可能的办法,相当显著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车辆尾气排放是造成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墨西哥城市政府在控制车辆尾气排放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包括更换尾气排放严重的老旧车辆,使用无铅汽油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车辆限行措施,征收高额汽油税,搬迁炼油厂和其他工厂等等。从1997年开始,墨城模仿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快速公交系统,实施公共交通现代化项目。采用低排放的快速公交系统使得墨西哥城从2005年起,每年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8万吨。现在,墨城市政府计划增添更加环保的混合动力公共汽车。此外,一条兴建中的市郊火车也将减少普通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和其他一些国际大城市一样,车辆限行也是墨西哥城治理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之一。从1989年开始,墨西哥城市政府推行“今天不开车”政策,每辆车车身上都贴有红、黄等5种颜色之一,每种颜色各对应一个工作日,即那一天不许上路行驶。

墨西哥城的治理成效表明,一个坚实的计划完全可以显著地改善空气质量。

慕尼黑:绿色能源奖

(Green Energy)

慕尼黑收获了绿色能源奖是由于其主动提出,将在2025年实现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为城市供电。到目前为止,该城有37%的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在2015年,风能项目能让这个比例一跃攀升到80%。

慕尼黑可再生能源已经占总能源消费的37%,高于德国平均水平。慕尼黑城市公共事业企业已为该市规划出清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通过在德国以及欧洲的不同地区建立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能发电、水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方式,慕尼黑将在2025年实现整座城市的能源消耗与可再生能源生产达到平衡。市民可以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参与可再生能源建设,也可以通过付出更高的电价,主动购买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里约热内卢:可持续发展社区奖(Sustainable Communities)

在里约热内卢赢得可持续发展社区奖背后,是一个城市复兴计划:“Morar Carioca”,其中包括旨在翻新和改善该市贫民区设施和条件的棚户区可持续发展项目。作为2012年最重要的气候变化会议之一——“里约+20”峰会(适逢1992年地球峰会召开20周年)的主办城市,里约热内卢正在筹划启动新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其中包括旨在翻新和改善该市贫民区设施和条件的棚户区可持续发展项目(Morar Carioca Verde)。目前,负责向棚户区供电的里约热内卢的电力公司Light就为进行垃圾回收的客户提供电费优惠服务。这是一项针对棚户区垃圾过多问题的轻技术型解决方案。该计划致力于在2020年之前,对里约热内卢所有的贫民窟进行“规范化”和再城市化,通过搭建更好的景观、基础设施、教育工具等等综合治理方法——这项计划将推动城市中20%的居民能够卫生和健康地生活在他们的定居点里。

纽约:适应力与恢复力奖(Adaptation & Resilience)

纽约拿到适应力与恢复力的奖项,是因为其名声在外的桑迪飓风后的行动计划(post-Sandy action plan)。该计划被称为能塑造一个更强大、恢复力更强的纽约。这项计划由分在一系列类别下的250个满怀壮志的基础设施恢复倡议组成,包括交通,通讯,公园,保险以及建筑等。

2012 年 10 月末,纽约历史上最大的飓风“桑迪”登陆,它携带着毁灭性的破坏力,对生命、家园、商业、核心基础设施、政府财产以及刚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经济造成了大范围的影响。14 个郡县宣布成为联邦受灾区。飓风造成 60 名纽约居民死亡,两百万户人家断电,部分地区的停电时间长达三周。多达 30 万住宅单位遭飓风破坏或损毁,2000 多英里道路受到影响或关闭,地铁隧道发生灾难性洪水,主电力传输系统也遭到破坏。

为应对飓风“桑迪”、“艾琳”和热带风暴“里伊”所带来的影响,州政府已制定一项风暴灾后重建计划,帮助确定如何有效利用所有可用资金进行恢复和重建,而且很重要的是,刺激每个受影响社区的经济发展。该计划涵盖一系列完整的重要恢复和重建项目,其中包括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海岸防护和自然基础设施、水处理厂、住房、商业恢复及其他许多方面。

旧金山:废物处理奖(Waste Management)

由于一项难以置信的高效“11年零废物计划”,旧金山拿走了废物处理奖,就目前来看,该城80%的垃圾都从垃圾填埋场里转移出去。旧金山市政府环境目标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2年减少到相当于1990年的80%。在这一整体规划下,旧金山市政府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清洁能源方案。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城市垃圾回收系统。据介绍,旧金山比美国其他的城市垃圾回收循环利用率都要高,达到了70%。而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上升到100%,即实现“零废物”。

目前在旧金山市,居民家的垃圾筒会分为三类,包括蓝、绿、黑三个颜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别。蓝色筒装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罐头盒、废纸等;绿色筒装有营养的废料如各类剩食物、饭菜、动物骨头等;黑色筒则装其他无法再生的生活垃圾。在这些分类回收的城市垃圾中,有19%是通过绿色筒回收的食品废料。针对这一特殊废料,旧金山的诺克尔系统回收公司从1996年开始推出“食物废料回收项目”,将这些从家庭和餐馆收集来的有营养的废料加工制成有机肥料,然后把再生有机肥提供给当地的葡萄园或农场,形成良性循环链。据统计,目前旧金山市已经有约2200家餐饮企业和15万户居民参加了这一项目。

新加坡:智能城市基础建设奖(Intelligent City Infrastructure)

新加坡是智能城市基础建设奖的获得者——这个奖项颁给其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诸如从装载GPS的出租车上获取实时交通数据,以及电子道路收费系统等。结果显示:新加坡比绝大多数城市的堵车率都低。

新加坡智能交通是以交通信息中心为轴,连接公共BAS系统、出租车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高速路监控信息系统、道路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交通信号灯系统、道路交通通讯指挥系统、车辆GPS定位系统等的综合性集成系统。这一建设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交通管理系统的整合;第二阶段将有关公共交通的信息,例如公交车辆以及地铁的班次、时间和票价等连接到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上来;第三阶段政府着力打造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交通,降低由于城市交通带来的碳排放。在智能交通科技的应用上,设置出租车预订服务、出行者信息服务、道路流量监测、优化交通信号系统等。

东京:金融和经济发展奖(Finance &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0年4月,东京都总量限制交易体系作为亚洲首个碳交易体系正式启动,这既是日本首个地区级的总量限制交易体系,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城市总量限制交易计划。东京因此赢得了金融和经济发展这个奖项。该体系的覆盖1400个场所(包括1100个商业设施和300个工厂),占到东京总排放的20%。今天,这套体系已经有1100位参与者,使得城市的碳排放量降低了13%,阻止了7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东京都确立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比2000年排放水平下降25%。

除了少数例外,各国政府将不会为了未来的气候变化和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而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政府们太庞大,太缓慢,在许多情况下,出于政治上的不便,它们甚至都不想承认这个问题。在过去的5年中,有个越来越清晰的趋势,那就城市开始引领风潮——从根本上说,当面对不断减少的资源和日益上升的海平面时,城市具有最大的机会来提高我们未来存活的能力。

集中这些城市所有的最佳品质——有效的道路管理,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优秀的公共交通,零废物计划等等——你将会拥有一座城市规划专家心中的梦想城市。虽然这座梦想城市目前还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创造一座(或很多座)的第一步,就是向在特定领域取得优秀成绩的城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