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元南河湿地公园呈现 “三大靓点”
元南河湿地公园呈现 “三大靓点”
作者:张志国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1 11:10:10 浏览:556
字体:
分享到:

四川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主题公园。总面积10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40公顷,拓展了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美化了人居环境,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回归自然的理想境地。

四川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工程于2006年3月进场,2007年元月,主要景点面向市民开放。公园建设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考虑到了百姓的方便和舒适,从道路铺设到景点打造,时时处处都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在植物配植上做到了“春有花、夏有果、秋有色、冬有绿”,形成了小桥、流水、古树的宜人美景。

200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0年获得全国“长江湿地保护与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8月先后被重庆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列为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2012年9月通过国家湿地公园验收。

公园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山、水、城、森林景观和谐共生,形成了生态湿地、水景风貌、民俗文化三大特色。这里有古朴典雅的仿唐景观廊桥,又有鲜亮明快的现代餐饮中心;有欧式风格的西餐音乐茶座,又有精彩别致的四川特色的露天音乐剧场,又有川北民居风情的万源古街小镇。生态、人文、自然三大理念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休闲娱乐,其乐融融;在这里旅游观光,心旷神怡;在这里弹琴品茗,回味无穷;在这里分享美食,大快朵颐。这里交通便利、条件优越、环境和谐。

湿地公园立足广元大山、大水、大森林的比较优势建设的以湿地、森林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以南山山体背景为依托,山、水、城、森林、园林景观相融共生的具有湿地保护、观光旅游、健身娱乐、城市休闲和科普宣传等功能的开放性城市公园。经科学规划、精心打造,该园呈现“三大靓点”:

一是生态靓点。园区内原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相融合,引进物种与乡土植物共生长,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相配套.形成了花草四季生、碧水绕山来、湿地傍山行、水溅林石下、鸟鸣树梢间的生态湿地特色。园区现有野生鸟岛10余个,点缀其间的南、北、中湖以及保留农耕原貌的梯田湿地,展现了水脉绿脉相融、青波绿波相映的水景风貌特色。

二是旅游靓点。该园“十大景区”(湿地田园、浅滩戏水、森林栈道、芳香花海、叠水瀑布、梅林听泉、观鸟憩心、四季画廊、绿色氧吧、川北民俗)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二带(万源湿地景观带、南河湿地景观带)”水绿相映,自然成趣;“二轴(生态景观轴、民俗文化轴)”匠心独具、纤巧精细,在凸显“城中园、城中林”的城市旅游功能上做足文章,为把广元建成生态园林城市增添了浓墨重彩。

三是人文靓点。公园围绕武则天出生地做文章,设置了以茶文化和餐饮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景区,并将景观廊桥设计为仿唐建筑,屋顶为庑殿形式,气势浑厚,又不失轻盈纤巧,充分展示了女皇文化的深厚底蕴。公园亲水平台、码头一带相传曾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少年时的梳洗台。据万源一带的老人讲,这里曾出现过紫气升腾、彩虹过江、群鸟翻飞、鱼戏水底五彩练的奇观。武则天“乌龙感孕、凤凰催生”的动人传说和因纪念武则天生日而延续至今并演变成中国广元国际女儿节的“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民间习俗,就发生在湿地公园的南河水面上。公园建设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时时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情怀。  

景观廊桥横跨广元南河,连接广元东城区和万源片区及湿地公园。景观廊桥古朴典雅、风光旖旎,景色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它文化底蕴丰厚,唐代风貌与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巧妙结合,让你感受唐文化的风采,领略盛唐建筑的繁华景象。加之该桥与湿地公园毗邻,公园依山傍水、生态和谐的自然环境将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亮点。“一座廊桥,一杯咖啡,一帘幽梦,或倚或卧,或行或伫,听河水潺潺,看蓝天白云。”廊桥分为上、下两层建筑,一楼人行道两侧共有经营商铺54间共918平方米;二楼南北两头共设有三间大型观赏楼亭,可供经营大型休闲、娱乐项目。

四川广元南河湿地公园是一个综合性、开放式公园,东西南北皆可入园,景点多为欣赏体验项目,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