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商学院的课程上都会有这样一个故事:爹对儿子说,我想给你找个媳妇。儿子说,可我愿意自己找。爹说,但这个女孩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儿子说,要是这样,可以。然后,他爹找到比尔盖茨说,我给你女儿找了一个老公。比尔盖茨说,不行,我女儿还小。他爹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比尔盖茨说,啊,这样,行!最后,他爹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说,我给你推荐了一个副总裁。总裁说,可是我有太多副总裁了,多余了!他爹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婿!总裁说,这样,行。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生意就是这样做成的》。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将需求、供给、销售等几个关键的市场环节都清晰地表现出来,让人知道什么是生意、什么是市场。
也许能做成这样的生意不难,但笔者认为难就难在要有做成生意的市场环境。
中国的改革虽然经历了35年,但过去衍生的习惯性思维与传统性路径依赖性很强,导致了市场的“无形之手”很难舒展,而政府的“有形之手”时常越位缺位错位失位。同时,个别垄断行业借机强势推进,相对民营企业来说显得更加举步维艰。
如果说中国35年前面对的问题是破局,那么今天面对的问题是深化。对于经济而言,市场如何发挥作用,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发挥作用?很重要的取决于政府怎么样管和在哪些事情上管。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这次大会是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决定》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国家而言,塑造现代市场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平打造和谐,公平打造幸福,公平打造文明,公平更打造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凸显公平,让人欣喜,让人振奋。《决定》中说,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就是让公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获得了平等发展权,竞争权,这个公平将调动市场上的创造积极性,激发发展的主动性,让生意在市场的规则下一笔一笔做成。在这个生意做成的过程中,公民个人更加幸福,国家更加拥有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