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青藏高原,无论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在旅游胜地青海湖,都能看到一种像黄羊一样的动物。它们有时三五成群,有时单独行走觅食,为荒凉的高原增添了很多生机。很多人都将这些动物看做藏羚羊,以为这高原的生命禁区藏羚羊是惟一的动物物种。这当然是错误的,它是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种。由于分布区域重叠,加上外部形态部分相似,所以许多人把它误认为藏羚羊。
对于熟悉可可西里地区生物的人来说,分辨藏原羚和藏羚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哪个有“白屁股”——藏原羚有一块较大的白色臀斑,因此藏原羚又被当地百姓俗称为“白屁股”。藏原羚奔跑时,它那雪白的屁股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身上悬挂着一面镜子,因此又有人称它为“镜面羊”。
有专家指出,藏原羚的白屁股非常醒目,所以它不是伪装色。因为雌雄藏原羚都有白屁股,所以也不是用来吸引异性的。藏原羚白屁股、黑尾巴的真正作用,可能主要是用来在同伴间传递某种信息。但不管怎样,藏原羚屁股上的那一抹白成为了青藏高原上的独特风景。
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原动物,栖息地海拔高度在3000~5000米之间,范围广泛,各种草原环境都可以生存。但一般多见于高原草甸和干草原地带,特别喜欢草木植物较茂盛和水源充足的地方。但活动范围不十分固定,经常到处游荡。藏原羚以各种草类为食,主要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及经绒篙等草类为食。但耐粗性不如藏羚羊。清晨,傍晚为主要的进食时间,同时也常到湖边、山溪饮水,在食物条件差的冬春季节,则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进行觅食活动。
藏原羚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不超过1米,体重不超过20公斤,体格矫健,四肢纤细,蹄狭窄,行动敏捷。雌雄、成幼终年一起生活。性机警好奇,视、听觉灵敏。遇到异常情况时,总是先抬头凝视,发现危险后,迅即奔驰逃跑,奔跑的姿势比较特殊,看起来像袋鼠一样一颠一跳的向前。
冬末春初,藏原羚开始交配,每年繁殖一次,产羔期在7月。藏原羚雌兽怀孕期为6个月,每胎产一仔,偶尔二仔。交配期间,雄性之间没有激烈的殴斗现象,只在群内相互驱赶,虽个别雄性有时被逐出群外,但交配期一过,又合群生活。藏原羚初生幼仔体色与成体相同,但额处常有一白斑,产下不久的藏原羚幼仔即能跟随母亲活动,数天后就能随着妈妈一起奔跑。与藏羚羊产仔时的大迁徙不同,藏原羚在产仔期间没有选择特殊环境的习性。它们只需在自己生活的领域防范狼和猞猁等天敌即可。
在可可西里,与藏野驴、藏羚羊相比,藏原羚与人的距离更近一些,它们经常游荡在青藏公路四周,和往来的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涉。偶尔有一些旅游者从车上下来,拿起相机准备和它们合影时,机警的藏原羚就会飞一般地跑向远处。在镜头无力追逐的地方,藏原羚会站着张望,目送失意的游客上车前行。其实,不管相机的底片上有没有藏原羚的身影,但游客的心中一定记住了视野中那一抹靓丽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