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跨国核电何去何从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0 15:52:26 浏览:438
字体:
分享到:

  英国首相卡梅伦近日访问中国时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投资英国核电建设。与此同时,中国的核能公司也在积极寻求海外扩张。中英两国的举动,反应了中国核电企业的饱和,也透露了英国已经“捉襟见肘”却难割舍的核能产业。对英国来说,这是一出“叫座不叫好”的买卖。

  英国政府力挺中国核电

  中国正在成为核能领域的主要力量,国内目前有17个反应堆处于运行之中,还有28个正在修建。如此强大的核电开发能力,吸引了急需钱来复兴本国核能产业的英国政府。

  去年10月,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就已经和中国签署一项交易,允许中国一家国有企业在英国建造核电站,并且让该企业的核反应堆计划获得英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在该项交易下,英国政府将支持中国广核集团以“共同投资人”的身份参与法国电力计划内的萨默塞特郡欣克利角新核电站建造。根据谅解备忘录,英国还将支持中国广核集团在英国建造一个核反应堆,并在反应堆的运行中扮演“支持角色”。

  当时,英国政府也表示了对中国核技术获得英国监管部门审批进程的支持,即所谓的“通用设计评估”。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在此阶段核反应堆设计是属于广核集团的,还是其他中国核企业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英国政府已经要求中国政府仅挑选一家企业的技术来递交英国监管部门审批。

  从种种情况来看,广核集团“胜算”比较大。“中国近年来的核电建设速度令人惊叹”,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能源项目高级研究员安东尼·弗罗加在《世界核能报告》一书中指出,中国在建的核反应堆和计划建设的反应堆都是世界上最多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广核集团历年创下的成绩证实了这一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介绍,广东从阳江、台山、深圳大亚湾到陆丰,都有建设核电站。

  然而,当中国核电企业对海外市场憧憬之时,一些投资者和企业家表达了对核电成本的担忧。通用电气是世界最大的核电设备供应商之一,其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表示,与其他形式的能源相比,核电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很难证明其合理性。

  核安全监管忧患

  中国专家分析认为,若中国能在后续的中英合作中实现核电建设的大单签订,将有助于中国核电走出国门,实现突破。不过,对中国投资英国核能工业,英国社会各界反应不一。一些议员、工会和监管者担心中国的核防护措施不够完善。

  英国核工程专家约翰·拉奇就表示,中国的核工业不透明,他对中国营运英国核电站表示担忧,他担心政府为赢得外国投资,英国本身的核监管机构Office for Nuclear Regulation将受压,可能要掩盖中国公司的问题。拉奇说,“即使是法国公司营运的英国核电站也存在两国监管制度的分歧。与中国合作,如俄罗斯一样,他们没有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制,这些问题将会更明显。”

  不过,如果价值140亿英镑的欣克利角核电站工程将被放行的话,中国的参与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需要补充的是,该核电站的建造,是英国政府旨在打造低碳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门。换言之,如果英国想要完成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能保持正常的电力供应,向非化石燃料能源(比如说核能)的转变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不过,鉴于核能原本就是一个敏感领域,允许一家中国国企参与英国新核电站建造工程的想法,很可能会催生出国家安全忧虑。

  数月来,英国议员和法国电力就核电站“预购价格”的谈判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消息人士指出,双方已经接近达成共识,每兆瓦小时约为90至92美元,几乎相当于当前用电批发价的两倍。除了欣克利角,法国电力还计划在萨福克郡的塞兹维尔修建两个核电厂。知情人士称,广核集团可能会寻求成为塞兹维尔厂的联合运营者,但法国电力可能会保留整体运营权。中方还可能加强新厂建设的参与度,甚至可能为反应堆的设计提供服务。

  据报道,参与核电站建造的中国企业不仅仅是广核集团,还有同样是国有核能集团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核电工业集团公司逐渐成为全球核能产业的大户,世界各大国际反应堆厂商都在中国修建了反应堆,如法国核工业公司阿海珐和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早在2007年11月,中国广核集团与阿海珐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80亿欧元(116亿人民币)的合同,在广东台山修建两座EPR反应堆,该公司为其提供运行所需的全部材料和服务。此后不久,中国核电公司与西屋公司签订了价值53亿美元的订单,主要建设四座反应堆,内容包括反应堆技术的转让、后端服务以及核废料处理。

  英国能源危机

  不过,因为国内的能源需求紧迫,尽管问题再多,英国吸引外资复兴核能的计划势在必行。伦敦学者米歇尔说,英国核电站的引资条件难称诱人,现实是英国需要电,发电需要钱。

  在英国,核能发电站一般的生命周期是30年。所以,在英国有不少在1970至1980年间修建的核能发电站都面临关闭的命运。Oldbury产能4亿瓦核能的核电机组已经在2012年退役,这是2000年以来第七座完成历史使命的核电机组。到2025年,还有另外8个散布在英国各地的核电机组需要关闭,全部加起来产能大约有140亿瓦核能。

  这样的状况不仅对于发电会带来严重问题,而且关闭核能发电厂本身耗资昂贵。首先需要处理放射性物质,发电厂原址需要特别做防辐射的污染减少处理,全部耗时大约60年。政府专门负责管辖关闭核能发电厂的单位叫做核能退役管理机构,该机构在2013~2014年的预算是32亿英镑,大约是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部全部预算的一半。

  关闭核能发电站会导致的问题是如果能源需求紧迫,或者有某个发电厂无预警出现问题,英国所需要的由这个核能发电厂供应的电力就不知道要如何解决,也因此未来几年会出现一些能源吃紧的问题。英国能源监管机构(The Office of Ga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Ofgem)在2013年6月发表的报告指出,英国出现灯火管制的机率现在是每47年一次,到了2015年左右可能会每4年一次。到2020年,英国可能有120亿瓦核能的电力来自爱尔兰、法国或者荷兰。

  “核能复兴” 困难重重

  尽管受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核恐慌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决定暂缓发展核项目。在这种大背景下,英国能源国务大臣查尔斯·亨得利依然宣布,英国将修建8座新一代核电站,迎来“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的核能复兴”。

  亨得利认为,选出的8个适合建造核能反应堆的区域中,每个区域都能提供5000个左右的职位,而且随着煤炭发电站停止发电,核发电站将能打造一个廉价而且低碳的电力供应局面。设计的新一代核能堆计划能发电160亿瓦特,需要500亿英镑(约人民币5200亿)的投入,其中每个反应堆的投资相当于对2012奥运会的投资。

  尽管之前自由民主党对此表示反对,而且有部长表示不会用纳税人的钱资助这项计划,但是联合政府却仍然支持新一代的核能计划。英国政府则遭到关于隐性补贴的控告,例如关于改革电力市场的建议就被指利于核能,并不有利于像可再生能源等其它低碳能源。能源大臣克里斯·休恩也承受着来自党内的反对意见。一大群的普通议员都准备反抗聚焦于“隐性补贴”的财政法案。在经历了影响严重的日本核泄露事件之后,英国政府对核能源并没有抱以更加谨慎的态度,也并不担心核能站放射性废物等问题,在这个时候大肆开展核能复兴运动必然会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