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米晓娜 饮水思源
作者:May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0 15:50:12 浏览:387
字体:
分享到:

 

     地球上只有2%的水是淡水,而其中大部分冻结在南北极的冰川之中,可以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足1%。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在增长。目前,世界上已有12亿人居住在水资源缺乏地区,据预测,到2025年,世界上2/3的人口将终身遭受水资源短缺之苦。

  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性水污染却十分严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仅此排放量就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4%左右。联合国就人类饮水问题作过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如今,全球大约有10亿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而每天,竟有多达数万名儿童因得不到清洁饮用水而死亡。水危机引发的饥荒与战争在这个世界上演着,而且愈演愈烈。

  Mina Guli,中文名米晓娜,澳大利亚人,世界经济论坛的青年领袖之一,比尔盖茨牡丹基金会副董事长,中国澳大利亚商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全球环境保护,“THIRST”公益组织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沛雅霓公司(Peony Capital)的副董事长和首席投资专家,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上的战略咨询员。2010年获得澳大利亚达沃斯论坛授予的未来领导奖,2011年获得澳大利亚“50 for the future”之一的荣誉。

  米晓娜希望通过社会化媒体呼吁15岁到30岁年轻人关注水资源的严峻问题。“Thirst致力于改变青年人的水消费观,水价值观。”

  Thirst公益组织由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发起,700多名全球杰出青年代表怀揣缔造世界未来的共同志向走到一起,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公益组织。Thirst吸纳了来自商界政界、民间社会、艺术文化、学术媒体和社会企业界的众多精英。致力于在中国14~24岁的青少年中建立水危机意识,并逐步推向世界。通过网络和校园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树立起积极的、准确的、内容丰富的缺水危机概念。截至目前,Thirst已经教育了超过10000名中国孩子,鼓励了1300万余人保护水资源。

  真正的环境挑战在于水资源保护

  米晓娜称,在环境相关方向的投资和实践中,国际社会对中国已经非常关注,但是中国真正的机会和中国真正的挑战在于水资源。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如果清洁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运用,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中国的水资源污染的问题非常严峻。

  选择来中国发展节水环保事业,米晓娜经过了长期的酝酿。米晓娜说:“在创建Thirst之前,我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相关工作经验,我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工作了15年,也在中国开发过碳减排项目。另外,我在北京创办了一家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公司Peony Capital。因此,我认为我相当熟悉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深信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很有必要。而我逐步地意识到,解决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危机是极其关键的,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是非常严峻的。虽然中国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但因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5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中国属于水资源缺乏国家。因此,我凭借着之前的经验来中国开发水智能产品消费市场。”

  Thirst的目标是在中国14~24岁的青少年中建立水危机意识,并逐步推向世界,通过网络和校园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树立起积极的、准确的、内容丰富的缺水危机概念。因此,Thirst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呼吁人们节约用水。Thirst目前在筹备一个“环球思源节水竞赛”项目——通过网络平台鼓励个人或团队发明创造节水方式、活动等。此外,通过计划建立一个校园俱乐部,联合教师、学生,让Thirst的理念传播到各个校区,扩大Thirst在校园的影响。

  米晓娜认为,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确实是一个问题, “南水北调”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代表了政府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承诺,但解决水资源问题不能不考虑其他环境问题。毕竟,环境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此项目中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间接地加剧了水资源缺乏问题。“我承认此项目透露出政府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意愿,但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中国水污染问题很严重,据报告称,中国城市90%的水资源都被污染了,这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污染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短缺危机。而更糟糕的是,中国人普遍有浪费水资源的习惯,这些从淋浴时间过长、忘记关掉水龙头等细节显露出来。另外,由于中国农业技术和设备不成熟,也浪费了很多水资源,生产等量的粮食,中国用水量是美国的两倍。

  开源更需节流 减少个人水足迹

  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民众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必须要让人们知道节约用水是势在必行的。中国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短缺问题,他们只知道,我们有水可以喝,我们可用水量充足,我们不必担心用水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体会到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很多人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困扰。我们希望人们意识到“节约用水”并不单单是一个环保活动项目,它需要全民众的参与,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关注生活当中的细节,如缩短淋浴时间、关紧水龙头等,很简单却非常有效,不是吗?

  在保护水资源中外意识差异方面,米晓娜认为中国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决策方案。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件好事,毕竟政府有意向在承担责任。但要解决问题,并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媒体、民众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在西方国家,媒体会频繁地曝光环境问题,并策划保护环境的纪录片,这些方式都非常有效。

  米晓娜说:“我知道在中国有一个词叫‘节流开源’。我认为,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其他国家更愿意用‘节流’的方式,而中国偏向于用‘开源’的方式。假如中国人认识到‘节流’的重要性,将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水足迹概念最早由荷兰学者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于2002年提出,指在日常生活中公众消费产品及服务过程所耗费的那些看不见的水。其实很多方法可以减少个人水足迹,比如关紧水龙头,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年可以损失24吨水,如果3.9亿个家庭都可以避免水龙头漏水,就可以间接地节省34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了868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个小小的改变会引致显著的变化。另外,我们可以少买一些衣服,这看似跟节约用水没有关系,实际上,生产一件棉料T恤需要27公斤的水,一条牛仔裤可能需要11公升的水。因此,减少衣服购买量可以无形保护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

  其实水无处不在,而且我们处处依赖它。因此我们想教育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了解到其实水在每一个我们身边所用的微小事务里面都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水的使用,可以购买使用水足迹更少的产品,能简单地让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THIRST的渴望宣言

  12月5日,国际节水公益组织Thirst渴望宣言与芝麻街、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以及保尔森中心等公益组织在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举办了以“关紧水龙头”为主题的节水宣传活动。

  每次活动,米晓娜都参与到与青少年的交流之中。她说:“我们当前的重点项目是‘环球思源节水竞赛’。它可以有效地教育青少年,并通过媒体影响1.3亿人。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我希望此项目将对中国环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希望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显著改善,更希望所有人可以自觉地保护水资源。我们希望可以做出更多优秀的项目,让Thirst更知名,从而引起人们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注。”

  提及亲力亲为的辛苦,米晓娜笑谈:“我最希望任何形式的环保项目都不必再存在,假如所有人都自觉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那么环保项目就无需开展了,那将会是最大的好消息。”

  聚焦中国清洁能源

  过去的几年里,米晓娜一直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她认识到,中国迅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对的后果,就是对环境的牺牲。这是一个攸关之事,她希望能够让下一代人尽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为此,米晓娜决定贡献自己的未来全身心投入到呼吁保护水资源的工作中。

  米晓娜之前还做过出色的矿产资源投资项目。在全球新一轮的通胀情况下,对于矿产资源的投资,米晓娜认为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对清洁能源和能源消费的投资。

  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如果将新兴的科技和清洁能源及时运用的话,可以事半功倍。米晓娜说:“实际上在环境相关方向的投资和实践,中国相对领先了,已经被全球关注。而且我其实非常欣喜地看到全球各地很多人已经来到中国,观察和学习中国的相关经验。你可以看到在有关全球气候的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中,大家都关注着中国。”

  青年领袖 自下而上的力量改变世界

  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各国政府间协作应对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这一方法显得越来越牵强。

  金融危机每六七年就会发生一次,今后可能更加频繁。由此看来,协同有效的合作机制将会更加被需要。米晓娜说:“我永远不认为条框性的结构能解决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需要民间社会,像达沃斯和青年领袖的力量,自下而上改变这个世界。”

  就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已经明显的注意到,并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机制为国际间跨国合作作出有效的贡献,例如在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上,大家就没有能够达成一个有效的保护全球气候的协议。

  就在2009年我们刚刚为金融危机过去松了口气之后,现在另一场危机又已经来了。米晓娜说:“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证据,说明各国间的、组织间的合作没有效、不给力,我们需要更有效的平台,尤其是这些平台建立之后,能够通过讨论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青年领袖平台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提议,但我仍然非常喜欢。我们这一代人是自己负起责任的时候了,既然别人不能给出我们解决的答案,那么就要我们自己来寻求其他方向探讨可能的途径。以前是单纯的依靠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信机制,显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我们全球青年领袖的平台,发出一些初步的,也许天真的呼吁,但是我们会鼓励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机构之间、政府与企业公司、盈利机构与非盈利机构之间普遍的民间性合作,大家坐到一张圆桌上面进行共同的探讨。年轻人在一起,通过广泛的民间探讨,也许能够集思广益,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米晓娜喜欢中国的一个传统,就是大家经常一块儿吃饭。因为当人们成为朋友的时候,可以更有效地达成协议,一起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说大家能够互相理解背景、兴趣所在,而且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个性,就更容易达成谅解和共识了。

  所以米晓娜做水资源保护,选择从中国做起。“我也是希望整个世界能从中国的一些文化里面、哲学里面、行为里面受益。很多年中国都被指指点点,其实我觉得问题根源不在于中国,而中国很有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这需要由我们来告诉全世界。”

 
米晓娜参加芝麻街节水宣传活动

  作为一个青年人,可能常常会感到很失落,可能觉得自己就像隐藏在千千万万人当中的一个,尤其是像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里。 对于青年一代,米晓娜认为,“相对于世界上发生的大问题,我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我,我能做什么呢?其实我想告诉年轻的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你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变成滴向大海的第一滴水,你会惊奇的发现,会有许多人跟随你。”

  米晓娜觉得中国像一个十几岁的美丽少女,她已经长大了,现在就要离开家了。中国在这样一个妙龄少女的年龄段为自己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机会,现在关键是看中国自己想怎么样来抓住这些机会,变成一个成熟的全球领袖。

  多年来,在环保领域都是别的国家把知识、技术作为商品和礼物输出到中国。那么未来的5年到10年里,中国发明创造的技术和概念,将被期待输出到世界各国。

  米晓娜说:“我想中国以后很快将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转型为一个思想创造和研发的中心。我觉得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因为它已经非常智慧地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有前瞻性的位置,许多国家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