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马云:进退之间的大道
马云:进退之间的大道
作者:萧星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0 15:44:53 浏览:449
字体:
分享到:

  本期封面人物简介:马云,1964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1997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1999年,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其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是中国内地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9年,马云个人净资产达80亿元,位列胡润富豪榜第88位;同年被《时代》杂志评为2009年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并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2012年12月12日,当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3年5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等职务。

  在商业江湖上,马云推崇金庸风格,最欣赏《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那种混杂着绝世武功又独立于世,兼有道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味道。而今,马云也选择在正当壮年时,退出他为之奋斗近二十余年的互联网时代,颇有与世无争的味道。孰不知,马云在进退之间,自有大道。

  1995年,在美国出差的马云首次接触到了互联网,激动不已的他回国辞职开始创业。那一年,他31岁。2013年,马云决定辞去阿里巴巴CEO职位,退出属于他的互联网时代。这一年,他49岁。

  18年时间,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马云的人生也天翻地覆。貌不惊人的他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中国经济的领袖级人物,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者与企业家。他创办与一手打造的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在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第三方支付、云计算等领域都占据着毫无争议的领先地位,即将上市的集团整体估值可能高达千亿美元。

  阿里巴巴的故事

  2000年7月17日,马云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故事是这样描写他的: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马云说,看了这期《福布斯》后,才知道“自己其实有多丑”。而且据马云自己讲他还很笨。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马云后来常说自己的创业经历至少可以证明:“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成立“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

从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著名新闻传媒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马云的口才很好。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叫马云的人,听他口沫乱飞地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

  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他们称马云为骗子。1995年他第一次上中央台,有个编导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其实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

  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这时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1997年,马云被邀请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的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EDI中心,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2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他研究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业务量大得多。为什么放弃大企业而选择中小企业,马云打了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芝麻,开门吧!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马云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临行前,他对他的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他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当年,在全球皆为“.COM热”而疯狂的时代浪潮之中,在以雅虎、eBay、亚马逊三大巨头为主流的互联网格局下,“另类”的马云却高喊“只抓小龙虾”的口号,高举“做中小企业救赎者”的大旗,开拓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新领域——中小企业B2B。

  然而光有定位与口号是远远不够的,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真可谓创业艰难百战多,8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从此,在雅虎、eBay、亚马逊之后,世界互联网版图上又多出了一个崭新的“第四种模式”——阿里巴巴模式。在企业家马云之前,习惯了全盘西化、大规模进口欧美经济模式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世界新经济的大舞台上如此扬眉吐气过。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立志为中国人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站点。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将他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 Yahoo 、 Amazon 、 eBay 、 AOL 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机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哈佛大学两次将他和阿里巴巴经营管理的实践收录为MBA案例。在2002年1月发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的阐述,“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以此来表明对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认可。

  阿里巴巴两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 从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著名新闻传媒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马云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当人们谈到中国互联网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到企业家马云,也不可能避开这个“幽灵”的存在。他是当仁不让的开创者、“教父”,也是充满变革精神的颠覆者、“叛逆”。

  马云也终于像童话故事里的阿里巴巴一样,找到了自己的宝藏。

英国首相卡梅伦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会面,马云在来往上曝自拍照,与卡梅伦比帅

  退休并不是放下

  这两年,马云和他的公司总是出现在重大商业新闻之中。这家公司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足以让媒体津津乐道许久:阿里巴巴上市公司CEO卫哲因为公司内部腐败案和“价值观”问题引咎辞职;支付宝股权转让风波;拆分淘宝;淘宝商城修改规则;淘宝商城更名天猫;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间发生在媒体上的种种隔空喊话;股权回购;聚划算——从淘宝中拆分出的一家公司——发生的腐败案以及聚划算总裁的被撤职和被司法处理;包括中投和国开金融在内的“国家队”入股、阿里巴巴……他已经是全中国媒体最想访问的商业人物。

  但这其中的苦与乐,只有马云自己知道。马云说,“那段时间确实身心疲惫。一方面是公司的事,还有一些家里的事情,当然,传言说要闹离婚了,都是胡扯。”尤其2011年爆发的一系列的事情,让马云开始认真思考公司的生态系统问题。“其实在那些事情之前,也就是所谓七记重拳之前,我就已经确定了这个方针。但是没想到,虽然确定了这个方针,但还是速度太慢。2010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有直觉。我的本能告诉我,再这样下去,一定会有问题。所以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规划,比如拆分淘宝。尽管我觉得我们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但是,先是准备要拆淘宝,没想到跑出了个卫哲事件,哐就来了。尽管加快速度,非常之快,但还是出现了一连串事情。我们内部的生态系统没建设好,要想建设外部的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事情。(卫哲事件2011年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为了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和诚信原则,公司在2010年清理了近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上市公司CEO卫哲引咎辞职。此事引发轩然大波。卫哲曾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他在2006年11月接受马云邀请加入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B2B业务香港上市后,出任上市公司CEO。)”

  于是2012年,马云决定整个集团的思想是修身养性。“因为在经过2011年后我总结下来,假如我们不关心自己,不关心身边的人,不关心员工,你要想关心世界那是胡扯。还有,我们要让阿里人明白,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生态系统,而绝对不能建一个帝国系统。所谓养性,性命相关,性格和命运是相关的。”

  在这一年马云也让自己静下来,重新思考自己和公司的未来。“在互相不信任的时代,你解释的越多,就越糊涂。没有人会相信你。大家这时候似乎已经在表明:你做企业,你做商人一定就是坏的,对吧?我是坏的,或者我见过的成功的人都是坏的,你说你是好的,你肯定是虚伪,你假。与其花时间去解释,还不如去思考该做些什么。现在我自己觉得,我静下来,公司就会静下来。慢慢去思考。有些问题在慢的时候反而会变得清晰。所谓你乱得越快,外面乱得越快,你静下来,外面自然也静下来。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设计5年以后该干什么。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多了一点。但是原则不能变。我还是我。我们公司在做的所有事,方式方法都没有变。加快生态系统建设,加快自己公司开放透明。我们不能做到公平,但我们要做到公正。公平很难。公平不是我的职责,但公正是我的职责。”

第七届网商大会暨第六届西湖论剑上,“孱弱”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和浑身肌肉的美国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两个在各自领域的“终结者”为数千“追随者”传授了相同的成功秘笈

  马云说,“自己静下来,反而挺有意思。”

  经过两年的调整,公司大局已定。马云却在这个时候忽然对外宣布了退休的消息,业界哗然。其实马云为了这一天已准备了好久。“关于退休这件事,我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这并不是突然的决定。我很高兴,自己能比比尔·盖茨更早退休,终于有一件事情我超过他了。说真心话,我是觉得自己对互联网来说有点老了。我见过很多苍老的领导者,七八十岁了还在开大会,我问过自己要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我和员工说话的时候垂头瞌睡,他们肯定不好意思说我;但我还死守着位置对大家都不好。你爱自己的孩子,就要让他独立起来。爱自己的公司,就让比你更懂这家公司的人去驾驭。今天我对这家公司还是正能量,但我总会变老,我不想明天变成负能量。”

  马云特意将退休的日子选在今年5月10日,这天正好是淘宝十周年纪念日。“也是想在50岁之前退休。我不希望别人给我定位,这个世界你有机会去参与,就已经是最佳福分。我们真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高,这个时代很好,同事很好,机会很好,才造就了我们,不是我们造就了阿里。我是运气好。阿里不是我一个人的。”马云说。

  说到自己退休后的打算,马云强调退休并不是放下。“退休后我本以为,公司的事情我就可以安心了。我可以该睡觉睡觉,该干嘛干嘛,肯定没有当年那么忙了。而且我只是从CEO位子上退休,还是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对这个公司还负有很大的责任,等以后从董事局主席位子上退休才是真正放下。我还是董事长,我还是爱阿里巴巴,会承担董事长的职责,只是不去做CEO的事情。”

  公益是企业家的责任

  马云最早谈起慈善是在他“发财”之后,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并发布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马云表示,“社会责任绝不应当是一个空的概念,也绝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比起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纳税冠军,马云似乎更加看重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直接和间接解决了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此前,马云在美国接受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创造就业机会重于做慈善。罗斯问他,“你很富有,有没有想过把自己一半的财富捐出去?”马云表示,“我从来没有想过现在的钱属于我自己,这是属于社会的。有几百万算是富人,有几千万是资本家,你有几亿的话,那就是社会财富。这不是我的钱,一张床,三顿餐,我有的仅此而已。中国目前需要2亿的就业机会。我们有13亿人,城市化扩张,我们急需工作岗位。我尊重慈善事业,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笔钱。如果我现在把钱捐出去了,等我老了时,我会后悔的,我要现在把钱花出去,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捐出去做慈善。”

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晚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以一袭红衣、满头白发的造型出现,雷倒众生,同时引发了现场近3万阿里巴巴员工的尖叫和欢呼

  马云本人和李连杰的私交甚笃。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里巴巴曾一口气向壹基金捐了500多万元。当年7月,马云与李连杰在杭州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将联手促进民间慈善事业发展。

  2010年,以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的“云峰基金”成立,这是中国惟一由成功创业者、企业家和行业领袖共同发起创立的私募基金。除此两人外,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等10多位成功企业家都是发起人。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文化、媒体、科技、消费品行业、环保、清洁能源行业。

  在马云辞去CEO职位后,他担任了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理事会主席,之后,马云又加入了美国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并出任该基金会理事。马云开始全身投入公益,尽情享受“退休生活”。

  马云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最早结缘是在2010年3月,彼时,他加入TNC全球董事会,成为董事会中的第一位中国人。大自然保护协会是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国际组织之一,成立于1951年,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市,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协会已跻身美国十大慈善机构行列,位居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非营利民间组织前茅。马云加入TNC后就有大动作,他与百仕达的欧亚平、北京中坤的黄怒波、春华资本的胡祖六、上海复星的郭广昌、老牛基金会的牛根生等共计16人,向四川省民政厅申请成立“四川大自然保护基金会”。

  马云新加入的这个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只能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机构,它成立于今年2月20日。公开的资料显示,此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专注于推动生命科学突破性研究、表彰优秀科学家以及激发人们把追求科学当作终身事业的热情。它所设立的生命科学突破奖,旨在激励那些从事对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学家。每个奖项奖金为300万美金,这一数字是诺贝尔奖单项奖金(2012年为120万美元)的2.5倍,也当之无愧成为目前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因而也被称作“豪华版诺贝尔奖”。

  与基金会雄厚的实力相对应的,是其背后更为豪华的资助者阵营。在马云加入之前,基金会的捐助人包括: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DST Global创始人)、美国的谢尔盖·布林(Google联合创始人)夫妇和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联合创始人)夫妇。这几位,都是硅谷顶尖的新经济业界巨头,马云的加盟,使基金会更加显得有点“IT巨头俱乐部”的意味。

  马云曾经在阿里公益基金理事会上表示,十年以后中国的肺癌、胃癌患病率将达到高峰,肺癌、胃癌、肝癌,这三个癌症会是暴发期,我们下一代都会碰到这个问题。显然,这次马云是有备而来,他说:“非常高兴与美国、俄罗斯的新经济公司创始人一起参与基金会,我们希望鼓励更多人参与对生命科学和疾病治疗的研究。希望全世界的科学家能为克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癌症,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马云夫妇加入后,每年将为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捐献300万美金。基金会的年度奖项将增加至6个,每个奖项奖金为300万美金。

  在淘宝10周年晚会上,马云曾动情地说:“今后我将会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教育、环保,每个人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已经很了不起。我们一起努力,除了工作以外,完善中国的环境,让水清澈,让天空湛蓝,让粮食安全,我拜托大家!”

  马云放言,阿里巴巴对社会的贡献,才刚刚开始。这位前CEO的华丽转型,又反过来影响着自己创业10年的公司。

  在今年阿里巴巴年度公益活动“溯源行动”的官方网站上,有一行不起眼的注明“本次活动由大自然保护协会提供全程专业支持”。阿里巴巴社会责任部负责人顾潇告诉记者,溯源行动是一个环保行动,但由于员工志愿者并不是专业环保人士,TNC为他们准备了非常详尽的沿途十个城市环境问题背景材料,并提供专业的解读。在途经丽江和三峡大坝两个项目点中,因为TNC本来就在当地有驻点,更是全程陪伴志愿者踩点、发现问题,这两个地方也成为了整个溯源全过程发现环境问题最多、采集资料最详尽的考察点。

  环保是最大梦想

  其实在马云的心中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那是一个环保梦。这个梦来自于他几年前回到家乡的感触。“我回到家乡,看到湖泊干涸,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心里很难过,我相信只要更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难过,中国对待自然的态度还是会回到原来的信仰和敬畏的。人类有伟大的向善精神,公益的职责就是唤醒这种精神,然后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我一个人救不了几亩地,我也没办法让农民停止滥用化肥,但大家都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就会一点点的改变。”

马云和李连杰合开太极禅院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有放心的食物、空气和水。我希望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人能够享受今天的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享受更好的空气和环境,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就算你多么辛苦工作,最后发现买的却是药,发现家庭被破坏了,找不到努力工作的价值,所以我走了一圈又回来了。虽然很多年轻人不一定会相信,但这就是生活。”

  这个梦让马云责任感更重了。“我只是觉得做这些,我心里会舒服。我可以不承担责任,因为我已经承担了社会责任,否则就不会走到现在。就像做大自然保护,我不觉得是责任,这只是我喜欢的,我想和别人去分享。”

  在马云的身上还担负着另外一个责任,那就是推广太极文化,为此,他还和影星李连杰一起成立了一家旨在推广太极拳的公司。这个想法源于这几年练习太极拳的体会。“我前两天跟他们讲,你要想活得好,你得运动。你要想活得长,你得不运动。那你怎样能够既要活得长又要活得好,那就是慢中的运动和运动中的慢。太极拳就很有道理。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你要控制节奏。你懂得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不该动。”

  太极拳带给马云的不仅是关于管理企业的思考,更带给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感受。“我觉得太极拳带给我最大的是哲学上的思考。阴和阳,物极必反,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化,什么时候该聚。这些跟企业里面是一模一样的。你去看西方的管理哲学,是从基督教的思想过来的。包括日本的精益管理,也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在里面。中国公司的管理,要不就是从西方学一些管理思想过来,要不就是从日本学习一些流程管理的方法,没有一个文化根基。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文化根基,中国的管理才能够进入到世界的管理财富中。我从太极拳里悟出了儒释道文化,很有味道的东西。我把它融入到企业管理,这样我是很有根源的。”

马云和周星驰两位在各自领域中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师,带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巅峰对话

 

  “西方治理,东方智慧,教堂集市,终成太极。”这就是现在的马云。马云在商业世界贡献了一个电商生态系统,他现在正在更多领域树立一个社会企业家的典范。

  马云对什么礼物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怎么个离开法?”他似乎看破红尘,已有中年鱼尾纹的脸上沉静淡泊:“请大家想想二三十年以后,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边上还有多少真正的朋友?谁去火葬场送你?……把这些问题想明白,就会珍惜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