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  图文首页 |  《绿色中国》目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杂志目录 > 《绿色中国》(B)2022年第3期 > 天保惠民 绿满北极 走进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
天保惠民 绿满北极 走进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
作者:张志国 来源:绿色中国 时间:2022-05-30 14:18:28 浏览:410
字体:
分享到:

  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黑龙江省漠河县是我国最北部的边陲县,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

  在乍暖还寒、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本刊记者跟随“2017天保记者行”采访团来到名扬天下的漠河,就漠河县生态保护成就、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改革、停伐保护、就业增收、转型发展等进行深入采访。

神州北极碑

  放下斧头锯 举起生态旗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是我国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1964年起作为用材林基地开发建设。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后,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等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事实,国家斥巨资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旨在通过森林资源保护,改善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兴安岭集团公司天保办常务副主任张忆川向记者介绍,大兴安岭作为全国五大国有森工林区之一,不仅是东北乃至华北的重要天然屏障,更是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自1998年启动天保工程试点到2011年天保工程二期实施以来,使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19年间大兴安岭通过调减木材产量、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等措施实现了由砍树人向护林人的历史性转变。2014年4月1日,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了木材商业性采伐,数以万计的林区人放下斧头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保护生态的洪流之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和林区“发展六大产业、实施三大工程,营造两大环境”的发展战略,通过森林资源植被恢复、森林管护、森林防火、森林后备资源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着力构筑中国北方的“绿色屏障”。通过采取落实停伐政策、科学区划调整管护区、合理安置停伐富余人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业等工作措施,实现了大兴安岭林区转型发展和绿富双赢的目标。

  据记者了解,2014年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在岗职工中13304人需转岗分流安置, 其中包括:木材生产7062人、辅助生产2786人、林产工业1360人、5-6级工伤人员727人,部分从事木材生产的管理和服务人员1369人。各林业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职工转岗分流途径办法,通过就地安置消化、开辟就业岗位、发展替代产业、实行劳务输出等措施,目前已将9978名需转岗职工实现转岗分流,占需转岗职工总人数的75%,后续的安置工作正在持续开展。

  漠河县县长、林业局局长姚占军向记者介绍了西林吉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情况。他说:“位于漠河县的西林吉林业局是祖国最北、纬度最高的林业局,素有‘神州北极’美誉。天保工程实施以来,西林吉林业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逐年调减木材产量,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推动林业职能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和保护转变,实施了生态保护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森林防火工程,确保了森林资源总量的平稳增长。木材停伐后始终把加快林区转型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突出抓好机构优化,全面做好人员分流,不断探索发展模式,加速培育新财源,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高效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业,稳步发展水经济产业,积极发展居家养老产业,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切实保障职工收入增加,确保了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北极村别墅

游人朝圣观音盛像

  西林吉林业局前哨林场自2014年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积极探索转型新途径,努力增加职工收入,积极鼓励职工在工作之余,养殖食用菌,饲养猪、鸡等,增加收入。

  停伐后,伐木工人孙学水转行作了森林管护员,月工资2700元。为了增加收入,去年夫妻俩在工作之余养殖食用菌,增收5000余元。据他介绍,林场有100多人从事食用菌养殖。夏秋季,他们也常上山采木耳、蘑菇、中草药等,贴补家用。

  伐木工人文晓峰2014年转型自谋职业,单位给上了养老保险。夫妻俩圈养笨猪200多头,笨鸡200多只,年收入10多万元。他的两个孩子均已成家。他幸福满满地说,现在劳动强度比伐木时轻松多了,收入也增加了很多。

  前哨林场第三管护站12名职工管护着10203公顷的森林。这是一个家庭式管护站,夫妻二人平时住在站里。妻子郭华是站长,丈夫包银柱以前是采伐工,停伐后被安置在这里作管护员。夫妻二人勤俭持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工作之余,他们在管护站周边饲养鸡、鸭、鹅等家禽千余只,每年增收万余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4年,前哨林场改建了3处食用菌养殖车间,新建了6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建立食用菌大棚200栋,无偿提供给林场职工,目前已有174名转岗职工参与食用菌经营管理。2015年,林场在漠北公路两侧新建了400公顷的野生蓝莓人工抚育基地,增加旅游收入。

  前哨林场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具有代表意义。2015年以来,林区累计发放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建成全民创业示范基地182个,其中蓝莓基地25个、食用菌基地94个、北药基地20个、特色养殖基地33个。建成县级电商产业园5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达2.27亿元。林区职工年收入近3万元,是2010年的3倍。

  张忆川透露,日前,大兴安岭与辽宁营口鲅鱼圈区签订了生态移民合作备忘录。根据双方发展需求,拟计划组织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在职职工、一次性安置人员、灵活就业和退休人员等群体向鲅鱼圈区进行生态移民,利用国家及两地政策在鲅鱼圈共同建立“鲅鱼圈—大兴安岭自主创新示范基地(生态移民文旅小镇)”,实现生态移民与产业移民的结合。这项举措是解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企业职工转岗分流生计的重大战略。

前哨林场第三管护站站长郭华和她的丈夫包银柱

  林业职工养狐狸致富奋发图强

  “中国皮革之都在海宁,中国毛皮动物养殖在图强。”在中国最大的北极狐养殖基地——图强金博龙养殖基地,工人正在给一排排笼舍里的北极狐添加饲料。“我们厂总面积30万平方米,目前有一万余只北极狐,都是从芬兰引进的。这里气温很低,很适合北极狐养殖,狐狸毛皮质量绝对是上乘的。”图强博龙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罗春度告诉记者。

  早在2002年,图强林业局便依托得天得厚的气候条件建立了养殖基地,发展狐、貉特种养殖。随着商业性采伐的全面停止,图强林业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有木能生存、无木也致富”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毛皮动物养殖。为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把创业者领进门,图强林业局相继制定出台毛皮产业经营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和《特色毛皮动物养殖扶持奖励办法》,积极协调落实毛皮产业发展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我们现在的场地是林业局免费提供的,笼舍也是林业局盖的。当初我们是从上海知青那里得知图强林业局有好政策,有冷资源,而冷资源对毛皮动物养殖是最好的环境,所以就带着梦想来到这里。”来自福建的罗春度回忆说,2006年刚来的时候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国际行情不好,第一年就亏损1000多万元,“当时我们也想打‘退堂鼓’,图强林业局专门抽调技术骨干,帮助我们解决狐狸病情病疫和技术上的难关,还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聘请老师到图强给我们指导、授课。图强林业局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使我们最终坚定信心留下来。前几年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公司一年盈利四五千万元没问题。”

  在公司盈利的同时,养狐业也把转岗的林业职工带上了致富路。据罗春度介绍,养殖基地把北极狐承包给林业职工喂养,年底过秤,每斤给饲养员支付4元养殖费,场地、饲料、防疫药品等费用均由基地负责。“一般的狐狸25斤左右,大的能到50多斤。职工养一只狐狸就可以赚100块钱。”罗春度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每年能带动100个下岗职工,平均年收入四五万元没问题,好的可以赚到七八万元。而原来在林场一年工资也就两三万元,现在许多转岗职工都到城里买了楼房。”据介绍,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图强林业局已有60多户500多人从事养狐业,成功解决了林业职工转岗问题。

  罗春度介绍,目前已培养技术人员30余名、优秀狐狸饲养员200多名。“公司现有存栏种狐1万余只,年对外销售种狐8000余只。”

  为营造更广阔的创业空间,让全局上下“动起来”,图强林业局充分利用冷资源优势,以金博龙养殖基地、大利养殖基地为龙头,全力实施特色经济富民战略,不断提高毛皮产业层次,构建产业集群,使图强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科学化、规模化轨道迈进,实现了产、供、销、加、研一体化经营格局。目前,图强林业局特色养殖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养殖毛皮动物10万余只,年产皮张12万余张,年创产值1.2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共赢。

  与此同时,图强林业局还依托木材生产的剩余物和林下灌木资源,鼓励职工发展黑木耳、松杉灵芝等食用菌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局黑木耳养殖业82户300多人,地栽、吊袋木耳达到470万袋;灵芝养殖户已发展到45家,养殖灵芝200万袋,利润可达1800多万元,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重要渠道。

来到“神州北极”找北

漠河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外景

  转型发展,创造绿色福祉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适应木材停产和经济转型的新形势、新常态,依托自身的生态、资源、区位和环境优势,将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来谋划。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素有“神州北极”之美誉。这里拥有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大石林、大湿地以及神秘的史前岩画,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然而,以前提到大兴安岭,人们知道最多的就是漠河北极村,对更多的旅游资源知之甚少。

  漠河,这里的一切,都与“北”这个方位词有关。“北”就像一粒种子,激发出神秘的北极光,极地白夜现象等自然奇观;摧生出中国北极村、中国最北一家、中国最北机场、中国最北邮局等人文景观。所有的一切,在这里都可冠以“最北”。“北”构成了这方土地的文化基础,北文化构筑起了神州北极,这座城市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北”的代名词。去年光漠河县就来了190多万游客。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大兴安岭地区有A级景区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9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4S级旅游滑雪场1处,旅游从业人员1.53万人。2016年,接待旅游者56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33亿元。

  不仅是发展旅游业,大兴安岭的青山绿水到处都是宝。林下经济作物纯天然、无污染、市场需求大,食用菌、森林禽畜、冷水鱼养殖等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发放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建成全民创业示范基地182个,其中蓝莓基地25个、食用菌基地94个、北药基地20个、特色养殖基地33个。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被大兴安岭良好生态环境所吸引,河南省宛西制药集团在漠河县北极村投资建设了张仲景养老养生院,成为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

  据了解,漠河张仲景养生院总占地面积200亩,分三期建设,计划总投资为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1000张床位。目前,一期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于2014年12月28日试运行,养生院一期有三栋建筑组成,分别为养生养老区、商务区、医疗区。目前这里已接待候鸟式养老人员1.8万名。

  北极村张仲景养老养生院总经理张涛介绍,结合大兴安岭的食材特色,他们推出了充分体现药食同源、以食为药、以食代药等特色的膳食,如参芪烧活鱼、当归炖笨鸡、天冬扒猴头等,深受旅居老人的喜爱。

  林业工人出身的漠河县县长、西林吉林业局局长姚占军说,漠河县大力发展水经济,日前成功引进矿泉水龙头企业农夫山泉,正在进行高锶弱碱水、桦树汁等产品开发;同时,积极利用丰富的地表水资源推进水电站开发建设。

  实现生态、民生两条腿走路,林区仍然任重道远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是伴随林区开发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为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为黑龙江省政府派出机构,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是国家林业局直属企业。林业企业一直承担着政府和社会职能,在所辖县区和林业局中,加格达奇区和呼玛县由省直管,享受省一般性转移支付,政社性支出完全由政府承担;塔河县和漠河县属政企合一县局,财政体制并不完善,虽然享受省一般性转移支付,但政社性支出仍由地方和林业共同承担;松岭、新林、呼中三区由于没有正式的区划建制,一直作为行署本级直辖区来管理,收入隶属地本级,支出由林业企业承担;十八站、韩家园、阿木尔、图强四个纯林业局,完全由林业承担相应的政府和社会职能。

  大兴安岭地区拟采取分步实施方式推进改革,先行在内部实行政企分开,待条件成熟后,推动林区政事企彻底分开。改革将分两步实施:先实行林区内部政企分开。对县区局合一林业局,实行内部政企分开,林业承担的政社性支出单独建账,机构和人员由林业暂时管理,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暂时不变,费用不足部分以及与地方差额部分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对纯林业局,在内部厘清政府管理、企业经营、资源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将机构、人员、资产、费用核算等分开归类管理,独立记账、分类考核。剥离林业生产经营职能,运用市场机制组建林业经营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通过逐步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待相关政策到位、条件成熟后,当地将彻底分离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与林区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实现政企、政事、事企和管办彻底分开。通过政事企分开改革,构建以行署、县区和乡镇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体系,以国有林管理局、管理分局和管理站为主体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以林业集团公司、专业经营公司为主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树铭表示,将积极争取提高天然林管护、造林、森林抚育补贴标准,完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探索建立林业财政补贴动态调整和分级补偿机制,为长远保护天然林夯实基础。

  然而,要实现生态、民生两条腿走路,林区仍然任重道远。“虽然职工收入有了很大提升,但与周边社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张忆川说,2015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大兴安岭地区平均工资的84.2%、全省平均工资的65.6%,且天保工程资金超过集团公司总收入的80%。“天保工程就像我们的动脉,目前单靠产业发展尚无法生存。”

  全面停伐后,国有林区进入传统产业迅速退出、新兴产业尚未成型的断档期,经济社会发展要跟上全国的步伐,更需要天保政策进一步支持。可喜的是,天保二期工程资金有望上调,林区转型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保护好这道天赐的绿色屏障,实现生态与民生协调发展,困难固然存在,未来依旧可期。

  林区的人民坚信,党中央、国务院现在高度重视国有林区改革。林业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林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黑龙江大兴安岭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一定会抢抓机遇、披荆斩棘,努力开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新局面。